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嫻 諶娣
【摘要】土地信息化管理是對土地信息管理過程中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進行管理,需要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在土地管理中包括了對土地進行的測繪、規劃、信息建庫成果保存等,在各級與之相關的生產、行政管理部門都可進行實施,比如說土地的使用現狀、土地的使用計劃、土地的保護和整理等,對其進行的管理,要使用當地的數據、檔案等文件,完成對土地進行的管理工作。在整個工作環節中由于數據信息量在不斷的增加,因此要實現信息化的管理,文章就針對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與技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技術
中國分類號:TU711文獻標識碼:A
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發展的趨勢,目前在土地管理中實現信息化對于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十分的重要,因此在整個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實際的信息化方案與技術成為了研究的重點,應此方案與技術的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技術的專業應用是對方案的有效落實。
一、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
土地管理是對土地的管理中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進行管理,需要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在土地管理中包括了對土地進行的規劃利用、地籍測繪等,主要是在縣、鎮、鄉等地方進行實施,比如說土地的使用現狀、土地的使用計劃、土地的保護和整理等,對其進行的管理,要使用當地的數據、檔案等文件,完成對土地進行的管理工作。在土地管理中使用信息化系統可以將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進行提升,所以在土地管理中使用的信息化系統要具有以下這幾個特點:
信息化系統要具有很強的用戶管理功能。在用戶管理功能中包括了部門管理、用戶管理等,與此同時用戶部門可以進行不同級別的定義,來方便自己在管理中的工作,對信息進行的處理等。此外,用戶管理功能的擴展性和實用性都要能夠滿足土地管理辦公中的各項。信息化系統要具有可定義管理功能。在這個功能中主要是進行表單管理,在表單管理中包括表單的發布、列表等管理。在進行表單管理中信息化系統要具有調用支撐平臺,幫助進行表單處理和信息、數據的處理,同時還要滿足在進行表單發布后進行的預處理和相關數據的建設等操作。
信息化系統要具有完善的任務管理功能。土地管理中的信息化系統的服務支撐平臺,要能夠滿足對任務處理中進行任務的部署和其他的任務處理工作。在進行任務的部署工作中,可以對服務的執行方式進行設定,對任務所需要的各種參數、信息、數據等進行提供和設定。信息化系統在土地管理中的這個功能可以將土地管理平臺的擴展性進行增加,為用戶提供更加靈活、適用的服務平臺。
系統還要有跨地域、部門的工作平臺。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系統可以將傳統的信息化模式進行的改變,對土地管理進行實時的監控和運作,信息化系統還可以要可以進行遠程信息化和移動信息化等,可以給在工作的人員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文獻,幫助他們進行隨時隨地的進行文件處理,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為進行信息化提供條件,實現遠程信息化。讓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交流等,將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效率進行提升。
系統要可以根據部門對其進行的相關的授權管理。在其中對用戶訪問表單的權限進行控制,按照組織結構進行信息查詢和共享權限的設定,這樣可以方便進行授權管理,信息化系統要可以滿足土地管理的需求、滿足資源共享的需求。除了以上在土地管理中信息化系統要具有的特點以外,還有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保證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可以熟練地掌握和使用信息化系統,讓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
二、土地管理信息化技術研究
1、信息化技術檔案管理
新的科學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是適應人類生產、生活需要而產生的,因此,采用新技術手段,摒棄以往的落后的工作方式,是人們進行工作、生產的必然選擇。采用新的技術手段能夠有效的節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質量,符合社會發展需要。規劃土地管理局在進行業務檔案管理的過程中,可以依托科學技術,對于現有的檔案管理手段和方式進行改革,以利于高效、科學的檔案管理模式的推廣和應用。目前,對于檔案的管理手段中,較為先進的管理方式是采用電子檔案管理模型。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相比,存在著諸多的優勢,例如,電子檔案可以有效的節約檔案保存室的空間資源,以信息存儲方式保存的文獻資料能夠在保障文獻資料的完整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存紙質文獻資料的內容。并且電子檔案具有紙質檔案所缺乏的獨特優勢,它可以將圖像、數字、符號、圖表、注解文字等綜合信息顯示出來。
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相對應,采用計算機磁盤等存儲設備進行資料信息的存儲,將相互關聯的通用電子圖像文件加以集合與整編,以案卷為單位進行保存。[3]嚴格意義上講,電子檔案是一種虛擬檔案,是與紙質檔案等客觀存在的實體檔案相對照的,是將實體檔案的信息以比特、字節的方式進行表征并使之在電腦網絡上進行自由的流動,供人們自由查閱,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實體檔案對于借閱者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土地信息資源的公開化、透明化。電子檔案具有存儲密度高、與不同的媒體相承接、查找和修改便捷等特點,因而成為當代檔案管理模式的主流。
2、信息化技術的土地業務管理
對重點技術進行細致分析,深入淺出,講解清晰,達到了預期培訓目的。培訓結束后,朱副主任針對目前國內國土資源信息化發展趨勢,數據資源收集、加工和深度利用,以及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重點提出了新要求,并以如何整合我市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優化網絡和硬件部署、最大限度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加強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同時要求各參加培訓的人員根據自己的工作崗位和職責,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助創新,力求突破,通過自身的不斷學習達到提高業務水平、更好的為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服務。
土地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應包括土地利用現狀與規劃信息的查詢和檢索、數據錄入與更改、統計量算、土地利用變更分析、用途管制、輔助分析、圖表輸出等。功能實現涉及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土地利用動態監測、耕地保護與平衡,以及規劃用地指標分解等內容。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是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分析土地利用現狀,及時對土地利用方向與結構做出調整的過程。由此可見,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至少應該包括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動態監測、耕地保護信息、土地利用規劃信息和建設用地管理等子系統。按照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差異,土地利用信息系統可分為五部分:輸入系統(INS)、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系統管理子系統(SMS)、專家分析系統(ES)、輸出系統(OUTS)。通過這五部分組織與協調整個系統,從而實現系統功能。
3、信息化技術的要點
土地管理人員應當全面檢測土地信息化的記錄,仔細檢查土地信息系統數據,分析信息數據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關鍵,分析數據的過程主要是以信息化特點參數為基礎,從數據信號分析與狀態識別兩方面著手,運用現代電子技術進行處理,找出數據管理的內在規律,對土地管理系統的信息進行定量分析。在分析土地管理特征數據時,運用小波分析技術,可以在一定的時域與頻域中進行穩態信號分析,且具有很好的局部化特點。只有運用模糊集理論或者神經網絡技術分析土地管理,才能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發展。
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中,計算機信息化系統進入人們的工作中,人們開始使用網絡進行信息管理,不僅可以使用網絡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還可以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所以計算機信息化系統就得到了應用。對土地管理進行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可以提高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我們就根據計算機信息化系統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討論。
【參考文獻】:
[1]朱寧,鐘輝.淺析計算機辦公自動化信息系統在城市規劃及土地管理中的應用[J]. 硅谷. 2010,(23):72-73
[2]王利.淺析土地管理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及運用[J].吉林農業. 2012,(04):54-55
[3]趙甲信.關于加快推進土地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步伐的幾點體會[J].陜西檔案,2008,(06):33-37
[4] 王琳.土地管理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實現[J].科技風. 2011,(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