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南
摘要:合同是承包單位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最高行為準則。在整個建筑安裝工程建設中,合同貫穿于工程實施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工程造價是直接涉及合同管理的主要目標之一,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合同管理中造價問題是核心問題。
關鍵詞:合同管理;工程造價;關系
中圖分類號: TU723.3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工程項目合同是為了實現工程建設目標,是控制工程質量、進度、造價,進而保證工程建設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法律文件。近年來,我國工程建筑種類增多,工程建設中的合同管理也日趨復雜,由于工程項目具有工期長,投資數額大,涉及方面多等特點,因此給工程造價中的合同管理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建筑安裝工程而言,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強工程造價中合同管理是當前工程造價關注的焦點。
一.合同管理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1.合同便成為日后雙方行為的準則
從造價角度看,合同中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日后雙方爭論的焦點,因此,合同中有關權利、義務和責任的條款應盡量齊全,要將科學、合理的合同條款納入其中,語言應周密、詳實,不能給予模棱兩可的解釋,任何模棱兩可的文字,都可能給雙方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2.明確合同中的措施費率
由于臨時設施費、趕工措施費、二次搬運費、冬雨季增加費等都屬于可競爭費用范疇,費用定額給定的費率都是一個可浮動的區間,故建議在合同中盡可能確定其費率,以避免在結算時因費率不確定而引起爭議。
3.明確各自承擔的風險責任
雙方必須在合同中明確各自的責任與義務,比如發包人派駐施工場地履行合同的代表,其姓名、職務、職權應在專用條款內寫明,但職權不得與監理單位委派的總監理工程師職權相互交叉。雙方職權發生交叉或不明確時,由發包人予以明確,并以書面形式通知承包人。監理單位委派的總監理工程師其姓名、職務、職權也應在專用條款內寫明。工程師按合同約定行使職權,發包人在專用條款內要求工程師在行使某些職權前需要征得發包人批準的,工程師應征得發包人批準。另外,除合同內有明確約定或經發包人同意外,負責監理的工程師無權解除本合同約定的承包人的任何權利與義務。
二.降低造價糾紛,完善合同管理
1.合同條款對于造價產生的影響
(1)表現為合同的文件管理產生的影響
為了全面協調工作,確保合同管理工作有規范按程序進行,合同的管理人員應該做好合同的文件管理工作。補充合同協議、經常性的會議紀要等,實際是為合同的延伸與解釋。眾所周知,建筑工程是一項生產周期長、產品單一、高消耗投入的產品。這些特點使得工程的造價具有動態性,即任何一項的工程自決策起到竣工使用,建設周期都比較長,因不可控因素帶來影響,往往會在預計工期之內發生多種多樣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的要素。如果能夠對于建筑工程的動態性進行有效控制,總結其變更規律、處理方式方法和經驗,將之寫入合同,將對工程造價動態控制發揮事半功倍效果。
(2)表現為合同履行當中的材料設備采購產生的影響
材料和設備在工程造價中的比重往往較大,大約占據預算費用的60%—70%,因此要合理定價,實現有效控制工程的造價。目前材料供應的渠道多樣,且材料的品種和價格繁多,特別是在裝修的工程上,材料的使用量大,價格多高昂,對造價的影響大,建設單位應當對市場行情進行密切關注,及時掌握最新的施工情況和材料訊息,以采用質優價廉、供應及時的材料為宜,確保經濟效益最大化。
(3)表現為合同履行當中變更產生的影響
