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要: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是實現一體化教學的重要基礎支撐。本文對其“一體化”內涵包括的學校企業一體化、學習工作一體化、教學內容一體化、教學過程一體化、授課教師一體化、教學場地一體化、產品作品一體化等七個方面進行了解析。
關鍵詞:技工院校 一體化 課程體系 內涵
一體化課程是按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養規律,根據國家職業標準,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課程體系,并以具體工作任務為學習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課程。一體化課程體系是由一個專業(工種)的一體化教學中所設置的課程及其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構成的有機整體。顯然,一體化課程體系是實現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支撐條件,其“一體化”內涵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一、學校企業一體化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是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為將這一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體系中,一體化課程體系強調四個無縫鏈接。一是培養目標與企業用工標準無縫鏈接。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技能人才,學校就照單“定做”。二是核心課程與工作崗位無縫鏈接。一體化課程體系強調,核心課程的設置必須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實現典型工作任務向學習領域的轉化,使學生通過核心課程的學習熟練地掌握本專業工作過程和技能技巧。三是教師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無縫鏈接。一體化課程體系強調教師在承擔“授業”“解惑”任務外,還要承擔企業技術改造任務,能夠為企業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給企業帶來效益,實現教師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無縫鏈接。四是一體化課程體系強調生產實習基地與企業生產車間無縫鏈接,通過基地與生產崗位的無縫鏈接,實現“車間即課堂”“教師即師傅”“既教學又生產”,從而實現學校企業一體化。
二、學習工作一體化
一體化課程體系注重“做中學”“學中做”,工作即學習,學習即工作。通過校企合作,建設校內生產實習基地等形式,增加生產性實訓工作比例,為企業加工產品,突出產教結合、工學交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兼有企業員工屬性。通過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從事實習、參與生產,實現了學習與工作的一體化。
三、教學內容一體化
一體化課程體系在教學內容方面強調兩個一體化。一是教學內容與生產內容零距離接觸。教學內容也是某一專業生產內容,生產內容也是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與生產內容的融會貫通。二是理論教學與生產實踐零距離接觸,實現專業技術理論與技能操作有機結合。通過兩個零距離接觸,實現教學內容一體化。
要以企業崗位要求和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國家人社部一體化課程標準開發技術規程為準繩,以學生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編制開發融專業技術理論與實訓操作為一體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實現教學內容一體化。
四、教學過程一體化
一體化課程體系在教學過程方面強調教學過程即生產過程,并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教學形式再現企業生產過程,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領悟和掌握了企業生產過程,實現了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的一體化。一是教學過程一體化要求在教學中以一體化教學課程標準和一體化教材為依據,以每個課題為模塊,全方位、全過程實施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學做合一。二是通過教學過程一體化使學生實際感悟生產崗位的具體要求,掌握生產技能。
五、授課教師一體化
一體化課程體系強調,要改變過去專業技術理論課與實訓操作課分開進行、理論課教師和實習課教師分別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傳統做法,將專業技術理論課與實訓操作課的教學內容融為一體,并由一體化教師或一體化教學團隊來完成,實現授課教師的一體化。授課教師一體化是一體化教學的重要硬件基礎,是一體化教學的客觀要求。
六、教學場地一體化
一體化課程體系強調打破理論課堂與實訓車間相分離的傳統模式,建設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技能訓練的一體化教學場地,使理論課教室與實訓課場地合一,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融合進行,為學生提供體驗實際工作過程的學習條件。
七、產品作品一體化
一體化課程體系強調實習工件就是產品,產品也是實習工件,二者合一,使實訓過程成為產品生產加工過程,實現教學過程和成果與生產過程和成果的一體化。
一體化課程體系是國家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大力倡導的、技工院校開展試點和重點推進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支撐。只有在深刻認識與把握其“一體化”內涵的基礎上,才能構建出一套契合技工院校實際的一體化課程體系,促進技工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吉林省教師進修學校.一體化教學概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吉林省林業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