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劉家珂
摘要: 建筑施工現場是一個露天、受到不同氣候影響,多任務工種立體交叉作業、臨時設施多、作業面變化多、人員集中的生產場所。由于“產品”固定,作業環境多變,人機流動性大,專業化施工、高處作業、地下坑井作業,施工臨時電氣線路,焊機把線,互相交織。特別是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事故發生頻率較高,這些都給施工造成各種危險因素,屬于事故易發性的作業現場。因此,必須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的預防控制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施工現場?安全?現狀
中圖分類號:U415.7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建筑施工安全關系到建筑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當前要進一步加強施工安全生產工作,有效地遏制建設領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大幅度減少傷亡事故和死亡人數,盡快實現我國安全生產局面的根本好轉。
建筑施工現場在安全技術和措施方面存在的問題
建筑施工現場對《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國家有關的建筑施工安全規范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不精通、不熟悉,未能認真執行。對照國家、省有關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規和標準檢查,呈現以下特點:
腳手架搭設不夠規范
未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和《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規定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交底、驗收和進行搭設;橫向掃地桿搭設錯誤或不全;腳手板未滿鋪或腳手板上雜物多、材質差和不牢密;立桿基礎不平、不實,且無排水措施;架體與建筑結構拉撐點受力不符合規范、且不牢固,而架高超24m的腳手架,基本都未用連墻桿進行規范的剛性連結;卸料平臺未能獨立搭設或未完全獨立搭設的現象存在。
模板工程及基坑支護不夠重視或疏于管理
模板支撐系統不規范,整體穩定性差,支撐垂直度差,個別還存在鋼木混支現象,而縱橫向水平支撐材質差或采用竹桿綁接代替,且未按要求設置;違規拆模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存在違規大面積拆除支撐現象。基坑周邊防護措施不得力或不周全,且未按規定對基坑及基坑周邊進行全面和連續的監測。
(三)“三寶四口五臨邊”?防護不夠重視或疏于管理
臨邊洞口和出入口防護棚防護不到位或防護不嚴,且未進行工具化、定型化防護;部分電梯井口防護未做到定型化和工具化;架體首層立網沒有進行全封閉,從而被違規兼做通道現象較為普遍,也就造成到處都存在出入口的危險;安全網普遍存在材質較差;部分作業人員高處作業未系安全帶;部分工地存在對現場不戴安全帽的管理疏散現象。
(四)現場施工用電不規范
未完全落實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線路架設不符合要求或架設于腳手架上;未使用標準配電箱,或電箱安裝位置不當,漏電開關參數不匹配,引入引出線路不符合要求或混亂;部分仍違規使用木制開關箱;普遍存在專用保護零線未引至用電設備;還存在外電防護不到位或防護不符合要求現象。
(五)施工機具防護不夠規范
施工機具存在防護不到位或防護不規范現象,且未按規定配置漏電保護器現象。
(六)井字架搭設不規范
架體與建筑結構未按規范要求剛性連結,且普遍存在違規超高搭設;部分限位保險裝置不到位;部分吊籃防護不到位;部分樓層卸料平臺防護不嚴或不穩固,且有的未能獨立搭設或完全獨立搭設;部分樓層防護門不到位或形同虛設。
(七)塔吊和外用電梯使用不夠規范
部分工地塔吊和外用電梯存在違規使用,部分特種作業人員未能持證上崗或不按規定配備,且未按規定進行有關資料建檔現象。
(八)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的意識淡薄和水平低,且重視程度不高
部分施工現場仍存在場容場貌較差,硬地化不到位,場地高低不平,無排水系統,材料及廢棄物亂堆亂放,未工完場清,且道路不暢通;部分工地現場封閉管理仍不到位或不夠重視;部分工地現場防火意識不強或滅火器材配置不合理;個別在建工程兼作住宿;生活設施相當部分工地仍不夠重視和規范,存在不符合規定和簡陋現象;部分工地施工現場標牌仍未很好的落實設置,且大部分安全標志懸掛位置不合理和無針對性,流于形式。
三、針對施工現場易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應采取積極措施,做到標本根治
抓施工安全生產、應抓重點,抓事故多發點,抓易引發群死群傷部位,抓高危險部位,做到標本根治,故應從以下各部進行重點的治理、監管和關注:
規范腳手架搭設
糾正架體與建筑結構固定的作法,設置首步固定;糾正和補全橫向掃地桿;對架體進行內封閉和立面全封閉;規范立桿基礎的設置;禁止違規劣質管材和劣質腳手板的使用;杜絕卸料平臺未獨立設置;嚴格禁止新門型腳手架違規搭設使用,正確引導新門型腳手架按國家建筑安全規范搭設使用,堅決杜絕凌駕于國家規范標準之上,違規搭設使用;嚴禁鋼管、毛竹混搭;加快淘汰毛竹腳手架使用的步伐。
(二)規范模板支撐系統和基坑的支護
高度重視支撐系統搭設的穩定性,嚴控立柱對接、嚴控支撐選材和立柱垂直度、嚴控主柱違規墊磚、嚴控縱橫向水平支撐的規范設置和材質,嚴懲鋼木混支,嚴懲違規拆除模板支撐系統,高度重視和嚴管高支模的規范搭設和拆除。規范基坑的開挖和臨邊洞口的防護,加強對基坑及基坑周邊的監測,并按規定建檔;重視機械、氣瓶、潛水泵用電等的安全規范操作。
(三)規范臨邊洞口及出入口的防護
落實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護產品,重點抓電梯井口按規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護門;重視戴安全帽和高處作業系安全帶;督促按規定使用合格的安全密目立網、水平網、安全帽和安全帶。
(四)規范現場施工用電
重視“三級配電二級保護”和落實“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重視總配電房的規范設置;重視漏電保護裝置參數的匹配;規范使用合格的標準配電箱,正確出入配線;抓現場配電線路的規范布設;高度重視外電防護和懂行持證電工的配備。
(五)規范現場施工機具的防護
特別是圓盤鋸、電焊機、攪拌機、水磨機、潛水泵的安全防護。
(六)規范井字架的搭設
規范架體與建筑結構的剛性連結;重視限位保險裝置的設置;重視吊籃的防護;重視架體的穩定;抓卸料平臺的獨立搭設和穩固嚴密;抓首層落實設一單向門,避免兼作通道;嚴管架體違規一次到位超高搭設。
(七)規范塔吊和外用電梯的搭、拆和使用
確保塔吊和外用電梯由具備搭拆資格證的專業隊伍進行搭拆;嚴管司機、指揮和司索的按規配備和持證上崗的落實,嚴防違規搭拆和操作,重視設備的防護,重視保險裝置的有效動作,重視按規定要求資料建檔。
(八)加強和規范現場文明施工
重視文明施工意識宣傳,抓現場場容場貌、硬地化、通道、材料堆放、工完場清、排水系統、封閉管理,重視現場防火和施工現場標牌的設置,高度重視和規范生活設施。嚴格管理,明確責任,加強監督,確保質量,切實保障施工人員安全,維護廣大用戶利益。有計劃、有步驟地使整個建筑行業的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水平普遍上一個臺階。
結語
總之,目前全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建筑領域傷亡事故多發的狀況尚未根本扭轉;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保障體系和機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意識不強,責任不落實,投入不足;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隊伍建設以及監管工作亟待加強。解決問題不能只治標,應抓源頭、抓重點、抓重大隱患、抓造成群死群傷的萌頭,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動態的,應重過程,強抓不懈,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參考文獻:
1. 《建筑法》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安全生產法》 中國法制出版社
3.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北京市城鄉建設職工教育協會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