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秋婷
【摘 要】農村消費市場的擴大,推進了廣告媒體的發展。尚待進一步開發的農村“生活圈”廣告媒體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本文對現存的“生活圈”廣告媒體進行分析,希望有助于推進農村廣告媒體的發展。
【關鍵詞】生活圈 廣告媒體 農村
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呈上升趨勢,但是農村還是落后于城市的發展。雖然農村的發展緩慢,但是它的發展潛力是無法忽視的,它的消費市場逐漸擴大,促進了農村廣告業的發展。中國農村的廣告媒體發展處于發育不完全狀態,它的廣告媒體形式有限。當今農村廣告傳播形式大多是墻體廣告、廣播、電視、售點廣告(POP廣告)等。農村“生活圈”廣告媒體可理解為對農民傳播廣告信息時所運用的媒體形式的統稱。如果我們對其分類,可分為村莊“生活圈”廣告媒體與家族好友“生活圈”廣告媒體。
一、村莊“生活圈”廣告媒體
村莊“生活圈”廣告媒體的傳播是在村莊內或者村莊與村莊之間的交流傳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戲曲節目演出
在農村,戲曲、歌舞等舞臺節目很受歡迎。每逢佳節或者是重要節日,村莊里會有戲曲歌舞節目。在這期間,村民們聚在一起欣賞,不僅會受到戲曲本身文化的感染,也利于村民之間感情的聯絡和村民們精神上的愉悅。因此這種露天、開放、免費的戲曲觀看方式和在劇院觀看戲曲方式,村民們更愿意接受前者,易于鄉村文化傳播。
2、電視
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一臺電視機,電視算是農村最受歡迎的媒介。白天村民們忙于農活或者外出工作沒有閑暇時間看電視,他們看電視節目時間基本是在晚飯后。這個時間段中較受村民喜歡的節目一般是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黃金劇場、農業科技等欄目,同時這些節目廣告播放率高。還有一些娛樂性節目,比如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了》,是爸爸帶著孩子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娛樂性節目。這類與農村有關的娛樂性節目較受年輕人和村民們喜歡,這檔節目廣告播放率較高,村民的接受意愿也強。如今電視已經成為農村最普遍、影響力最強的廣告媒體形式。
3、農村廣播
農村廣播和城市廣播有所不同。農村廣播播放的內容大多是鄉鎮機關傳達給村民的消息。而城市廣播涉及的內容較廣,涉及經濟、文化、科學等各方面。農村廣播有普遍性、高效性、覆蓋面廣、成本低等優勢。村民們可以通過廣播了解天氣預報、了解國家大事等,在農忙時也可收聽關于如何預防蟲害等公益廣告。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廣播是一種高效的傳播工具。
4、公告欄
農村的公告欄大多是放在村委會附近。公告欄上面的信息一般是鄉村活動宣傳、通知事項或者是廣告宣傳等。在農村,百姓們比較關注公告欄,因為一些重要決定會在上面公布,有一定的權威性。
5、車體廣告
農村的交通工具大多是自行車、摩托車、電瓶車、鄉村巴士、拖拉機等。廣告主一般會利用三輪電瓶車、鄉村巴士、拖拉機的車體作廣告。車體廣告是移動性廣告,具有高頻率、流動性特點。它的傳播范圍廣,受眾量大。農村比較常見的情況如用三輪電動車來裝運食物叫賣的,會在電動車身上印有自家的牌子以及聯系號碼,以便大家記住。還有鄉村巴士內部的座椅,垃圾袋,包括巴士車身都有廣告,宣傳某品牌。
二、家族好友“生活圈”廣告媒體
這里的家族好友“生活圈”廣告媒體主要是指家庭成員與其好友之間的傳播形式。家族好友傳播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家庭之間和朋友之間的可信度較高,假設一則廣告贏得了家族朋友中一人的認可,那么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他的家庭和朋友的認可。家庭好友“生活圈”廣告媒體主要有春聯年畫、家庭建筑物、人際交往中的物品或其他。
1、春聯年畫
中國是個傳統的國家,每年的年三十都會貼春聯掛年畫。這寓意著新年即將來臨,來年會更幸福。春聯也算是一種傳播形式。春聯大多傳播的是與公益相關的廣告,大多體現家庭和睦、樹立新風、構建和諧社會等。比如“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落實政策千般好,繡出山河分外嬌”、“甲子迎春多瑞靄,文明建國遍春風”等。年畫中大多以吉祥圖案或者家庭教育為題材,一般以圖畫的形式張貼在客廳。以農村的房屋結構來講,進門便是大廳,便能看到年畫。除春聯和年畫,還有掛歷,掛歷大多是元旦的時候掛上的。掛歷一般是一張海報或者一本冊子的形式出現,上面除了一年的日期,還會有一些宣傳內容。比如說銀行廣告、汽車廣告、服裝廣告等,大多是商家贈送的。
