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2014-02-25 16:32:31何莉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關鍵詞:中職

何莉

摘要:將“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應用在中職食品類專業“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并應用克伯(Kolb)“體驗學習圈”設計該課程的學生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及團隊合作精神。

關鍵詞:中職;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2-0070-03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倡導者羅杰斯提出,學習是人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是個人潛能和人格的充分發展。它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包括“傾聽、尊重、開放的心態以及多維的視角”的教學理念,也就是說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而教師充當引導者,用開放的心態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理解事物的不同維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獨立性,為學生主動學習營造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專業知識,同時在小組活動中鍛煉團隊合作能力。

常見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包括體驗學習法、合作學習法、角色扮演法、任務驅動法和技能訓練等。這些教學方法通常遵循以下八個原則:教師應該是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呈現者;使用活動和資料激勵、幫助、挑戰學生;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學生積極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核心就業技能;形成性評價、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對學生有幫助;考慮學生的需求和學習愛好。克伯(Kolb)的“體驗學習圈”將體驗學習設計為包括具體經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化及主動實踐四個階段的環形模型(如圖1所示)。具體體驗是指讓學習者完全投入一種新的體驗;反思性觀察是指學習者在停下的時候對已經歷的體驗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指學習者必須達到能理解所觀察的內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們使之成為合乎邏輯的概念;主動實踐是指學習者要驗證這些概念并將它們運用到制定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課程教學現狀

“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是食品專業的基礎課,理論性較強,且與食品生產實踐聯系緊密,是食品安全控制技術的前導課程,在食品類專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該課程目前大部分教材為高等教育用書,針對的讀者是本科院校及大專院校的學生,如吳曉彤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周才瓊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精品課程建設教材《食品標準與法規》、張建新主編的《食品標準與法規》、艾志錄主編的《食品標準與法規》等,上述教材的理論教學主要包括食品法律法規基礎知識、我國食品法律法規、國際和部分發達國家食品法律法規、食品標準知識、我國的食品標準、國際食品標準、食品生產市場的市場準入、食品認證管理、食品質量管理體系等內容。這種課程體系理論知識繁雜,缺少相關的實踐教學內容,以解讀標準和法規為主,枯燥且實用性不強,不符合中職畢業生的行業崗位需求,但目前暫無適合中等職業教育的相關教材。因此,應根據社會、企業和學生的需求,以夠用、通俗為原則,對該課程的內容進行調整。另外,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以教師單向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講,壓抑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也是單一的,教師是唯一的評價者,只強調知識水平的掌握,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等方面的評價。因此,必須對現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就業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食品

法律法規與標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理論對該課程進行教學設計,在了解行業崗位需求和學生自身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實踐,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思考、分享、評價、反饋,系統地完成該課程的重點知識學習,達到崗位的任職要求。

(一)教學內容設計

進行課程設計前,首先要了解行業崗位需求。食品類專業的中職畢業生一般從事生產操作、品質控制、在線質檢、食品標簽設計等崗位工作。這些崗位承擔的工作任務主要是負責食品的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查閱國標、編制企業標準、許可證管理、設計食品標簽等,根據這些崗位的用人要求,通過該課程的系統學習后,不僅要求對《食品安全法》有全面、清晰的認識,具備食品質量安全的意識和基本技能,并能在食品企業實際生產中進行應用,還應該會查閱食品安全標準,能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能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鑒別和設計食品標簽等。所以,筆者在該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中,以項目為主線、以學生活動為導向,開發了3個教學模塊、6個項目、10個學生活動,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二)教學方法設計

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體驗學習圈”理論設計學生活動,用學生熟悉的案例通過情境模擬、任務驅動、角色扮演、合作學習等方法引導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讓他們實現“看后能記住,做后能明白”。下面介紹三例學生活動的教學過程。

