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亞
(江蘇蘇亞機電制造有限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0)
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對一個企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管理不善而導致企業關門破產的例子,不勝枚舉。特別是在新的發展時期,面對更加嚴峻的市場形勢和日益激烈的競爭,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現代企業多脫胎于改革開放之前的國有和集體經濟。企業在繼承這些經濟體生產資料的同時,也部分甚至全盤繼承了其經濟管理思想。我們知道,之所以改革開放前的國有經濟體制發展困難重重,很大程度上是經濟管理思想出了大問題。而如果不加批判地吸收這些落后的經濟管理思想,怎么會在新的時期下取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呢?此外,雖然三十多年來,我國企業管理思想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一些企業還應用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管理模式。但從整體上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思想仍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仍然存在管理僵化、低效的問題。
經濟管理制度,是開展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雖然我國有不少企業雖也劃分出了不同的管理層次,設計了不同的組織機構及相應的管理部門,并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但不能面面俱到求得職能部門齊全,也不能因陋就簡使得關鍵職能缺失,嚴重存在著各部門的責任、權利及義務歸屬不明確,使得許多職能部門敷衍做事,在業績考核方面也只不過是走走形式。此外,在管理制度上,由于企業決策層存在輕視經濟管理的問題,導致制度出現了不健全或原有制度不合時宜的問題。特別是經濟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的問題,一直存在與我國企業管理體系中。而且在很長時間以來,雖然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經營模式早已發生了重大變化,但經濟管制制度卻一直得不到有效地完善和更新,使得現用的經濟管理制度已經很難發揮出理想的管理效能,也越來越不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了。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在當代一些著名企業,均把人才戰略上升到了企業發展戰略的層次上。因此,人力資源管理,也就成了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而從實際情況看,我國大多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相當低下。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力資源工作不能夠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快速調整。在當今的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由于市場經濟機制已經比較完善,市場變化也越來越顯得不可捉摸。企業為了最大限度的規避市場風險、捕捉市場機遇,會適時地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而且,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市場的新環境,企業進行戰略調整的時間也比較短。而企業人力資源的工作調整往往不能夠及時跟上整個企業的戰略調整步伐。而先前制訂出的人力資源規劃就失去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造成企業所需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時的供應,這就會導致出現人才斷層的不利局面出現,從而使得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即便遇到了發展機遇,也很難敏銳地抓住。另一方面是人力資源工作中缺乏溝通與協作性。人力資源工作雖然非常重要,但并不能獨立地進行工作,而必須與其他部門密切協作與溝通。畢竟,從實際上來看,人力資源部門就是為企業其他部門而服務的。因此,人力資源規劃需要規劃人員從整個企業戰略出發,經多方面溝通與協作,調研出各部門的人力資源所需狀況,進而制訂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劃。而在現實中,很多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習慣于僅憑過往數據和歷史,便草草制訂出該規劃,其規劃缺乏論證和可執行性。特別是在這個新的發展時期,缺乏協調性的人力資源工作讓企業在無形中增大了所面臨的風險。而且,如果制定出的人力資源工作模式在缺乏其他部門配合的情況下,也是很難得到執行的,這樣一來,人力資源工作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科學的管理政策,是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關鍵。企業在制定經濟管理方面政策方針和戰略的時候,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重視人才的培養,提高企業人才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該積極同國內外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進行管理經驗和管理手段的交流,在學習其現金管理手段的同時,逐步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此外,科學的管理政策,還要求管理模式具有比較強的靈活性。現代市場變化的步伐遠遠快于以前,在短時間內,經濟市場就可能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這就要求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能夠及時順應市場發展潮流,調整管理策略,以求得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在當今時代,人才已經成了影響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無論是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還是提高經濟管理水平,都需要從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入手。首先,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才管理觀念,使得公司上下形成尊重人才的濃郁氛圍。同時,在企業管理崗位的任用時,還要做到“用人唯賢”;其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還要及時轉變管理思想。傳統人才管理主要是“以管為主,以用為輔”,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新的發展形勢了。因此,要及時調整為“以管為輔,以用為主”的新思想,為人才發揮自身的價值留下足夠的自由空間再者,為了提高人才的利用效果,企業還應該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訓機制,積極對員工進行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從而提高企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使其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最后優化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還要求中小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結構,建立有效地激勵機制和績效評估制度,以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進而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企業經濟管理的過程是企業內部控制不斷完善和內部管理不斷改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具有長期性、繁雜性的特點。因此,必須在日常的管理中積累有用的經驗,探索有效的管理辦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綜合管理系統。在此系統初步完成后,還要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完善和改近。并對企業經濟管理的運營管理、會計管理、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對比,通過分析找出存在的差距及產生的原因,堵塞漏洞,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做好基礎性工作,對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制定統一的經濟管理標準,并規定管理細則,使經濟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管理標準是管理工作實施的基本條件,只有管理標準完善了,才能夠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才能為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盡量滿足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和管理設備是成本管理最根本的基礎,沒有管理人員和設備,管理工作只能停留在嘴上和文件上,管理制度自然也無法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