從內容和保存時間上,春聯大多講究對偶工整,易上口與記憶。春聯貼在門框上保存時間較長,大約2到3個月內不會被損壞。年畫掛歷保存時間則更長,可長達一年。在農村,對于這些的張貼擺放,大多是在顯眼處,易于人們時常看見。這種春聯年畫式的廣告對人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2、家庭建筑物
農村的房屋基本是自己花錢建造的,房屋樣式或者裝飾并不像城市中房屋那般要嚴格規劃統一。農村的房屋大多是用來居住的,房屋外圍會有院墻。在院墻上常會印有一些廣告,比如公益廣告“關心女孩成長,樹一代新風”、“實行計劃生育,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等。比如商業廣告“格力空調,世界名牌”等。這些農村的墻體廣告大多顏色單一,缺乏創意,形式基本一致,文字居多。
3、人際交往中的物品或其他
在農村人們走動較為頻繁的日子,一般是節日或者是婚喪壽誕。在節日中,人們會互贈東西,在這些禮品中就存在著廣告。在婚喪壽誕的場合,會贈送客人禮品,比如手帕、毛巾、零食等,在這些東西上都會有廣告宣傳。還有在接待客人時用的紙杯、撲克等。另外,農村的酒席基本是擺放在家里,有些由于家里位子有限,會在院子里搭建帳篷來擴大場地。部分廣告主就在這些帳篷上做廣告宣傳。
三、農村“生活圈”廣告媒體的開發
農村“生活圈”廣告媒體并不是每種形式都是適合農村的發展,我們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的改善,選擇合適的廣告媒體促進農村的發展。對于農村“生活圈”廣告媒體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其進一步開發。
1、增加農村廣告媒體形式
當前,鄉村廣告媒體形式大多是墻體、車體、廣播、電視、公告欄、建筑物、農村文化活動。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形式的廣告不再符合農村的發展,不符合當前村民的觀看需求以及審美要求。比如中國的沿海地區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較好,有些廣告形式就不符合他們的發展要求。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需要適當的調整廣告媒體形式。比如可以增加燈箱廣告、墻體漫畫廣告、電子廣告牌等。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廣告媒體形式也要不斷的改進。
2、文字與圖畫相結合,注重廣告創意
農村的廣告大多是以文字為主,主要是傳達信息。但是農村的經濟不發達,整體文化水平低,純文字的廣告會使部分村民無法明白。在農村廣告中若把文字和圖畫相結合,既可以使村民容易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促進廣告對村民的吸引力。以墻體廣告為例,在農村的墻體上繪圖,配上少量的文字來做廣告,不僅可以美化村落,還能提高廣告效果。這類廣告可以增加農民的興趣,提高農民的審美觀,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想象力。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以文字與圖畫相結合的廣告形式應該在農村擴展開。同時繪畫也要有創意。但創意也要在農民能夠理解的范圍之內,所構想的事物不能脫離村民的實際生活。
3、可開展文化下鄉、電影下鄉、展銷會等活動
一些企業可以舉辦文化下鄉的公益活動,這不僅可以促進農村的文化發展,也利于企業美好形象的樹立。企業利用這種文化交流方式,可以和消費者進行溝通,明白消費者真正需求,利于企業的發展。同時,企業文化下鄉活動也可以使企業文化得到傳播。企業還可以舉辦電影下鄉活動,以電影為媒介來做廣告,這對于宣傳企業的品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們主動接受意愿強。還可以在農村舉行展銷會,它具有媒體和廣告雙重特點,針對性也比較強。展銷會可以在農村的節假日、農閑的時候舉辦,這不僅是迎合了人們對節日的喜慶感受,也利于商家產品的銷售,促進廣告宣傳和企業品牌的建立。
4、加大農村廣告監管力度
農村的很多廣告有較大的隨意性,發布渠道及發布內容基本取決于發布者的意愿。還有農村的廣告內容大都缺乏科學策劃。針對這些,農村應該加大對廣告的監管力度。在法律上,需要嚴格遵守廣告法,對于虛假廣告要嚴格處置。還需要有相關的廣告執法部門定期下鄉檢查農村廣告張貼情況,對于亂張貼的廣告要及時派人清除。在村落中可以由政府出面組織一個廣告監管組織,專門管理農村的廣告。村民若發現違法廣告,也應該積極舉報,以便構建農村和諧廣告市場。□
參考文獻
①王淑娟,《如何切分農村廣告市場“蛋糕”》[J].《廣告論壇》,2010(6):74-75
②楊立川、楊陳杰,《廣告媒體研究概論》[M].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123-137
(作者:浙江湖州師范學院文學院廣告學學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