法律的特點及立法程序 學生活動是“制定規范性文件——××宿舍管理規定”。(1)具體體驗階段。播放《食品安全法》立法過程的視頻,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進行分組,宿舍組長組織組員制定本宿舍管理規定,并記錄制定規定的過程。(2)反思觀察階段。各組展示宿舍管理規定的內容,并介紹制定過程,教師以宿舍管理規定的內容及制定過程引出法律的特點及立法的程序,其他學生指出展示組存在的問題,并在不同顏色的便條紙上歸納規范性文件的特點及制定程序。(3)抽象概念階段。教師將大家的發言、便簽紙進行歸納和補充,并總結出法律的四個特點及立法的四個程序。(4)主動實踐階段。設立遞進式的學生活動“食品檢驗室管理規定”。學生可以驗證第三階段學習到的法律的四個特點及立法的四個程序,并將其運用到“食品檢驗室管理規定”的實踐中去。

食品安全法——從業人員良好衛生習慣 學生活動是“我是一名講衛生的食品生產工”。(1)具體體驗階段。播放從業人員良好衛生習慣的視頻,以年齡為單位對學生進行分組,各組選出1~3名學生扮演食品生產工人,組內其他學生通過文字、圖畫的方式描述從業人員應該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并在黑板上展示。(2)反思觀察階段。各組扮演者根據展示的內容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出這些生產和生活習慣,其他學生觀看展示和表演。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引出食品從業人員應該具有的良好的衛生習慣,其他學生指出展示組存在的問題,并在不同顏色的便簽紙上歸納食品從業人員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3)抽象概念階段。教師將大家的發言、便簽紙進行歸納和補充,并總結出食品從業人員應該養成的衛生習慣。(4)主動實踐階段。很多中職學生在寒暑假都有到食品企業短期實踐的機會,對于在真實工作崗位中從業人員是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食品安全主管是如何監督管理的,學生可以通過實踐驗證第三階段的知識,并將它們運用到真實工作崗位中去。

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學生活動是“認識和設計預包裝食品外包裝”。(1)具體體驗階段。播放“食品標簽知多少”視頻,以喜歡的零食種類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分組,給出任務:收集5件本組喜歡的零食,指出它們的外包裝標簽標識上有什么內容,是否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要求。各組將收集到的食品或圖片進行展示并作說明。(2)反思觀察階段。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引出預包裝食品標簽中應包裝哪些內容,其他學生指出展示組收集的預包裝食品外包裝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改正的意見,并在不同顏色的便條紙上進行歸納。(3)抽象概念階段。教師將大家的發言、便簽紙進行歸納和補充,并總結出預包裝食品標簽的要求。(4)主動實踐階段。給出遞進式任務:“假如你是一個××食品廠的食品工藝員,請為出廠的××食品設計一個外包裝,要求有合格的標簽標識。”各組可經過查閱資料、討論、圖畫或模型做出食品外包裝并在黑板上展示,配以說明。學生可以驗證第三階段的知識,并將它們運用到真實工作崗位中去。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準備好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利用顏色、道具、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教學內容。設計多種多樣的分組形式,讓學生有機會與不同的合作對象交流、溝通、合作。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啟發性教學、學生自學后進行課堂討論、學生經過調研后上講臺講述等方式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傾聽分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加深對食品法律法規的理解。

(三)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程的教學評價以教學活動的價值性判斷為依據,形成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其中以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為主。

診斷性評價主要體現在課堂提問上,對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課堂提問和討論,診斷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分析盡快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可采取不計分方式。形成性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活動和課后作業上,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進行評定,形成“組織計劃+自我評估+小組評估+教師評估”的評價成績,以正確判斷學生身心發展的價值所在。對重要的知識點可布置課前或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形成性評價占總成績的50%。終結性評價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50%。

采用這種綜合評價體系,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同時又能展示個性,顯示才能,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在上述教學改革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不斷增強。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實踐所涉及的知識點或技能往往較少,難以完全覆蓋教學標準中所設定的目標;學習資源條件有限,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等。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形式上可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Linda Eastwood,Jennie Coates.A Toolkit for CreativeTeaching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9:87.

[2]李超.《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改革與探索,2009(13):91.

[3]包永華.高職《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設計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5).

[4]王朝臣.《食品感官檢驗技術》課程設計探索[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1):120-121.

[5]姜大源.職業教育的教學組織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1):1,6.

