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智
關于高校課程考核管理的研究與實踐
高友智
課程考核工作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系到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應堅持公平、誠實、嚴謹的原則。為營造優(yōu)良學風,嚴肅考紀,端正考風,使課程考核管理進一步科學與規(guī)范,文章從課程考核管理的涵義入手,剖析了課程考核管理的各主要環(huán)節(jié),提出了目前課程考核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出加強課程考核管理的一些具體措施。
課程考核 考試管理 教學管理
課程考核主要是為了促使學生全面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檢驗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各課程任課教師要積極以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為契機,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鼓勵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對課程考核管理的涵義理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理解認為課程考核管理就是抓考風考紀,盡力減少或者杜絕作弊現象,這只是一種很片面的理解。從廣義上講,考試管理實際上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是一個過程管理,它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考前管理、考中管理和考后管理。課程考核管理,首先是教學管理部門要建立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做到“按章行事”;其次是學生工作部門要做好全體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工作部門、各學院(部)、教研室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參與,而且要相互配合。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我們加強考試管理的各環(huán)節(jié),使得考試管理諸方面整體優(yōu)化,發(fā)揮考試管理良好的綜合效應。
考前管理主要包括教務部門組織教師命題制卷、組織學院進行合理的考試安排和對學生進行考風考紀的宣傳教育等環(huán)節(jié)。命題是考試的核心,命題必須以課程教學大綱為依據,要認真確定課程各部分知識點在試卷中的比例,題量適當,難度適中。命題應根據課程性質確定題型,試題的文字應簡練、準確,不產生歧義。學生層次不同,課程學時不同,均應分別命題。命題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考試的質量,并對學生的學習起著不同的導向作用。考試安排包括考試時間的安排,要有間隔性,保證學生有緩沖的時間;考場座位編排方法為:(1)考生左右間隔兩個座位(或走廊);(2)階梯教室,除左右間隔兩個座位外,原則上前后還須間隔一排空位(若人數較多可前后不隔),應提供寬松的考試環(huán)境,有利于監(jiān)考教師在考試期間方便查閱學生考試相關證件,而不影響學生考試;監(jiān)考人員的安排,任課教師作為主監(jiān)考參與授課班級所在考場的監(jiān)考工作,每個班級另配備1名副監(jiān)考,主要負責試卷的收發(fā)及考場紀律的維護。任課教師和學生班導師應參加監(jiān)考,保證考試過程中試卷質量和考生違紀的正常快速處理。因此合理進行考試安排,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是考前管理工作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考試前學校學生工作處(部)、教務部門和各學院(部)應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召開師生考前動員會,進行考風考紀教育,要求學生積極備考,以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考試。
考中管理包括考場管理、考紀管理、監(jiān)考管理、巡視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學生憑考試證(學生證)入場考試,無證者一律不得入場。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考場紀律,服從監(jiān)考人員的要求和指揮。學生進入考場后,必須按指定位置就座,將考試證及指定考試用具(筆、尺、計算器、橡皮)放在桌上以便檢查。考試結束鈴響后,學生應立即停止答卷,將試卷整理好后放在桌上,得到監(jiān)考人員的允許方可離開考場,試卷由監(jiān)考人員收回。各學生班班長應按監(jiān)考人員要求,協(xié)助核對試卷份數。對考試違紀或作弊的學生,監(jiān)考人員有權當場沒收其試卷,取消其考試資格。該門課程以零分計。對作弊學生要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監(jiān)考人員要勤于巡查,保持考試過程正常進行。對于考試違紀或作弊現象,監(jiān)考教師必須在考場違紀情況登記表內據實記載。高校課程考試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考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風、教風,進而影響到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然而一個好的考場紀律需要監(jiān)考教師和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在高校應設立考試違紀處理申訴委員會,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處理考試過程中違規(guī)、違紀事件。
考后管理主要包括試卷評閱、成績分析、考試總結和信息反饋等環(huán)節(jié)。試卷評閱原則上采取以教研室為單位集中閱卷。教師評閱試卷前啟封試卷袋,應認真清點試卷份數是否與考場情況登記表上實到人數一致,否則應向教務處提出查對。若在閱卷過程中或閱卷結束后發(fā)現試卷缺失,由閱卷人負責。閱卷教師應認真評閱學生的每一份試卷,每一道試題,認真分析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得分和失分原因。嚴格執(zhí)行平時考核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相結合的課程評定形式。平時考核成績所占比例一般為30%~60%,可根據學生出勤、課堂討論、課外作業(yè)、平時測驗等評定,且應在學生參加課程結束前評出,并向學生公布。對考試結果要認真對待并及時反饋,重視試卷分析,做好考試工作總結,找出教學中成功的部分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教學方法、內容和手段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考試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產生正面的積極影響。
