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南平 王鋒勇
摘要:建筑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項目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建筑工程的質量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最終影響社會穩定。本文主要對如何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質量管理在本質上是一種協調活動,通過組織的關系質量的活動來指導和控制也就是實現相互之間的協調。企業想要實現生存和發展就離不開質量方面的有效管理。而質量的管理涉及到企業的全體成員,企業以達到預期的質量水平作為目標,通過建立質量體系,還有一些質量方面的策劃,來保證和控制實際施工的質量,能夠實現有效的質量目標。建筑凝成按照相應的規定,就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
一、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特點
1、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因素多且復雜
建筑工程質量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比如施工方法、工藝要求、技術措施、設計水平、工期要求、材料好壞、機械設備、施工人員素質、投資成本、管理制度、地質地貌、氣候條件、水文條件等,具體歸納起來則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一是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全部和建筑工程有關的施工人員、管理人員、決策人員等的素質的高低;二是材料因素,包括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等的質量是否合格,其對工程質量的使用功能、外觀、結構強度等有直接影響;三是機械因素,包括配套的機械設備和單獨使用的機械設備兩類;四是方法因素,主要包括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等,它們是否足夠科學合理,對建筑工程質量具有深刻的影響。五是環境因素,包括地理環境、工程作業環境、工程技術環境、施工周邊環境等。
2、建筑工程質量的波動性大
因房屋建設施工過程中,由于材料和構件具有多樣性的特性,使工程不同于普通工業產品的流水線模式,對工程的質量容易產生波動影響,且波動性較大。
3、建筑工程質量的隱蔽性
建筑工程施工時,存在很多的中間產品和隱蔽工程,而且分項工程工序的交接很多,如果不做好事先和事中的工程質量控制,完成施工后,工程不能像其他工業產品一樣能夠進行解體或拆卸來檢查內部質量,只能是檢查工程產品的表面,根本無法發現內部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和控制的原則
建筑的施工質量管理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檢測和監控措施,都有著一個很明確的目的,那就是確保施工嚴格遵守合同和規范所規定的質量標準。在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中,應當緊緊遵循以下四點管理原則:
1、遵循質量第一的原則
質量第一,用戶至上,是社會主義商品經營的原則,建筑物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自然也應當遵循這一原則。
2、遵循以人為核心的原則
人的因素是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因素,作為施工作業的操作者,只有調動建筑工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其素質,才能確保施工質量。
3、嚴格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
工程項目具有單一性,這一特性決定了工程質量管理完全可以提前對影響施工質量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適當控制。
4、嚴格遵循堅持質量標準的原則
施工質量需要嚴格依照施工合同和相關規范的各項要求,進行施工,各項作業都需要嚴格遵循其標準進行操作,確保施工質量。
三、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措施
1、制定建筑工程質量目標
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條例》《企業質量目標》等相關法律法規及建筑質量驗收標準,編制詳細的工程質量目標,明確監控的目標、標準和達到目標應采取的步驟方法。在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制定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組織措施,嚴格按照質量目標的要求,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2、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必須實施動態管理
建筑工程質量隨時間、地點、客觀條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必須實施動態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對建筑工程中的每一個分部,每一個子分部,每一個分項工程,都要保證工程質量標準,才能確保建筑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水平。
3、建立質量責任制度
建立健全責任制度,落實責任到人,是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根本,要根據質量目標,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如例會制度、質量管理制度、質量檢驗及驗收制度、人員考核制度等,通過嚴格的制度來管理和規范工程項目中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明確職責,層層簽訂責任書,全面落實責任,做到工程質量管理規范化、系統化。
4、建筑施工中的質量管理
4.1人的管理
人是指直接參與工程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無論施工機械多么先進,施工方法多么完善,都需要人來操縱和實施,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就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導作用,強化責任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同時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明確職責,責任到人,并強化教育培訓,從而提高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素質,以每個人的工作質量來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
4.2材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工程設計規范要求和產品本身的質量標準。在工程建設中,要加強建筑材料采購環節、檢測環節、使用環節和儲存環節的管理。首先要從源頭上加以控制,派專業采購人員到信譽好的正規廠家和供貨方選購材料,并加強進場材料的檢查驗收,嚴把進場關,進場的材料必須要有相應的技術合格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鑒定文件等;其次,對進入工地的材料要進行見證取樣送檢,經有資質的專業檢測單位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三,在材料的使用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正確操作,避免因施工不當而造成材料性能的降低,同時對分批次進場的材料要進行抽檢;第四,加強材料儲存管理,防止因保管不當而造成材料性能的下降或失效(如水泥受潮等)。總之,只有確保建筑工程材料的質量,才能夠在源頭上保證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
4.3機械設備的管理
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用科學的方法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使設備都能在其使用壽命期內保持完好,在施工中充分發揮自身效能,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收獲最佳的經濟效益。首先,要建立健全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位的“三定”制度,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其次,在機械設備的使用中,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操作機械的特點、用途、使用性能、操作標準等,嚴格按照規范正確操作,同時還要健全持證上崗制度,嚴禁無證操作;第三,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定期檢查維修,確保機械設備正常安全使用;第四,加強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操作人員業務素質,以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
4.4施工方法的管理
施工方法是工程建設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驟、措施,加強施工方法的管理對于搞好建筑工程質量至關重要,首先要根據建筑工程的規模、特點、施工條件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用來指導施工項目全過程的實施,同時針對工程特點,選擇科學、高效、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工藝流程等;其次,在施工中要按照制定的方案組織施工,嚴格執行施工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第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重視新技術、新工藝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施工工藝的先進性,從而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
4.5 環境的管理
環境因素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不容忽視,在施工中要對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預測不利因素,然后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嚴加控制和加強防范。同時要不斷改善和創造有利于工程施工的現場作業環境,健全現場管理制度,使施工現場管理秩序化、規范化、標準化,為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創造良好的環境。
結束語
隨著人們對建筑工程質量重視力度加大,這就要求根據市場情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并且要求施工單位按照國家相關的要求規范自身行為,確保施工質量,造良好和諧的安全生產環境。
參考文獻
[1]孫勝利,張倩.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0).
[2]桑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7).
[3]胡群利.探討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的有效對策.民營科技.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