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時間碎片化環境中移動媒體對人們的影響,以此為基礎分析科技期刊通過移動媒體傳播的發展思路,結合讀者問卷調查結果,從讀者定位、論文設計、宣傳推廣等方面對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的設想進行具體描述。
[關鍵詞] 科技期刊 移動媒體 時間碎片化 傳播
[中圖分類號] G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4) 01-0089-04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生活節奏也逐步變快,生活中大段的空閑時間越來越少,零碎時間越來越多,時間逐漸被碎片化。即使很有條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也無法避免碎片化時間的產生。比如遇到堵車、上班提前到了、開會中間休息、等待遲到的客戶、在銀行排隊等。碎片化時間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1],以蘋果公司為代表的眾多廠商充分發掘并運用時間碎片化的生活特點,通過移動媒體開發出恰當的產品來填補人們的碎片化時間,取得了顯著成績。
作為一名科技期刊工作者,筆者認為科技期刊如能結合碎片化時間的特點開發適合通過移動媒體傳播的內容,也許會為科技期刊的發展帶來全新的思路。結合時間碎片化生活狀態下移動媒體和科技期刊的特點,筆者進行了初步分析和相關設想,并開展相關問卷調查等基礎性研究,總結出科技期刊移動媒體傳播框架,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前輩同行的關注。
1 時間碎片化與移動媒體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1.12億戶,其中3G用戶2.33億戶;全國網民數5.64億人,其中手機網民4.20億人,占網民總數的74.5%,微博用戶3.09億戶[2]。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都已逐步超越個人電腦成為人們接入互聯網的主要方式。
移動媒體被稱為“第五媒體”“影子媒體”,主要特點是將無界信息交流的渠道由固定變為隨身攜帶。移動媒體在其他媒體不易覆蓋的碎片時間中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由于碎片時間的不確定性和短暫性,人們不會在碎片時間中做復雜、重要的事情,而是選擇做一些“容易、快速、有趣”的事情以免時間無端被浪費掉,這些事情包括聽音樂、玩小游戲、看小說、發短信、發微博等。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平板電腦的廣泛使用改善了移動設備的缺點,豐富了人們使用碎片時間的內容選擇,提升了用戶體驗,促成了移動媒體的進一步快速發展。人們期望實現的休閑、人際溝通、移動商務、學習等需求,都可以通過移動媒體來快速實現。這些恰當的設計很好地填充了這些時間,甚至使人們產生了依賴 [3]。
2 科技期刊和移動媒體傳播
目前我國科技期刊有5000多種,占期刊總數的一半以上。科技期刊是我國科學技術工作、出版工作和知識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科技期刊本身的受眾群異常狹窄,期發行量一般在1500份左右,有的甚至僅有幾百本,主要訂閱對象為科技工作者。做科學研究具有“難度大”“復雜”“長期”等特點,大家都認為需要大段固定的時間來慢慢完成,而隨著我們生活時間碎片化,大段固定時間越來越難得,使得大家感覺做研究、寫論文越來越難了。其實學術研究首要的是知識積累,而知識積累過程除了實踐還有學習,特別是對行業內相關研究成果的學習、對比、吸收、優化。專業期刊數據庫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通過固定互聯網絡已經為大家提供了多年服務。如果存在一個隨時隨地可以閱讀科技論文的平臺,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將是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術積累的好工具。
科技期刊編輯部門總體規模偏小,單個期刊通過移動媒體傳播的成本高、難度大,但是像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期刊數據庫是有可能實現移動傳播的。以下設想均基于期刊數據庫的角度,分析科技期刊如何結合移動媒體傳播(以下稱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的特點進行設計。
2.1 讀者定位
