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棠
摘 要: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灌注樁檢測的運用非常的廣泛,不論是交通還是水利建設中,都經常使用這種方法。鉆芯檢測法是一種微破損的檢測辦法,在灌注樁的質量檢測中經常使用。但是鉆芯檢測法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文章將結合實際的工程實例,研究鉆芯法在灌注樁檢測中的局限性與對策探析。
關鍵詞:鉆芯法;灌注樁;局限性;對策研究
1 鉆芯法的基本接介紹
工程上面經常使用的鉆芯法是為了得到樁體內部的混凝體樣本而采取的方法,通過對采取樣本的狀態、強度等指標的檢測,從而來確定灌注樁的質量。鉆芯法最為常用的技術就是鉆探技術和施工工藝技術,二者相互配合使用。在實際的工程檢測中發現:鉆芯法通過對灌注樁的微破損或者局部破損來進行檢測,是一種十分科學的、直觀的并且還具有特別實用的檢測方法。具體的工藝操作過程是:在灌注樁的垂直方向上,沿著樁體進行鉆取工藝,獲得一定的混凝土樣本,主要是灌注樁中心部分的樣本,然后進行對樣本的成分、質量等指標進行測量,以此來判定灌注樁的質量,這是一種隨機抽樣檢測的方法。經過實際的工程檢測實踐表明:對于灌注樁質量的檢測,鉆芯法特別適用。
2 鉆芯法在灌注樁檢測中的局限性
鉆芯法在實際的工程檢測中,對于灌注樁內部樣本的取樣,具有良好的指標反應作用,通過這種測試方法,能夠很好的反映出灌注樁的實際質量,對于樁體使用的混凝土,能夠很好的反映出其強度,這是鉆芯法最大的優點。然而,鉆芯法也有自己的局限,這就決定了它不能夠單一的在所有的灌注樁質量檢測中使用。
如果使用鉆芯法實行對灌注樁的局部缺陷或者是水平裂縫的測試時,就會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進行對灌注樁的檢測時,就要求對樁體進行采樣處理,這樣就可能在采樣的過程中對灌注樁的本身結構造成破壞,有的甚至會直接影響灌注樁的質量。此外,進行鉆芯法操作的時候,使用的設備龐大、使用的成本頗高,使用的價格昂貴,這勢必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所以不適合大規模的進行。
在試件的加工方面使用鉆芯法是十分的環節,他能夠有效的保證檢測結果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如果在樣本試件的加工過程中,試件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沒有達到技術規范要求,在進行的鉆芯檢測中,其可靠性就會大大的減低。也就是說,如果灌注樁的加工規范性較差,在同一根樁體上面有區別,那么實行鉆芯法檢測的兩種結果會存在不同。
3 鉆芯法在檢測灌注樁中缺陷的對策分析
3.1 進行嚴格的規范操作流程
進行嚴格的規范操作可以有效的減少許多認為造成的誤差,能夠有效的提高檢測結論的精確性、權威性,在進行實際的工程灌注時候,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3.1.1 利用實際需要的灌注樁的數目來實現鉆孔數目的實際數量。如果需要的灌注樁的直徑小于1.2m,那么在鉆孔時只鉆一個孔,,在灌注樁直徑是1.2m-1.6m之間的樁體,實際的檢測中鉆孔數量要求不小于2孔,而那些直徑大于1.6m的灌注樁,實際的檢測中要求的鉆孔數量不能少于3孔。
3.1.2 使用符合特定樁體的鉆進方法。通常情況下,鉆進的方法可以分為回轉鉆進、震動鉆進、沖擊鉆進等方式。對于不同直徑。不同用途的灌注樁使用不同的鉆進方法。目前,實際的工程鉆進中,經常采用的回轉鉆進的辦法,在使用的過程中,鉆具需要配有相應的導向器和孔口管等設備,還需要選用平直而且較粗的鉆桿。