[6]張培旗,常志娟.食品質量管理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J].廣西輕工業,2011,155(10):145-146.

(責任編輯:王恒)

食品安全法——從業人員良好衛生習慣 學生活動是“我是一名講衛生的食品生產工”。(1)具體體驗階段。播放從業人員良好衛生習慣的視頻,以年齡為單位對學生進行分組,各組選出1~3名學生扮演食品生產工人,組內其他學生通過文字、圖畫的方式描述從業人員應該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并在黑板上展示。(2)反思觀察階段。各組扮演者根據展示的內容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出這些生產和生活習慣,其他學生觀看展示和表演。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引出食品從業人員應該具有的良好的衛生習慣,其他學生指出展示組存在的問題,并在不同顏色的便簽紙上歸納食品從業人員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3)抽象概念階段。教師將大家的發言、便簽紙進行歸納和補充,并總結出食品從業人員應該養成的衛生習慣。(4)主動實踐階段。很多中職學生在寒暑假都有到食品企業短期實踐的機會,對于在真實工作崗位中從業人員是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食品安全主管是如何監督管理的,學生可以通過實踐驗證第三階段的知識,并將它們運用到真實工作崗位中去。

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學生活動是“認識和設計預包裝食品外包裝”。(1)具體體驗階段。播放“食品標簽知多少”視頻,以喜歡的零食種類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分組,給出任務:收集5件本組喜歡的零食,指出它們的外包裝標簽標識上有什么內容,是否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要求。各組將收集到的食品或圖片進行展示并作說明。(2)反思觀察階段。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引出預包裝食品標簽中應包裝哪些內容,其他學生指出展示組收集的預包裝食品外包裝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改正的意見,并在不同顏色的便條紙上進行歸納。(3)抽象概念階段。教師將大家的發言、便簽紙進行歸納和補充,并總結出預包裝食品標簽的要求。(4)主動實踐階段。給出遞進式任務:“假如你是一個××食品廠的食品工藝員,請為出廠的××食品設計一個外包裝,要求有合格的標簽標識。”各組可經過查閱資料、討論、圖畫或模型做出食品外包裝并在黑板上展示,配以說明。學生可以驗證第三階段的知識,并將它們運用到真實工作崗位中去。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準備好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利用顏色、道具、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教學內容。設計多種多樣的分組形式,讓學生有機會與不同的合作對象交流、溝通、合作。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啟發性教學、學生自學后進行課堂討論、學生經過調研后上講臺講述等方式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傾聽分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加深對食品法律法規的理解。

(三)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程的教學評價以教學活動的價值性判斷為依據,形成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其中以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為主。

診斷性評價主要體現在課堂提問上,對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課堂提問和討論,診斷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分析盡快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可采取不計分方式。形成性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活動和課后作業上,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進行評定,形成“組織計劃+自我評估+小組評估+教師評估”的評價成績,以正確判斷學生身心發展的價值所在。對重要的知識點可布置課前或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形成性評價占總成績的50%。終結性評價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50%。

采用這種綜合評價體系,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同時又能展示個性,顯示才能,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在上述教學改革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不斷增強。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實踐所涉及的知識點或技能往往較少,難以完全覆蓋教學標準中所設定的目標;學習資源條件有限,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等。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形式上可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Linda Eastwood,Jennie Coates.A Toolkit for CreativeTeaching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9:87.

[2]李超.《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改革與探索,2009(13):91.

[3]包永華.高職《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設計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5).

[4]王朝臣.《食品感官檢驗技術》課程設計探索[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1):120-121.

[5]姜大源.職業教育的教學組織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1):1,6.

[6]張培旗,常志娟.食品質量管理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J].廣西輕工業,2011,155(10):145-146.

