林夕瓊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如何有效地將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交流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和課堂教學整合是當前外語教師,尤其是高校外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此教學要求的提出,更進一步提高了對高校教師掌握并運用現代技術的要求。而當今時代計算機技術發展迅猛,如IT向ICT發展,Wikis、WebQuest、iTunes、Skype等新的技術層出不窮,致使一種新技術還來不及與課堂教學真正契合就被另一種更新的技術所替代。2010年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在這種環境下,對于研究高校外語教師整合ICT的課堂教學能力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整合來源于英文單詞“integration”,“使一體化,使其成為一體”的意思。所謂“整合”指的是一個系統內各要素的整體協調、相互滲透,并使系統各個要素發揮其最大效益。外語課堂教學是外語教學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ICT與外語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嘗試。美國學者Koehler和Mishra提出了“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也就是為開展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教師必須具備由學科知識、技術知識和教學法知識動態結合而成的知識體系,即TPACK。那么,外語教師整合ICT進行學科教學必須具備“整合ICT的外語學科教學法知識”——ICT-PACK。包括了ICT知識、外語專業知識和教學法知識。外語教師如何運用ICT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高度復雜的綜合能力運用,而不是純粹的將這三個要素簡單地疊加,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充分考慮ICT、外語知識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1.現狀
計算機輔助教學和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研究已經開展了幾十年了,在國內對于整合ICT和學科的研究不斷得到教育界的關注,但是整合ICT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相關的研究相對鮮見,整合ICT與外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到目前為止,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還沒有找到真正的理論支撐,只是借助于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對它的本質、目標等的研究停留在了宏觀層面。而技術方面卻遠遠走在了理論研究的前面,學校各種教學資源的開發、網站的建設等等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因為技術沒有理論的指導,使之與教學脫軌,很難有效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自然而然,教師整合ICT的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限的。
2.高校外語教師整合ICT的外語課堂能力的問題
整合ICT的課堂教學關鍵是課堂教學,而不是ICT,很多高校外語教師為了使用信息技術的手段而輕易放棄了傳統教學所帶來的良好效果,這是要不得的。當前高校外語教師整合ICT的課堂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教師和學生太過依賴計算機
利用ICT的課堂教學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將課堂問題直觀化,不管是多媒體的漂亮畫面還是內容的豐富,都大大提高了學生直觀理解問題的能力。但是作為外語課程的四大要素,聽、說、讀、寫過度地依賴多媒體技術,學生訓練聽力和閱讀的機會會大大減少。
(2)現有的教學課件及網上搜集的信息偏離了教學實際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輕而易舉在網上搜尋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上教師手中的教學課件,看上去課堂教學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課件存在著重形式輕內容等問題,嚴重影響到有效教學的順利展開。
(3)高校外語教師對當前信息技術處理的技巧有待提高
整合ICT的課堂教學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于人——教師,大部分教師在處理基本的軟件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真正能合理地將ICT和課堂教學進行整合的教師卻寥寥無幾,尤其在整合技巧上的掌握還有待提高,其中有必要提到的是很多年紀較大,不乏教授、副教授,對于計算機信息處理存在較大困難,更不用提將ICT和課堂教學進行整合了。
(4)為了使用ICT而使用ICT,完全忽略了開展外語課堂教學真正的目的
ICT本身只是一種工具,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但是很多教師為了方便而摒棄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無論在何種環境、何種情景,都不厭其煩地使用ICT,反而使外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的降低。
本文在前言中提到的ICT知識、外語專業知識和教學法知識是提高外語教師整合ICT的課堂教學能力的三大要素。只有將這三要素充分掌握、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地豐滿課堂教學。
首先是ICT知識。這是開展ICT教學的根本,如若一個教師對基本的ICT知識都無法掌握,何以將其用作上課的工具。一方面,各個學校領導應加以重視,既然當前的課堂教學已然離不開ICT,那么就要將培養教師學習ICT當做關乎教學質量好壞的大事來抓。有計劃地組織對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ICT知識進行培訓,請資深的ICT從業專家或老師擔任主講,也可以定期舉行校內的ICT大賽,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這也是比較容易能夠做到的。
其次就是外語專業知識。所謂“學高為師”這是外語教師站上講臺最基本的素質,當前教師對于自身的專業修養也要引起重視。作為一門語言,外語有其特殊性,外語教師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不僅體現在理論上,更體現于實際應用中。學校可以輪流派遣教師出國進修,明確目標,或是派遣教師參加有實際意義的進修班,而不是純粹混個文憑或學歷。除此之外,專業知識的累積是極其個性化的事,離不開外語教師自身的努力。
最后就是教學法。將理論應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還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很多老師雖然在實踐中積累了一些好的課堂教學經驗,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理論功底和交流渠道,其經驗和感悟很難上升到一定的理論層次,難以推廣,更多的老師往往就把外語課堂教學等同于完成教材上的內容,課堂教學活動主要就是語言知識講解和練習。外語教師應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陳燕,蔣宇紅.職前外語教師整合ICT的學科教學能力研究[J].外語界,2014(1):64-70.
[2]程迎新.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理論與時間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11(2):94-96.
[3]束定芳.論外語課堂教學的功能與目標[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1):5-8.
[4]廖文麗,張聰,黃偉.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研究與實踐[J].湖南社會科學,2010(5):187-189.
[5]黃源深.英語教師的語言基本功:一個亟待引起重視的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1):35-39.
[6]Koehler M J,Mishra P.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2005,32(2):13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