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從孩提時代開始,我一直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大部分人也都和我一樣,始終抱持著童年的好奇心。索尼的使命就是創造驚喜、化平淡為不凡,讓用戶情不自禁地喊出‘WOW!。”
在一個創造了沙漠奇跡的城市——美國拉斯維加斯,索尼集團總裁兼CEO平井一夫以上面這段話開始了CES(國際消費電子展)的開幕演講。
正在復蘇中的索尼沒有辜負平井一夫上任后的辛苦,CES上頗具未來感的“Life Space UX”超短焦投影儀、智能眼鏡等產品都讓觀眾發出了“WOW”的感嘆。
2014年CES,除了索尼帶來了這些令人尖叫的產品,奧迪無人駕駛汽車、英特爾“RealSence”3D外置攝像頭、英偉達64位處理器、聯想變形筆記本等也都讓觀眾有了一種由現實走進夢想的感覺。
“iPod 之父”的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曾幽默地比喻:“之所以將硬件稱為‘Hardware(“Hard”為多義詞——堅硬、困難),是因為它確實非常難。”
消費電子正在經歷一場由難變易、由硬變軟、由無趣變有趣的革命。新的硬件時代,物聯網、大數據以及移動互聯等技術推動著商業社會的進步并不斷給產品注入活力。消費電子進入“WOW”時代!
無人駕駛時代來臨
每天早晚高峰,駕駛在北京二環路,即使是最耐心的司機也會被逼瘋。所有的司機都暢想著這么一幅畫面:無須動手開車,舒舒服服坐在汽車后座,不用承受酷夏駕車及擁堵的痛苦。
奧迪CES發布現場,當一輛搭載“Piloted Driving”無人駕駛技術的奧迪A7車自己駛向主持人“Raj”(美國電視劇《生活大爆炸》人物)時,全場觀眾才真正意識到:我們已經走在無人駕駛汽車的路上。
“Piloted Driving”技術依靠一個與臺式機電腦主板大小的控制板以及雷達、傳感器模塊和攝像頭控制。奧迪負責技術和開發的管理董事會成員哈肯貝格博士表示:“Piloted Driving”技術的先進之處就是將無人駕駛模塊輕便化和最小化。
據CEA介紹,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累計行駛記錄超過50萬英里,僅出現兩起撞車事故,而且是在人手操控時發生的。如今,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美國一些州獲得了合法許可。加利福利亞、內華達和佛羅里達近幾個月已經向自動駕駛汽車開放公路。
谷歌2009年率先演示了無人駕駛汽車,把安卓系統引入汽車領域則是本屆CES的最大亮點。谷歌還聯合奧迪、通用、現代、本田、英偉達家汽車、科技公司組建開放汽車聯盟,該聯盟計劃組建一個開放的車載系統平臺,這將推動智能汽車業的快速發展。而博世,大陸汽車系統等汽車供應商也在進行類似嘗試。
所以,不要再驚訝于汽車出現在CES上成為不可忽略的一匹黑馬,也不要認為奔馳、寶馬、奧迪、福特等數十家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出現在消費電子展是不合時宜。因為與幾年前相比,這些汽車真不一樣了,它們智能、互聯,不再只是四個輪子可以移動的大家伙。
“手機、平板電腦是移動終端,那么汽車其實就像一個大型移動終端。”福特亞太及非洲地區AppLink及高級產品開發經理夏一平這樣概括汽車,“福特就是希望利用移動互聯的技術給駕駛帶來更多便利和樂趣。”
目前,福特Applink可支持數十款移動App。在CES上,福特發布了三款AppLink系統應用——Domino's Pizza(達美樂披薩)訂餐應用、Parkopedia(停車位數據供應商)停車應用以及騰訊QQ音樂應用。
除了奧迪、福特之外,寶馬也展示了一款專供自動駕駛系統研究使用的試驗車,同時展示了研發中的新一代自動駕駛科技。在車輛極限駕駛狀態下,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依然可以保證車輛的行駛安全。
關于汽車的那些曾經只在電影中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之手點撥下逐漸成為現實。
可穿戴走入百姓家
CES被稱為“科技風向標”,2014年CES專門為開辟了“Fashion Wear”(可穿戴設備)專區。如果說2013年是可穿戴設備的元年,那么2014年則是這一類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大幅普及的一年。
還是那句話,哪家科技大佬還沒有做可穿戴設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家科技企業。索尼已經不滿足于智能手表,此次在CES一口氣推出了智能腕帶以及智能眼鏡,LG也推出了智能手表,就連中興這樣的純通信企業也小試了一下身手。不過,在眾多可穿戴設備中,最讓人意外的是英特爾。
這家被認為在移動互聯戰略轉型中過慢的芯片巨頭介紹了數款可穿戴設備,其中包括具備生物識別和健身功能的智能耳塞、智能耳機以及智能無線充電碗。并啟動了“英特爾可穿戴創想挑戰賽”,旨在利用最新技術加速該領域的創意和創新。