(責任編輯:王恒)

食品安全法——從業人員良好衛生習慣 學生活動是“我是一名講衛生的食品生產工”。(1)具體體驗階段。播放從業人員良好衛生習慣的視頻,以年齡為單位對學生進行分組,各組選出1~3名學生扮演食品生產工人,組內其他學生通過文字、圖畫的方式描述從業人員應該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并在黑板上展示。(2)反思觀察階段。各組扮演者根據展示的內容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出這些生產和生活習慣,其他學生觀看展示和表演。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引出食品從業人員應該具有的良好的衛生習慣,其他學生指出展示組存在的問題,并在不同顏色的便簽紙上歸納食品從業人員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3)抽象概念階段。教師將大家的發言、便簽紙進行歸納和補充,并總結出食品從業人員應該養成的衛生習慣。(4)主動實踐階段。很多中職學生在寒暑假都有到食品企業短期實踐的機會,對于在真實工作崗位中從業人員是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食品安全主管是如何監督管理的,學生可以通過實踐驗證第三階段的知識,并將它們運用到真實工作崗位中去。

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學生活動是“認識和設計預包裝食品外包裝”。(1)具體體驗階段。播放“食品標簽知多少”視頻,以喜歡的零食種類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分組,給出任務:收集5件本組喜歡的零食,指出它們的外包裝標簽標識上有什么內容,是否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要求。各組將收集到的食品或圖片進行展示并作說明。(2)反思觀察階段。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引出預包裝食品標簽中應包裝哪些內容,其他學生指出展示組收集的預包裝食品外包裝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改正的意見,并在不同顏色的便條紙上進行歸納。(3)抽象概念階段。教師將大家的發言、便簽紙進行歸納和補充,并總結出預包裝食品標簽的要求。(4)主動實踐階段。給出遞進式任務:“假如你是一個××食品廠的食品工藝員,請為出廠的××食品設計一個外包裝,要求有合格的標簽標識。”各組可經過查閱資料、討論、圖畫或模型做出食品外包裝并在黑板上展示,配以說明。學生可以驗證第三階段的知識,并將它們運用到真實工作崗位中去。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準備好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利用顏色、道具、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教學內容。設計多種多樣的分組形式,讓學生有機會與不同的合作對象交流、溝通、合作。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啟發性教學、學生自學后進行課堂討論、學生經過調研后上講臺講述等方式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傾聽分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加深對食品法律法規的理解。

(三)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程的教學評價以教學活動的價值性判斷為依據,形成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其中以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為主。

診斷性評價主要體現在課堂提問上,對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課堂提問和討論,診斷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分析盡快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可采取不計分方式。形成性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活動和課后作業上,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進行評定,形成“組織計劃+自我評估+小組評估+教師評估”的評價成績,以正確判斷學生身心發展的價值所在。對重要的知識點可布置課前或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形成性評價占總成績的50%。終結性評價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50%。

采用這種綜合評價體系,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同時又能展示個性,顯示才能,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在上述教學改革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不斷增強。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實踐所涉及的知識點或技能往往較少,難以完全覆蓋教學標準中所設定的目標;學習資源條件有限,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等。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形式上可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Linda Eastwood,Jennie Coates.A Toolkit for CreativeTeaching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9:87.

[2]李超.《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改革與探索,2009(13):91.

[3]包永華.高職《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設計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5).

[4]王朝臣.《食品感官檢驗技術》課程設計探索[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1):120-121.

[5]姜大源.職業教育的教學組織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1):1,6.

[6]張培旗,常志娟.食品質量管理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J].廣西輕工業,2011,155(10):145-146.

(責任編輯:王恒)

猜你喜歡
中職
應用多媒體技術 創新中職德育課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38
中職歷史課補充內容的實施探索
新課程研究(2016年3期)2016-12-01 05:54:21
淺談中職生的觀察力培養
工業設計(2016年4期)2016-05-04 04:00:25
淺談中職英語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中職高考與教學研究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加強中職生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的思考
中職生健康性取向教育不容忽視
中職農村醫學專業發展前景探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久久免费视频6|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浪潮Av|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天天躁狠狠躁| 亚洲精品视频网|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欧美精品成人|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婷婷成人综合| 色网在线视频| 1024国产在线|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免费看a毛片| 国产xx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页|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黄色片中文字幕|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综合久久五月天| 国产理论精品| a欧美在线| 久久成人免费|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国产精品.com|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色亚洲|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国产jizz|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国产95在线 | 国产亚洲精|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