傳統觀點認為,科技期刊的讀者只有科技工作者,隨著人們查閱信息方式的變化,普通大眾對專業知識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像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都設置了專門的學術搜索、文庫等功能。移動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的移動知識庫,隨時隨地地向人們提供需要的信息。1991年頒布的《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規定,科技期刊的任務是公布科技成就、傳播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等[4]。也有專家提出,科技期刊應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5]。由此筆者認為,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的目標受眾不僅僅是科技工作者,還有社會大眾。科技工作者通過它來進行知識交流和積累,社會大眾通過它來滿足生活中對專業知識的需要。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網民搜索了信息之后往往進行多方面對比核實都無法確認真偽,而科技期刊的內容都經過專家審核、校對、編輯,信息可靠性有保障,其傳播對于知識科普化和提高全民科學素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可以考慮至少將一部分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設計成科技工作者的學習園地,社會大眾的圖書館、知識庫,從而為促進科技知識傳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做出積極貢獻。
2.2 數據調查
依循科技期刊通過移動媒體傳播的思路,筆者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隨機選取了400名科技工作者作為調查對象,于2013年3月至8月期間進行了電子郵件和電話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57份,與本文相關的調查問題及結果見表1。
2.3 論文設計
2.3.1 論文長度
科技期刊論文通常需要對研究內容進行詳細的介紹,文章篇幅長度常介于3000字到幾萬字之間,如果要利用碎片時間閱讀,這樣的篇幅顯然太大。另外受到移動設備屏幕尺寸的限制,移動設備閱讀與電腦閱讀、紙質閱讀相比視覺效果稍差,故對閱讀內容的簡練程度要求更高。對于碎片時間的使用和管理,有觀點認為,應以5分鐘、10分鐘、15分鐘三種時間段來規劃事務[6]。筆者認為可以以5分鐘為基本單位來進行規劃。默讀速度為每分鐘300—500字,那么5分鐘就可以閱讀1500—2500字左右的內容或5—8篇300字左右的摘要,同時結合問卷調查的結果,筆者認為應將論文篇幅控制在1000—2500字。endprint
因此,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應結合上述情況進行設計或進行二次編輯:首先,對文章的摘要進行更加嚴格的要求,既要凝練論文內容、恰當使用關鍵詞,又要內容詳實,充分說明論文觀點,這樣既便于讀者進行初步學習和篩選,也有利于提高論文的易傳播性[7];其次,壓縮論文長度,用精簡的語言表達相同內容,或設置為概要閱讀,概括描述論文的觀點和創新處,使讀者能在較短時間內理解掌握論文的核心內容。
2.3.2 文件格式
目前論文的電子版均以PDF格式傳播,而從移動媒體的特點來看,移動媒體網絡傳輸速度低、費用高、按流量計費為主要計費方式,所以簡約、小巧是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設計所必須遵循的設計原則。例如一篇大小為500K的PDF格式文檔轉換為DOC格式時大小約為原來的五分之一,轉換為TXT格式時約為原來的二十分之一。在不影響信息傳遞的情況下,更小體積的文件格式應是首選。更小的文件意味著不僅可以節省下載時間,也節省了下載費用。對于有學者提出的美化設計、加入圖片視頻等建議[8-9],筆者認為應當在移動媒體網絡速度和費用適當時才加以考慮。
2.3.3 論文的數字化處理
移動媒體版科技期刊如果要獲得讀者青睞,必須結合數字產品及移動媒體的特點,對文章進行數字化處理。首先,移動媒體在互動操作方面不如普通電腦方便,比如漢字輸入、網址輸入等,所以要設計詞語搜索鏈接,將在文中出現的重要術語、引用文獻等設置超鏈接,便于讀者進行擴展閱讀。其次,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由于時間長短不確定,閱讀量很難把握,故需對文章進行書簽設計,可以在閱讀中斷的地方進行記錄,以便下次繼續閱讀。最后,設置評論功能。移動媒體的另外一個優勢是實名制,用戶必須使用以身份證辦理的手機卡上網,這樣讀者和作者可以更加坦誠、負責地直接溝通。問卷調查的結果證明了讀者對于評論功能的認可,這也許得益于近年來人們經常上網閱讀和評論而形成的習慣。而討論、交流可以有效地促進科研成果的優化、提高,甚至促進科研成果向社會生產力的轉化。
2.3.4 宣傳推廣
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的運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產品的設計制作是工程的第一步。期刊數據庫平臺與移動媒體雜志平臺、移動媒體軟件平臺、搜索引擎等建立戰略合作體系,利益共享,這才是實現科技期刊移動媒體傳播的必由之路。
第一,期刊數據庫現有的網站本身已經是很好的宣傳推廣窗口,借助原有網站的流量,可以將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的信息及時傳遞給原有的讀者群體;結合恰當的引導,就有機會用新產品填充讀者的碎片化時間。
