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卿
最佳現金持有量確定方法的應用分析
李建卿
現金是企業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保持最佳現金持有量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持有高額的現金,這勢必會影響現金的使用效率。本文在分析三種最佳現金持有量模型的基礎上,對存貨模型進行了修正,利用計算機模型,可以為企業提供一種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簡便的最佳現金持有量確定方法。
最佳現金持有量;存貨模型;成本分析模型;隨機模型
現金是企業的“血液”,它的正常周轉對企業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現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要合理地預測預算期內現金收入與支出項目,以便合理測算未來的現金需求,另一方面要用特定的方法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在現金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之間進行權衡,在保證正常業務經營需要的同時,盡可能降低現金的占用量。在財務管理教科書中主要介紹了成本分析模型、存貨模型和隨機模型三種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方法,但在現實中受其假設條件的影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過對三種模型及其缺陷進行分析,選擇對存貨模型進行了修正,旨在使使用者能夠準確快捷地運用計算機模型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
(一)成本分析模型
成本分析模型是根據現金的有關成本,分析預測其總成本最低時現金持有量的一種方法。在這種模式下,主要考慮的是持有現金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和現金不足帶來的短缺成本,最佳現金持有量就是機會成本與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時的現金持有量。成本分析模型在企業實際運用時比較困難,主要原因是:
1.成本計算缺乏科學的方法?,F金的短缺成本,是指因缺乏現金、不能滿足日常生產經營業務所需而蒙受的損失或付出的代價。企業缺少現金會帶來停產、設備閑置、拖欠稅款等一系列問題,其損失難以準確計量。這也導致在該模型的備選方案中,各項成本是根據歷史經驗推測出來的。因此雖然可以選擇總成本最低的方案,但備選方案中未必包含最佳,只是相對較優的方案。
2.成本分析模型最大的缺陷在于允許出現短缺成本。而在實際工作中,在財務主管的頭腦中,現金是“缺不得”的,有不少企業甚至由于現金的短缺導致破產。因此成本分析模型只強調成本節約,而沒有短缺風險防范意識,這是成本分析模型的先天不足。
(二)存貨模型
存貨模型又稱為鮑默爾模型,是目前理論界最常用的測算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模型。該模型將現金視為一種特殊的存貨,并且假設企業的現金收入是穩定的,現金的支出是均勻的,企業可通過銷售有價證券獲得現金,彌補收支差額。使現金持有成本與轉化成本之和最小的現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現金持有量。
現金的存貨模型用存貨的庫存數量變化來模擬現金的數量變化,從而為測算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持有量找到了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但此方法也有不足之處:
1.該模型需要確定年現金需求總額,而這一模型并未向財務人員提供確定這一數據的方法。
2.由于證券市場的不確定性,企業持有的短期證券投資存在無法在短期內按合理的價格變現的風險。
3.模型中的轉換成本僅指與交易次數相關的經紀人費用等固定費用,而不包括與交易額有關的稅費。
4.模型中沒有考慮企業的最低現金持有量水平,即現金安全庫存。因為在現實經濟中,企業無法確保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有價證券的變現,因此適當的安全庫存往往是必要的。
5.企業未來的現金收入與支出受其生產經營變化、市場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不可能始終保持穩定均勻。
(三)隨機模型
隨機模型又稱米勒-歐爾模型,是一種基于不確定性的現金管理模型。在實際中企業的現金需求量往往波動較大,并且難以預知。但企業可以根據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測算出一個現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圍,即制定出現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將現金持有量控制在上下限范圍內。當現金持有量達到上限時,用現金購入有價證券,使現金持有量下降;當現金持有量降到控制下限時,則拋售有價證券,使現金持有量回升。如果持有量在控制的上下限之內,則不必進行現金與有價證券的轉換。這樣通過現金持有量的上下限范圍控制現金的合理波動區間,是成本分析模型和存貨模型都不具備的,是該模式的進步。該模型在現實中的運用還有其不足之處:
1.不根據現金的實際需要量確定現金持有量。企業持有現金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因此應該首先測算生產經營管理需用量,然后再根據生產經營管理需用量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
2.如前所述,有價證券投資不能僅僅從調劑現金余額上決策,還要遵循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則,股市的風險是眾所周知的,只滿足現金余額的需求而完全不顧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取的。
3.計算公式不科學。公式中的轉換成本也與存貨模型類似,只是考慮固定的轉換成本,而沒有考慮與轉換金額相關的轉換成本,而且公式繁難,不便于應用。
對存貨模型的改進主要是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年現金需求總額的預測,即如何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需要合理預測未來的年平均現金需求總額;二是在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時把與轉換金額相關的成本因素加進來。
(一)預測年現金需要量
預測年現金需要量要結合外部和內部等多種因素。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綜合分析宏觀經濟環境、銀企關系、債務期限以及企業規模的大小、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企業經營狀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等因素,合理地預測現金實際需要量。較為可行的方法是下述的銷售預測法,這種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而且比較簡便易行。一般來說,企業的資金需要量和生產經營的規模呈正比關系。生產經營擴大、銷售數量增加,會引起資金需要量增加;銷售數量減少,資金需要量也相應減少。以企業上年現金平均余額為基礎,再結合根據未來發展目標預測的未來的銷售增長情況,便能夠預測出下年的現金需求量。公式如下:
年現金需求總額=上年現金月平均余額之和×(1±預計銷售增長率)
其中,現金的期初余額與期末余額可以從每個月的資產負債表“年初數”與“期末數”獲得;這里的現金是指廣義的現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收票據科目,可以從資產負債表的“貨幣資金”、“應收票據”項目取得。這樣計算得出的現金需求量更加符合企業實際。利用Excel工具定義公式后可以輕松獲得計算結果。
(二)對存貨模型公式的改進
存貨模型包含了兩項決策成本:機會成本和轉換成本,即相關總成本=機會成本+轉換成本。總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TC表示總成本,T表示特定時間內的現金需要量總額,N表示最佳現金持有量,b表示現金與有價證券的每次的轉換成本,i表示短期有價證券利息率。
我國的證券交易成本按交易額計算的主要是印花稅和交易傭金,印花稅為交易額的0.1%,交易傭金一般為交易額的0.2%,合計0.3%。假設與轉換金額有關的轉換成本費用率為E,T表示特定時間內的現金轉換總額,相關總成本=機會成本+與轉換次數有關的轉換成本+與轉換金額有關的轉換成本,用符號表示為:

應用計算機Excel中的“規劃求解”工具建立最佳現金持有量模型,設計約束條件為總成本最小,得出的現金持有量即為最佳現金持有量。利用計算機建立模型可以準確快速的測算企業最佳現金持有量,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當模型中的變量發生變動,只需點擊鼠標更換數據即可得到最新結果,因此使計算更加方便快捷。
通過計算確定的最佳現金持有量不是一個絕對值。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每天都會發生現金的收入和現金的支出,企業的現金持有量會隨著現金的收入而增加,隨著現金的支出而減少。企業現金持有量的最低限額是庫存現金限額,也可加上一定的保險儲備資金作為機動資金,應付一些偶然情況;最高時就是最佳現金持有量。企業實際持有量只要是在此區間范圍內波動,都是合理的,都是最佳持有量。
確定企業的最佳現金持有量就是為了確定企業正常經營所需的一個合理的現金持有量,滿足企業日常的現金支出需要,如支付材料款、職工工資,支付各項期間費用以及繳納各項稅費等。除此之外的一些特殊的現金支出,如償還借款、購置固定資產、分配利潤及其他非經常性的大宗現金支出等則不包括在內,應通過編制預算專門安排資金。
[1]吳尚宗,張子輝.談改善最佳現金持有量模式[J].財會月刊,2011.7上旬.
[2]李小東.最佳現金持有量模型的應用評價[J].財會月刊,2006.(5).
[3]荊新,王化成,劉俊彥.財務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吳尚宗,張子輝,最佳現金持有量預測:新隨機模式[J].財會月刊,2011.8上旬.
(作者單位:山西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