對于把大量財力投入在可穿戴設備市場,英特爾CEO科再奇表示:“可穿戴設備目前尚不普及,原因在于它還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尚未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將專注于解決這些工程創新方面的挑戰。我們的目標是讓‘Intel Inside成為所有計算和聯網設備的最佳選擇。”
根據瑞士信貸預測,未來2年至3年,可穿戴技術市場規模將由目前的30億美元至50億美元增長到3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未來3年至5年終端復合增速將不低于50%。強大的市場不光吸引著英特爾這種既擁有資金又擁有技術的成熟科技企業,也誘惑著初創企業在往這方面發展。
在CES“Fashion Wear”(時尚穿戴)展區,一家名為“香港肋骨科技”(RIBX)的展位吸引了不少觀眾及參展商,該公司的兩款運動型互聯網腕表TI系列人氣爆滿。
肋骨科技聯合創始人張晨本人在互聯網從業多年,是一個典型的“極客”,熱衷于各類酷、新、奇的產品。他表示:“RIBX腕表搭載基于肋骨科技自己開發的Android深度優化操作系統RIBX ROM,系統將地形定位、天象天氣、運動健康、生命安全、通信上網等功能全部濃縮在腕表中,同時融入觸控、語音、體感、生物電信號的多種交互。”
“這是我們開發的一款APP,叫‘肋骨時間。”張晨拿著手機演示,“這款APP可以與多種智能腕表連接,為用戶管理時間,提醒用戶追劇、會議等日常事物。”
張晨坦言,智能手表的競爭非常激烈,他與三個合伙人2012年創立肋骨科技時可穿戴設備市場已逐漸打開,他們想做一款回歸到腕表原點的智能腕表——那就是管理時間以及耐用、工藝美觀。
“這幾天,肋骨科技已經陸陸續續接到了10多萬部訂單。”對于未來張晨非常有信心,“2014年將是智能腕表大爆發大增長的一年,將給我們這樣的初創企業帶來無限機會,重要的就是每個廠商需要找到差異化競爭的秘籍,有的智能腕表專注健康醫療、有的專注運動,而肋骨只想回到手表這件可穿戴設備的原點。”
智能家居照進現實
覺得家里的家居太單調?沒關系!今年夏天,你就可以為家庭創造一扇能看到優美風景的窗戶,也可以將喜愛的電影場景移植到家庭的任何角落,帶給你不一樣的心情感受。
這就是索尼“life space UX”超短焦投影儀。這款產品可以放在家里任何地方,向墻面投影出最大147英寸4K影像,讓普通的墻壁、飯桌、屋頂變成流動的顯示屏,把人們從傳統的屏幕和介質中解放出來。
在整個索尼展區,該公司強調用戶體驗,今年的主題定為“玩兒(Play)”。包括從超高清4K電視、覆蓋各種用戶群體的相機產品到改變移動通信體驗的智能手機,以及為積極生活方式新理念打造的智能穿戴體驗都為用戶提供智能家居概念。
與索尼類似,三星、LG以及海爾、TCL等產品線密集的消費電子企業也打出了“智能家居”牌。
LG宣布推出了新一代名為“Home Chat”的智能家庭系統應用,該款軟件采用了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用戶可搭配LINE軟件進行使用,家中的智能家電可以通過網絡或移動通信工具與主人進行交流。
三星也展示了超前的未來概念透明折疊顯示屏概念。其命名為“Smart Home”的智能家居概念,為用戶提供將各種智能家居設備通過網絡相連接并控制智能家居的系統。
通過“Smart Home”系統,無論用戶身在何處都可以使用移動設備和智能電視來控制空調和燈光,而當需要離開家中或準備睡覺,用戶就可以發出“我要出門”、“晚安”等語音命令來自動關閉家中燈光和電器等。
相比之下,英特爾推出的3D攝像頭技術更炫!因為它跟當下熱門的3D打印關系密切。
英特爾研發的這種能夠進一步感知圖像深度的3D攝像頭技術,將出現在Senz3D等采用外接方式的產品中。由英特爾與羅技聯合研發這款攝像頭產品將被應用到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中。
經過3D深度攝像頭拍攝的照片,完全可以讓計算機精確提取物體的精確規格以及可以直接讓3D打印機進行打印的細節參數。
所以,這款3D攝像頭能夠識別出現在鏡頭內物體的特征、輪廓及形狀,通過與物體的距離分析出大小、厚度、顏色、輪廓和其他參數,然后將數據傳送給3D打印機,這樣就可以直接將現實中的物體直接通過3D打印機進行復制。
現在,孩子們可能在家玩的是樂高積木、布娃娃,等過幾年3D打印普及后,孩子們可以通過3D打印機自己動手制作喜歡的玩具;我們再也不用為送一件與眾不同的禮物而傷透腦筋,因為3D打印時代,就是一個“私人定制”時代。
小小芯片大大變革
消費電子領域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關注前端的芯片企業。高通、英偉達、英特爾、博通??這些曾經熟悉又陌生的幕后名字,因為移動互聯時代芯片的重要性,走到了幕前,被用戶熟知。
毫無疑問,參加2014年CES的芯片企業里,英偉達是最“酷”、“炫”的!