第二,與蘋果商城、安智市場、中國移動MM商城等移動媒體軟件平臺開展合作,將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做成接口軟件在合作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借助移動媒體打發碎片化時間的用戶,都必須到上述平臺下載常用軟件,也就是說這些平臺幾乎覆蓋了全部的移動網絡用戶。與軟件平臺的合作,將使移動網絡用戶可以很便捷地登錄到科技期刊移動媒體平臺,同時軟件平臺龐大的用戶群體必然會為期刊平臺帶來許多全新的客戶。
第三,與VIVA手機雜志、ZCOM電子雜志、讀覽天下等移動媒體雜志平臺合作,向這些平臺原本就熱衷于移動媒體閱讀的用戶宣傳推薦科技期刊,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獲。
第四,與百度、360搜索等搜索引擎合作提供專門的期刊搜索功能,進行數據庫對接。在“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今天,搜索引擎是互聯網時代的向導。與搜索引擎的通力合作,可以把無數尋找知識的網友帶到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的平臺上來。
2.3.5 收費選擇
對于科技期刊通過移動媒體傳播選擇什么樣的收費方式,目前學者多建議包時間段和按瀏覽內容計費兩種收費方式。以中國知網(www.cnki.net)為例,收費標準分為包庫包年和按流量(按頁面)兩種。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多選擇包庫方式,年費用根據包庫的不同從幾萬到幾十萬元甚至更多;流量收費為0.5元每頁。至于有學者提出手機科技期刊包月費用不超過5元、最好在3元以內的觀點[10],筆者認為過于一廂情愿,結論缺乏基礎性研究結果的支持。從現有期刊數據庫的收費標準和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對個人來講,包時段的方式費用十分高昂。而按頁面計費,雖然價格高,但讀者可以自行控制數量。所以在現有的資費情況下,按篇或頁面付費是比較符合用戶需求的方式。
目前數據庫網站的收費渠道分為合同轉賬、賬號匯款、銷售會員卡三種方式。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除原有的收費渠道外,科技期刊移動媒體版應與電信運營商達成付款合作,運用電信運營商成熟的收費方法和收費渠道,讓讀者可以從手機話費直接付款充值,以便用戶可以更安全、便捷地購買服務。
另外,也有學者提出通過手機廣告收費的贏收模式[11],筆者認為條件尚不成熟,在此就不予討論了。
3 小 結
隨著生活時間的碎片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實踐證明,運用移動媒體開放填充人們碎片時間的內容,可以取得很大發展。科技期刊作為創新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當著傳播、交流科學研究成果的重任。在新的環境下,科技期刊應當走出象牙塔,積極學習,結合社會現狀,抓住移動媒體傳播的機遇,走近讀者,更好地服務讀者,通過移動媒體傳播技術進一步促進科學研究成果交流,提高全民科技素養。
注 釋
[1][6]樂天.撿起你的時間碎片[J].新前程,2009(8):76-77
[2]運行監測協調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全國電信業統計公報[EB/OL].[2013-01-24].http://www.miit.gov.cn/
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5133214.html
[3]王君琚,閆強. 碎片時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2):47-52
[4]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新聞出版署.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R]. 1991-06-05
[5]朱曉東,宋培元,曾建勛.科技期刊應屬公益性文化事業[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05-709
[7]鐘琳. 科技論文網絡環境下易傳播性的四個提升路徑[J].出版發行研究,2013(4):85-87
[8][10]羅麗慶. 科技期刊手機傳播的發展設想[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4(5):70-72
[9]沈蕓. 淺論手機科技期刊及其受眾形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670-673
[11]黃崇亞,卓選鵬.移動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手機出版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1022-1025
(收稿日期:2013-10-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