課程考核是衡量教師的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加強課程考核管理工作,改變原有的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更科學、更規(guī)范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目前高校課程考核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考核過程中,學生的違紀作弊現象普遍存在,而且作弊手段越來越高,難以正常體現考試的真正功能。首先考試作弊現象的存在,導致學校無法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師的教學效果,也不能獲得準確的信息反饋。其次考試作弊現象不僅背離了教學規(guī)律和考試目標,破壞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影響了學校良好學風和校風的形成,不能實現考試公平、公正,不利于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最終影響人才培養(yǎng)質量。
2.教師和學生的考試目的不明確。高校部分教師只是想通過考試檢驗自己所教的課程如何,下個結論了事;學生只是為了取得成績和獲得學分;管理者也只是把考試作為學生學籍異動的評判依據,而忽視了考試的真正目的,難以體系考試的真正功能,實現考試的真正目的。
3.考試命題缺乏科學性。目前高校大部分課程考試是任課教師自己命題,教師自己命題主觀性、隨意性較大,易產生考試內容和考試范圍局限性的弊端;出題的方向和范圍易受心理傾向的影響,有時會忽略自己在教授過程中知識上的盲點;教師自己命題比較易控制成績的正態(tài)分布,但這種正態(tài)分布并不完全是客觀公正的。
4.忽視考試后的評價工作。考試結束后,教師只關心閱卷,給學生一個成績,結束自己所授課程,忽視了對試題和成績的分析,不能及時發(fā)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改進。學生只關心考試結果,忽略了對考試進行總結,給以后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進行有效改進。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在考試結束后未能對整個考試管理工作進行整體評價,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影響了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課程考核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必須加強考核的全過程管理,建立起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機制,不斷提高考核管理水平,優(yōu)化校風、教風、學風和考風,促進考核工作健康發(fā)展,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1.樹立現代考試觀。高等教育要重視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并提出問題;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掌握吸收新知識和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現代考試觀,轉變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要科學、全面地評價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
2.建立和完善課程考核管理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課程考核管理。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課程考核管理的規(guī)范性文件:《考場規(guī)則》、《監(jiān)考人員守則》和《巡視人員守則》分別對學生、監(jiān)考教師、巡視員在考試過程中進行規(guī)范;《學生考試違紀處分條例》是詳細認定考試舞弊行為以及對考生舞弊行為處理的辦法;《考場評估細則》是對整個考試的規(guī)范性進行監(jiān)控管理,它包括對考試的組織過程、監(jiān)考、巡視、考場秩序、各學院主考領導的重視程度進行評估檢查,運用考試評估體系檢查考試管理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
3.認真做好考試后的評價工作,充分發(fā)揮考試的功能。考試評價是考試工作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總結成功的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使考試工作更科學、更規(guī)范。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考試的檢測、反饋、評價功能,考試結束后應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教師對試卷情況進行分析,寫出該課程的教學總結,找出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2)教學管理部門應組織相關人員對試卷進行抽查,分析試卷的難度、廣度及題量是否適當。(3)教學管理部門應及時對考試的整體情況進行總結,找出考試過程中在考試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成功之處,不斷完善管理工作。加強對考試的評價工作,可以促進考試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推動考試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達到以考促教的效果。
4.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管理干部的業(yè)務水平。試卷的命題、閱卷、評分等具體環(huán)節(jié)的實施者都是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各項考試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也只有切實提高教學管理干部的業(yè)務素質,才能積極參與考試管理的研究,使考試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1]吳曉光.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高校考試管理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6):85-86
[2]李卓.民辦高校考試管理實踐與思考.考試周刊,2008(42):96-97
[3]高云志.對高校考試管理及改革的研究與探索.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5(4):73-75
[4]于淑萍等.高等院校的考試管理.中國西部科技,2006(7):74-75
[5]趙月明.高校考試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江蘇高教,2004(3):106-108
(作者單位: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3)
(責編:若佳)
G642.0
A
1004-4914(2014)1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