酷愛玩游戲的英偉達CEO黃仁勛這一次并沒有把主要的演講時間留給游戲,而是給了汽車。這家公司還把寶馬等搭載了其最新Tegra K1芯片的智能汽車開進了展館。
黃仁勛甚至親自去奧迪發布現場為搭載英偉達芯片的智能汽車站臺。他透露,奧迪全系產品都使用了英偉達的芯片,而目前全球市場中采用英偉達Tegra系列處理器的汽車數量達到450萬輛。
芯片企業不再依托傳統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產品造勢、不再刻意宣傳核心數量主頻性能,無論英偉達Tegra K1、還是高通驍龍Snapdragon 802抑或是英特爾Edison平臺,都將芯片發展指向新領域、新概念——萬物互聯。
思科預計到2015年,互聯網連接設備將增至150億臺到250億臺,到2020年將激增至500億臺。與此同時,思科預計其中99%尚未被連接的實物將完成連接,足見其規模有多大,英特爾雖然錯過智能手機市場暴增時期,但這家公司正在迎頭趕上。
英特爾的展區布滿了各類“Intel Inside”的產品,其中還包括中國的愛國者平板電腦。英特爾正快馬加鞭,將其芯片覆蓋入門級到高端級整個消費電子終端市場。
“英特爾目前芯片的表現很出色,產品規劃也令人期待。”愛國者副總裁兼CTO郭宏志表示,“英特爾芯片注重性能,依托高性能處理平臺的英特爾,與一直注重性能理念的愛國者非常一致和契合。”
不得不說,此次英特爾CES上的亮相,大有一種“王者歸來”的風范。
有分析師認為,英特爾“哲學”正在發生變化,這家公司將更為接地氣,正在慢慢摒棄之前的固執和高昂,在追趕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步伐的同時,在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更加廣闊的領域尋找新的突破機會。
“Chinese”變自信
華為消費者BG部門CEO余承東在CES上用流利的英文,向來自全球各地觀眾媒體發布了華為新款智能手機Mate 2。近半個小時的演講過程中,現場多次響起掌聲。掌聲是給余承東的,更是給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的。
CES上到底有多少中國企業前來參展?938家!
CE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瑞·夏培羅表示,中國企業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成為一股不可或缺的群體。也正是因為有了更多的中國企業的加入,2014年的國際CES的展區才能創紀錄達到200萬平方英尺。
這種增長折射出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正變得越來越自信。
“華為近兩年對從采購供應鏈到研發、制造整個供應鏈流程的改進,我們要把我們產品的故障率能做到蘋果、三星手機1/10的故障率,把質量返修能夠做到0.1%、0.2%這樣的水平,這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其他手機品牌的故障率是2%~5%之間。
“過硬的質量讓華在差異化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也是華為在國際市場自信的關鍵。”余承東強調,“華為是一個長跑型選手,我們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剛開始進入一個領域可能‘笨一點兒,但就像跑步一樣,我們長跑能力很強。”余承東。
在CES擁有火爆人氣的中國企業還有聯想。這家企業攜23款全新產品亮相參展2014年CES,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以平板筆記本Yoga 2 Pro為代表的多模式產品家族,以及其首款4G智能手機VIBE Z。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Lenovo業務集團的負責人劉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屬于成熟市場,也是我們一直所向往并有著渴望的市場。不過,美國市場仍然是聯想智能手機發展的第三步,如今我們還處于第二步的后半段。”
即便進入美國尚未具體時間表,但劉軍已經對聯想手機國際化發展自信滿滿,并對聯想手機在中國坐上“老大”位置信心滿滿。“去年,我思考的還是聯想手機在中國如何超越三星,但現在我想的更多的是全球市場,而不僅僅是中國市場。”
在國際化道路上探索了近十年的聯想,正變得越來越自信。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劇增46%,達到8036萬部,市場份額達到32.1%,穩居世界冠軍寶座。蘋果排在第二,聯想位列第三。
與華為、聯想相比,這次CES是魅族手機的首次拉斯維加斯之旅。用魅族CEO白永祥的話來說:“眾多中國企業參加CES,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中國企業的產品已經不比國際品牌差,中國企業要有足夠的信心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魅族智能手機MX3已通過LightInTheBox.com(蘭亭集勢)在北美線上進行銷售,亞馬遜美國也即將上線魅族MX3。在北美期間,白永祥將與北美網絡運營商、零售店洽談MX3引進事宜。此外,南美一家企業也希望與魅族展開深度合作。
“能夠在美國市場銷售,可以說是完成了魅族‘成為一個偉大公司夢想的關鍵一步。”白永祥強調,“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消費電子企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以及教訓,中國人、中國企業都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海外市場。”
每當CES舉辦的那一周,拉斯維加斯的各個酒店大紅燈籠高高掛,隨處可見中文標識,最火爆的餐館也是中餐館,金發碧眼的美國人會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向中國人說一聲“你好!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