對于施工階段的工程而言,設計、工期、施工等方面的變更情況十分常見,這必然使得工程的造價相應變化。工程變更造價多為業主和承包人爭議焦點,及時合理地對工程變更引發的造價問題進行處理,有助于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對于設計影響不大的修改項目,可經由加以雙發確認后即可執行;對于可能引發造價大變動或者使用功能大變動等影響大的變更,如建筑結構、裝修標準、平面布局等變動,需要經過設計方的書面認可同意。出現變更之時,甲乙雙方應當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合同相關條款,明確各自職責。由于設計、業主、相關合同條約等原因造成的變更,在業主確認之后,可進行合同的價款變更和計量;如因施工緩慢造成工期延誤等承包商原因造成損失,則要由承包商承擔損失。
(4)表現為合同履行當中索賠產生的影響
索賠指當事人于合同實施的過程當中,依據法律、合同的規定和慣例,對由于對方應承擔責任,非自身過錯而造成的損失,向對方提出補償的要求。索賠是為合同管理重要的環節,是為挽回工程成本的損失重要的手段,有助于雙方提升管理水平、控制過程造價。要有效地控制工程的造價,就必須對索賠和反索賠進行研究,索賠必須有正當理由支撐,且有充分證據。施工階段因甲乙雙方對合同的條款理解不同,工程變更,施工的環境因素變化,合同的糾結、索賠事件比較常見。對此,甲乙雙方都要做好合同跟蹤管理,統計好資料,一旦產生索賠問題,則依據相關條款予以正確的處理。
2.工程清單描述合理
近年來,建設部推行的以工程量清單計價為主要的工程造價的改革。工程清單要依照招標文件、施工現場的條件、施工的設計圖紙、國家所規定的統一的工程量計算法制、計量單位等要素進行編制。綜合單價與綜合合價不因施工期間的人工、材料、機械等價格、工程規模、施工材料的變化以及政府的造價管理部門收費變化而調整。此外,為了防止綜合價的項目漏項,應在招標的文件中規定,問價未列的綜合合價項目,中標人未于投標文件當中進行補充的綜合合價項目,且于招標文件、招標圖、合同、施工方案及組織設計、為了完成工程的實體所采取的施工技術費等,凡是和工程相關的其他費用均視為已于合同的綜合單價內所包括。
工程量清單計價為主的工程造價模式,適當引入了競爭機制,使得工程造價能夠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情況,反映出企業的實際消耗與工作效率,實現社會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維護各方的權益,提升工程建設效益,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提升。這一模式對合同管理更為嚴格。合同的條款應當嚴謹、周詳,不可存在模糊的解釋。簽訂合同時,招標人和中標人要對清單項目之外的項目的單價作規定。和清單項目相近或者類似的,可進行主材費用調整;沒有相近或者類似的清單項目時,可考慮套用定額計算。結算環節中標人套用定額進行計價,往往把綜合價項目的已有臨時設施費、工程保修費、文明施工的措施費、預算包干費等進行重新計算,容易引發爭議。因此,在合同設立之初,應當對此類問題進行明確規定。
3.甲乙雙方做好簽訂合同的醞釀準備工作
甲乙雙方在簽訂合同前,做好醞釀的準備工作,是確保合同的內容有效履行的基礎。工程的合同作為對承發包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涵蓋整個建設的項目實施階段所有內容。合同的簽訂一般需要經過如下過程:要約—新要約—更新的要約—最終承諾,當雙方對于承諾生效沒有異議,合同則成立。合同是為合同條款主要的內容,工程條款約定對于項目造價控制產生直接的影響;工程范圍界定對于項目造價影響大。合同當中存在許多或許轉化成價款責任的約定,它們隨著相應約定條件的成立與否隱含造價,有時這部分價款項目也比價大。因而,簽訂合同之時,承發包雙方都要認真閱讀,對合同條款中的實質內容有本質理解,并對照著工程的實際情況簽訂合理正確的協議,對合同價款或合同付款方式進行調整,以作為工程結算的依據。最終,達到真實地反映工程造價這一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同管理是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關鍵。完善合同管理,對于降低造價糾紛,確保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理清合同管理與建筑工程造價之間的關系,確保建筑工程的項目圓滿完成,工程造價得到有效的控制。
參考文獻
[1]智桂杰.施工企業合同管理中的造價控制[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8.
[2]李雷,周永恒.論述建筑工程項目合同管理[J].云南水力發電,2011.
[3]尤英.芻議工程造價的控制與合同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