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剛
摘 要:本文結合當前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認為職業學校要獲得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的雙豐收,就必須對現今教育教學管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做到以人為本,把握規律,科學管理,彰顯特色。
關鍵詞:教學管理 以人為本 把握規律 科學管理 彰顯特色
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創造性、可持續性顯得尤為重要,但墨守成規的教育教學管理思想也嚴重制約了學校的后續發展。筆者依據一年來的觀察,結合當前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認為職業學校要實現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的雙豐收,就必須要對現今教育教學管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做到以人為本、把握規律、科學管理、彰顯特色。
一、以人為本,加強建設,為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
1.加強學校中層干部隊伍建設
加強學校中層干部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團結、富有活力的干部隊伍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干部是學校的中堅與骨干,是學校各項工作的排頭兵與領頭雁,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標桿與卡尺。他們的思想素質的高低、管理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中層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筆者所在學校除了加強他們的理論學習、思想教育、明確其工作職責和要求以外,還要根據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實際,加強其能力培養,作風培養,把中層干部的自身業務素質、工作實績以及服務對象(教師與學生)的評判有機結合起來,作為衡量其工作的好壞優劣的標準,利用“一年一尺量,三年一輪換”的工作思路,實行淘汰制,迫使干部的工作從過去的“要我做”扭轉為“我應該做”,化被動為主動,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2.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管理先進理論的學習
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管理先進理論的學習,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現代教育觀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必要條件。教師作為學校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既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目標的貫徹者,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任務的執行者,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如果方法得當、措施到位,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將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教學管理理論的學習,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名師講座、課堂剖析等),把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引進來,努力構建現代教育觀,消除教師頭腦中不適應時代要求的落后陳舊的教育觀,使教師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手段教育與管理學生;把教師從傳統的思想中解放出來,以興趣為抓手、學會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逐步樹立起以服務為導向的現代教育觀;鼓勵教師學以致用,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管理能力與水平,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強學校民主建設
加強學校民主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保駕護航。加強民主建設既是民主社會的要求,更是學校發展的條件。加強民主建設就是充分發揮工會、職代會等群眾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就是利用工會、職代會等組織為廣大教職工的參政議政搭建平臺,以此激發其工作中的熱情和主人翁意識。當然民主建設,離不開制度的建立。只有這樣,廣大教職工與學生的權益才能夠得到保障。只有這樣,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把握規律、因勢利導是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揠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結果反而把事情辦壞的道理。俗話說得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凡事都得講規律。那么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是否也有著預示教育教學管理發展方向而客觀存在的規律呢?回答是肯定的。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必須與所在學校學生的身心發展與認知規律相結合的規律。“一切教育都是理想的教育,都是為了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無論是社會理想主義的教育觀還是其他形式的教育觀,都離不開教育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學生。職業學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較,既有相同點,更有特殊性。如職校生在行為習慣、自我控制等方面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較可謂天壤之別。這就要求職業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教師都要花更多的心思與精力去認識學生、研究學生、教育學生、關愛學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第二,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必須要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相結合的規律。服務社會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理念。現代社會的競爭就是服務的競爭。服務社會、服務經濟發展需要是社會對職業學校的要求,簡單地講就是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學生。為了符合社會發展的這一需要,學校在每年的專業設置上,充分考慮丹陽地區工業發展的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做到長線專業與熱門專業相結合。這樣靈活的辦學思路,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滿足了社會上企業用工的需要,更使學校取得了不錯的辦學效益,使學校的規模效應得到了拓展,并贏得了社會各界的稱贊。
第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發展過程中自身所產生的規律。盡管影響和制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因素很多,但毋庸置疑,教育教學管理本身在發展構成中,必然有著隱藏在眾多現象背后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內在的客觀規律。這些規律昭示著事物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對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指導作用,因此把握了這些普遍規律,我們對工作就能了然于心;我們就能在工作過程中,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三、管理的科學性、操作的規范性是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保證
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中的重頭戲,是評判和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一把重要尺度,是學校的生命線。它涉及的人廣、要做的事多(既有教育管理工作,又有教學管理工作,另外還有這兩者相交叉的部分工作),一言以蔽之,可謂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因此,管理的科學性、操作的規范性,在學校組織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就顯得尤為重要。endprint
管理的科學性首先是指在教育教學管理組織實施過程中,要學會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牽牛抓鼻子”告訴我們,面對千頭萬緒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只有對其進行系統性的歸類分析,把握其重點、難點以及焦點,我們才能按照工作中的主與次、輕與重、急與緩,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實現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過去工作中所存在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良現象的發生。其次,管理的科學性是指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過程中要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要做到“三結合”,即教育教學管理要與學校實際相結合、與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與學生身心健康和認知規律相結合。這樣,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才能富有成效并贏得顧客的滿意和社會的尊敬。再次,管理的科學性是指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工程中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科學理論來源于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檢驗。用科學理論作指導,不僅能幫助我們解決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還能避免我們在工作中少走彎路。
操作的規范性是指學校在組織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查、有統一的標準為依據。具體的方法:一是建立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來規范管理者、教師、學生的行為。一切從制度出發,按制度辦事。二是認真貫徹國家重點技工學校質量管理標準和江蘇省重點技工學校質量管理標準,嚴格執行四級文件規定,實施定人、定位、定崗、定時的四定要求;進一步明確管理者與教師的工作職責,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事做。嚴懲工作中相互扯皮與推諉的現象。堅決實行責任追究制。三是對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與監督,并以書面的形式予以記錄,排除一切弄虛作假現象,使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四、開拓創新、彰顯特色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動力與追求
事實證明,故步自封、墨守成規的教育教學管理思想已不適應學校及社會發展的需要。當今社會是個競爭的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學校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本憑借的是自身的硬件實施和教育教學后勤服務及其管理所產生的軟件特色。創新是動力,特色是結晶。兩者都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都是教育發展規律的體現。學校只有滿足社會的需要,創新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模式、彰顯辦學特色,才能確立學校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才能推動學校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創新主要反映在意識創新和能力創新這兩個方面。一是意識創新。站得高,方能看得遠。管理者面對教育發展所帶來的新問題、新情況、新變化,得從長遠的發展、以創新的眼光對其進行審視與思考,創新教育教學管理的內涵和外延,用以指導工作實踐。二是管理創新。為了適應新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需要,在通覽新問題、新情況、新變化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探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途徑。比如學校德育社會化現代化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展開教育。
彰顯學校特色不僅能充分展示學校辦學實際,也能集聚社會中的資源,為學校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怎樣打造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特色呢?首先盤點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優勢資源,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科學規劃、精心加工,不懈努力。其次設計好學校發展愿景。創建特色學校,特色的項目非常重要,它既決定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與學生的發展方向,也決定學校最后能否形成特色。再次培養一支精干的能夠支撐學校教育教學特色的教師隊伍。教師是學校生命與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管理者只有把先進的富有個性的辦學理念內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實施,學校才能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