3.1.3 對具體的施工過程實現嚴格的規范。在實際的鉆進過程時,特備需要在鉆進的同時,不斷的用清水進行沖洗,鉆進的尺度也需要保持在每次1.5m的控制范圍內。在鉆桿鉆至灌注樁的底部時,需要進行減壓、減速處理,還需要注意鉆具突然下賤的問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立即實現停鉆處理,然后對沉渣的厚度實行測量和記錄。
3.1.4 進行對樣本實現抗壓強度的試驗。在確定鉆取樣本的數量時,需要根據實際的灌注樁長度來進行確定。在實現截取樣本時候,應該根據規定的截取距離進行。通常情況下,在進行樁體上部的截取時,樣本取樣需要在標高距離大于一倍樁體直徑的范圍內實行截取,而進行樁體下部的截取時,也應該控制在一倍的樁體直徑的范圍內。同時,如果灌注樁的長度小于10m那么進行截取樣本數目不少于2組;如果灌注樁的長度在10m-30m之間,那么截取的樣本組數不少于3組,并且截取位置應該控制在樁體的上中下三個部位,并且高度呈一定的比例;如果灌注樁的長度大于30m,那么規定要求截取的樣本數目就不得少于4組。在檢測時,所有的樁體都應該接受樣本截取檢測試驗,鉆取樣本的數目也應該實現編號處理,編號順序采用從上到下的編號方法,并且進行抗壓強度的試驗。如果發現有的有的灌注樁的缺陷比較嚴重時,不能夠進行采樣處理時,應該選取在另一個孔的形同高度部位,進行相同的樣本檢測試驗。
3.2 需要注意實現鉆孔與低應變反射波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大檢測
在有一個工程實踐中,1號樁在高度17.6m之間存在著小幅振動的同向波,但是實際檢測中并沒有發現二次反射波的出現,卻可以清晰的檢測出樁端面的反射波。眾所周知,反射波的發生次數和反射波的幅值大小有關、和樁體缺陷的位置深淺程度有關、和樁體周圍土質的性質有關、和樁體周圍的阻尼大小有關。因此,為了得出更加準確的測量結果,就需要進行樁體本身20%實行鉆芯法測量。在實際的檢測中發現,樁體的15m左右處出現了少量的蜂窩狀,而且分布狀態不連續,通過進行分析,該樁體的內部存在著輕微的缺陷,因此認定為輕微離析類型的灌注樁。
在這一個實例當中,發現2號樁體結構在12.6m處,檢測出幅值變化比較大的發射波,也可以檢測出多次可見的反射波,但是不能檢測出樁端面的反射信號。利用實際的鉆芯檢測時發現,樁體高度的13m-20m之間發現了松散的夾泥成分,由此可以明確的判定出該樁體周圍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大范圍嚴重缺陷成分,不能再進行高壓形式的注漿,需要實行報廢處理。
低應變反射波的應用還可以解決鉆芯法中存在的速度慢、操作形式困難、費用高等缺點,通過對兩種技術的巧妙結合,就可以完全實現彌補單一使用鉆芯法帶來的缺陷,這樣既可以節約檢測費用,還可以全面的提升對灌注樁質量的監測水準。
4 結語
鉆芯法是目前監測灌注樁質量的最好方法,具有科學直觀使用的特點。其自身在檢測過程中存在這諸多的缺陷,并且通過一些特定的操作工藝能夠避免。特別是結合低應變反射波的測量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檢測灌注樁質量檢測水準,是未來鉆芯法發展的方向之一。提高和完善鉆芯法測量工藝操作流程,更好的對灌注樁質量實行檢測,有助于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青松.深長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與質量檢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8.
[2] 周岳武.橋樁完整性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6.
[3] 盧賢錐.高應變法在判定灌注樁缺陷中的應用[J].福建地質,2010年1期.
[4] 楊靖波.鉆芯法在灌注樁檢測中的局限性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