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生 周奇
摘 要:介紹了濉溪縣2013年開展玉米高產創建基本情況、成效及做法,主要包括:強化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績效考核,做好指導服務等。
關鍵詞:玉米高產創建;成效;做法;濉溪縣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53-02
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濉溪縣立足實際,按照農業部玉米高產創建示范要求,通過示范區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舉措,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主要表現:提升了全縣糧食作物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了全縣農業科技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使玉米主產區獲得了高產,保證了全縣糧食生產的穩定。
1 基本情況
按照省農委方案安排,2013年濉溪縣共建2個農業部玉米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及4個整建制玉米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各示范片均位于我縣玉米主產區,屬平原地帶,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地平整,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農田基礎好,農民受訓次數多,科學種植觀念強,管理水平相對較高,農民參與熱情高。示范片土地連片,規模較大,實施規模均在666.7hm2以上。
1.1 部級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基本情況 2個部級玉米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實施地點分別在孫疃鎮尤溝村、南坪鎮太平村。其中孫疃鎮尤溝村示范片面積749.1hm2,涉及農戶數926戶,種植品種為鄭單958;南坪鎮太平村示范片面積809.67hm2,涉及農戶數1 187戶,種植品種為中單909。
1.2 整鎮整建制玉米高產創建基本情況 整鎮整建制推進“麥玉兩熟”高產創建落實在雙堆集鎮和南坪鎮2個鎮,各安排了2個玉米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計4個。通過示范片的實施,輻射帶動2個鎮玉米均衡增產。其中雙堆集鎮蘆溝村示范片面積754.67hm2,涉及農戶數998戶;雙堆集鎮鄒圩村示范片面積754.67hm2,涉及農戶數1 154戶;南坪鎮路東村示范片面積702.73hm2,涉及農戶數1 354戶;南坪鎮半鋪村示范片面積788.53hm2,涉及農戶數1 455戶。4個示范片種植品種均為鄭單958。
2 測產結果
按照農業部《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整縣整鄉整建制推進單位面積產量調查方案(試行)》及省農委《2013年玉米和雜糧高產創建示范片測產驗收方案》文件要求,我縣農林委成立測產專家組,于9月15~18日對各個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進行自測,同時對全縣玉米進行測產。
(1)部級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測產結果。孫疃鎮尤溝村示范片平均產651.1kg/667m2,南坪鎮太平村平均651.9kg/667m2,2個示范片平均651.5kg/667m2。
(2)整鎮整建制玉米高產創建測產結果。雙堆集鎮蘆溝村、鄒圩村示范片平均667m2產分別為635.6kg、636.4kg,2個片平均636.0kg;南坪鎮路東村、半鋪村示范片平均產量分別為633.3kg、636.9kg,2個片平均635.1kg。4個示范片平均635.6kg/667m2。通過示范片的輻射帶動,2鎮玉米均衡增產顯著,雙堆集鎮1.69萬hm2玉米平均達551.1kg/667m2,總產13.94萬t,分別比去年增加18.7kg、0.63萬t;南坪鎮1.43萬hm2玉米平均552.6kg/667m2,總產11.88萬t,分別比去年增加19.9kg、0.48萬t。
(3)全縣玉米測產結果。全縣6.91萬hm2玉米平均產量501.8kg/667m2。
(4)實施成效。由測產結果分析,6個高產創建示范片平均667m2產640.9kg,比去年示范片平均667m2產(610.5kg)增加30.4kg,比全縣平均667m2產量(501.8kg)增加139.1kg,較非示范片平均(493.3kg)增加147.6kg。
示范片內良種覆蓋率達到100%,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面積達到100%,專業化防治面積達100%,帶動全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面積達到90%以上,專業化防治面積達50%以上。
3 主要做法
3.1 強化組織領導 縣政府成立由分管縣長李春山任組長、相關部門參加的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負責高產創建活動組織領導,確保高產創建活動順利實施。
3.2 加大資金投入 加大項目整合力度,將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資金、良種補貼、良種良法配套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科技入戶、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項目重點向高產示范片傾斜。同時爭取財政專項投入,重點支持開展良種示范、技術培訓、協作攻關、專家指導、現場觀摩、測產驗收、組織宣傳等工作。
3.3 加強績效考核 縣玉米高產創建領導組統一安排績效考評工作,對示范區落實情況進行動態監測、檢查督導和總結驗收,對高產創建成效顯著的工作人員、種植大戶、農戶予以表彰獎勵,并實行以獎代補。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統一規范、操作性強的高產創建評估和表彰方案,開展表彰獎勵,充分調動各方開展高產創建活動的積極性。
3.4 做好指導服務 縣農林委聘請安徽農業大學教授、濉溪縣副縣長李金才為縣玉米高產創建首席專家,成立由陶延華主任任組長、農林委分管主任和農技中心主任為副組長、各業務站長參加的技術指導組,制定技術指導方案,加強對高產創建工作的督導。加強技術培訓,實行省培訓到縣,縣培訓到鄉,鄉培訓到戶的“三級”培訓。建立包片駐點制度,做好生產全過程指導服務,確保高產創建各項技術措施落到實處。
3.5 開展觀摩培訓,擴大示范宣傳 分片組織技術培訓,對6個示范片的技術人員和科技示范戶、種糧大戶進行了培訓。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技術人員、種糧大戶和農民群眾到示范片學習觀摩。同時,大力宣傳推進高產創建典型,確定專人負責,印發工作簡報,介紹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宣傳好做法、好典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4 問題與對策
4.1 問題 (1)農田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2)農民接受社會化服務的程度低,接受信息技術的途徑不便捷。
4.2 對策 (1)加大關鍵技術的推廣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一是推廣高產專用品種及耐密型品種;二是推廣合理密植技術;三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四是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五是機械化技術;六是玉米晚收技術。(2)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建立高產穩產糧田。(3)加大研發力度,盡快解決玉米一體化高產高效技術體系集成問題。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