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社會迫切需要大量的會計人才。作為21世紀的新型教師,要從自身做起,關注技校學生,組織好會計教學工作,培養出合格的會計人員。
關鍵詞:技工學校 教師 學生 會計教學
會計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的學科,對于基礎比較差的技校學生,學習這種枯燥的理論知識,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然而技工學校普遍存在著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教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的現狀。通過長時間的教學經驗積累,筆者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方法。
一、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這句話意思是老師要比學生懂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新時期的教師要不斷學習,隨時“添水”“換水”,及時地把自己的“一桶水”更換為更有營養價值的“優質礦泉水”和“活水”,不要使自己的“一桶水”成為“陳年老水”。作為會計教師,如果自身不加強學習,就只能用過去的知識填塞給學生,而財經知識、制度經常會更新變化,要想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合格會計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和與時俱進的理念。
二、增強學生自信心,樹立“我能行”的意識
蕭伯納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自信心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心理品質。筆者在教授基礎會計課程時,在課堂提問環節,如果學生答案正確,就會用“很好”“非常正確”等語言加以表揚;如果學生回答錯誤,也會從他們的思維方式、方法態度上給予肯定,并引導學生得到正確結論,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樹立自信心,繼續努力學習。
三、改進會計教學方法
當前職業學校有些會計教學方法比較落后,不適應學生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是教材內容陳舊,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教學內容與學生實踐相脫離;另一方面,有些教師在進行會計教學時,只是講授課本知識,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學生學而不會用,最終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適當采用近年來廣泛推介的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自學輔導等教學方法來代替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過去“上課聽講義,下課背講義”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采用形象的比喻、畫示意圖等方法將各種專業的術語轉化成簡單易理解的語言。最后要注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辦法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由他們自己去發揮,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幫助學生找到實際生活中必要的思維方式和技能,才能使學生將來從事工作時得心應手。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講授會計內容時,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一些實物模型、多媒體教學、掛圖等教學輔助手段,就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基礎會計課程中“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這一節課,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板書,就要在黑板上畫出各種類型的記賬憑證,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學生卻不能一目了然,而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直觀而且形象,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當然,無論是哪種教學輔助手段,都要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活動水平,提高教學效果為判斷標準,絕不能夠流于形式。
五、組織好會計模擬操作課
技校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要想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實習單位是比較困難的。要使會計專業畢業生既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又有實際的工作能力,開好會計模擬課尤為重要。首先,模擬實驗的教材要盡可能地貼近實際工作,適合于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如果教材不能按照新的財經制度改革進行完善,那么學生就不能學以致用。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分崗位進行實際操作。實習場所建立企業財務科,并設置出納、會計、倉庫報關員、采購員等職能崗位,讓學生分別擔任各種不同的崗位,以便學生充分了解各個崗位的職責。最后,在實際操作前,教師還應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工藝流程特點、財務制度、會計核算、成本計算以及涉及的稅金核算和明細科目的開設要求等有關情況及規定。
(作者單位:鄒城市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