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俄關系中沒有任何不和諧因素,無論是外交政策還是在雙邊關系領域。在國際舞臺上,對于關鍵問題和關系到兩國切身利益的問題,我們相互支持。毫不夸張地說,中俄關系進入了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新階段。能源行業是兩國經濟合作的火車頭,中俄應當以戰略眼光,建立持久的能源聯盟。”
——俄羅斯聯邦能源部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中俄能源合作關系。
(CFP 供圖)
“在能源領域,歐盟加強內部合作和融合是應對挑戰的最好方式,一個有效的能源內部市場是應對外來沖擊的最佳緩沖。”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日前表示,歐盟委員會在為如何推進內部市場建設做準備工作,并將于下月提出能源安全計劃。
“歐盟沒有形成能源內部市場還源于不透明,尤其是各成員國與俄羅斯簽訂的供氣合同缺乏透明度,導致成員國之間形成競爭關系。”
——波蘭總理圖斯克呼吁成員國聯合起來與俄羅斯議價。
“這條管線目前的設計輸氣量不算太大,但對國際天然氣市場格局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說,在中亞天然氣既向東方又向西方供應的基礎上,俄羅斯氣源也實現了同時對歐洲和亞太市場的供應。這將使歐亞大陸天然氣市場更加均衡,消費者和供應者利益也趨于均衡。
“企業間購銷合同的簽署,意味著雙方企業最后一刻在包括定價公式在內的價格問題上取得妥協,說明中俄雙方對于未來合作的必要性和戰略性認識高度一致。”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表示,中俄管線的落實將使中國天然氣市場與歐洲市場連接。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中,以中國為中心的亞太市場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我們不可能完全依賴于某一個國家,多元化的問題永遠是能源合作很重要的一個要素。”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俄羅斯積極靠近中國,并不會減少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