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 旸 姚 斌 邢東順 通訊員 于然旺 易 漾 章 林 董 波
茂名石化2013年檢修煉油全停雖是個案,但因為其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理念的明確,仍對其他煉化企業檢維修工作有借鑒作用。
煉油全停大修過程中化工生產不停,對茂名石化這個58年的老煉化企業來說,似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經過一年半的前期準備工作,隨著20萬立方米化工輕油儲備庫的建成投用,僅僅48天,茂名石化就完成了“必將永遠載入茂名石化史冊”的大修。通過這次檢修,茂名石化的公用工程系統實現順利切割、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整治、節能環保改造項目全面實施,并按期實現一次開車成功,其間還保持了化工滿負荷運行,取得了良好效益。
茂名為什么要自我加壓選擇煉油全停化工滿負荷生產?檢修改造的優勢體現在哪里?中國石化煉化企業大檢修未來發展模式是什么?茂名這次大修給了我們不少啟示。

□ 員工在精細操作,確保裝置停得穩、開得起。張瓊 攝
“大修對煉化企業來說不算新鮮事。”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副主任王妙云介紹,中國石化在“十五”之前一到兩年一次檢修,“十一五”逐漸由兩年一修延長至三年一修,運行周期越來越長 。中國石化化工事業部副主任萬濤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石化煉化一體化企業煉油裝置運行周期一般為3年,乙烯一般為4年以上。“這種格局是裝置運行水平提高以及觀念改變帶來的變革,是公司管理提升、技術進步的具體體現。”萬濤說。“時間越長要求越高,設備和人一樣,長期運行對設備的損傷是很大的。”王妙云說。
隨著煉油、乙烯運行周期的逐漸拉長,也帶了一些新的問題。“以前,煉油、乙烯運行周期均較短,同步檢修是常見的模式。但隨著煉油、乙烯運行周期逐漸拉開,煉化檢修不同步,企業易出現物料互供矛盾。”萬濤說。第一種情況是當煉油裝置全停檢修時,乙烯裝置就會因為原料不足被迫停車;第二種情況則是乙烯裝置檢修時,煉油石腦油出路受限,如能解決石腦油出廠問題,則煉油不受影響,否則影響煉油負荷。“當然,由于煉油裝置經過多輪擴能改造,目前一般都具有多條并行系列,這樣進行煉油部分裝置檢修時,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從系統內協調石腦油進廠,乙烯裝置可以正常開車和降負荷運行。”
茂名石化這次煉油裝置大檢修,遇到的就是萬濤提到的第一種情況。
作為一個58年的老企業,茂名石化的公用工程系統如液化氣、干氣、長輸管線、輔助管線等從建廠以來就沒有進行過全面大修。“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余夕志這樣形容公用工程系統的安全隱患。
王妙云介紹說,為了贏得效益節約投資成本,煉化企業大多通過改造使煉化能力增加,久而久之新舊裝置一起運行,在檢修的時候,只能分片停修,然而由于公用工程沒有一一對應,所以即使裝置檢修時公用工程系統仍在運行,得不到檢修,“時間長了都是安全隱患”。如果要對這些公用工程系統進行檢修,則必須全面停工。
根據茂名石化自身的特點,為了消除公用工程系統的安全隱患,就要進行裝置改造,但這必須要將煉油裝置全部停下來。然而,這勢必會導致化工裝置也同時停車,毫無疑問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效益。
“其實茂名石化2013年的大修,完全可以按照以前的做法,煉油乙烯同時停車。但他們沒有這么做,而是迎難而上創造條件,做足了煉油全停化工不停的準備,在檢修的同時取得了效益。這應該就是戴厚良高級副總裁為什么說茂名石化的這次檢修是企業為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創造條件的原因。”王妙云在分析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戴厚良對茂名石化此次檢修做的批示時說。
2010年以來,市場導向的作用愈來愈明顯。“隨著化工產品的市場化,煉化企業必須在理念上完成從生產型企業到經營型企業的轉變。戴總就曾指出,市場教育我們不再是生產越多效益就越好,在化工產品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過程中,我們必須轉變觀念,調整策略,發揮中國石化整體競爭優勢,從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努力實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萬濤說。
“對中國石化的煉化企業來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更是生產型,完成總部交給的任務和指標。而戴總提到的經營型就是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以經濟效益為第一,就是不僅完成任務,還想方設法創造更大的價值,為企業經營創效創造一個長效機制。”王妙云說。
事實上,一些煉化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從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之路。此次茂名石化的檢修,為了達到煉油裝置全停后化工裝置可以正常開車的目的,提前進行了計劃籌備工作。其中20萬立方米的化工輕油儲備庫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裂解原料儲備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茂名石化不能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裂解原料采購、儲存、投料的優化,同時,化工裝置也必須在煉油全停大修期間停產。針對這一問題,茂名石化決定建設化工輕油儲備庫,消除了化工優化生產、創效益最大化的瓶頸。也正是因為具備了化工輕油的儲備條件,在茂名石化煉油全停大修期間,化工不停且滿負荷生產,從而把煉油全停大修對公司整體效益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中國石化其他煉化企業在檢修過程中,也會把優化檢修方案作為降低檢修成本的重要手段。“發展計劃處一個月至少兩次對成本和毛利進行測算,以利于合理安排裝置的開停工順序,做好平衡工作。”齊魯石化發展計劃處處長張戈說。
“檢修既要圍繞生產做,也要圍繞市場做。”齊魯石化設備管理處處長杜博華說,什么時候該檢修,還要根據市場來定,通過市場預測來決定如何發揮設備最大優勢。杜博華的這一理念,正反映了總部對煉化企業從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的要求。“我們強調效益最大化,就是要在生產經營組織中,強調資源向效益傾斜,保證效益好的裝置吃飽開足、效益差的裝置降負荷生產,對沒有邊際貢獻的裝置和虧損裝置,實施階段性停產。”萬濤說。
“茂名石化這次檢修之所以成功,除了準備早、策劃好,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的檢修信息管理平臺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即使坐在總部也可以實時關注企業的檢修情況與進度。可以說,這也是茂名石化為自己建立的一個監督平臺。”為這次檢修前前后后去過三趟茂名石化的王妙云說。
據王妙云介紹,檢修信息管理平臺的雛形首創于鎮海煉化,成型于天津石化,在茂名石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應用。天津石化2012年檢修時建立的信息管理平臺就已經比較完善,完全可以實現商業化。“而茂名最大的特點是把部分管理工作流程植入系統中,如果不按照系統里的流程走,活就干不下去”。
記者在天津石化采訪時看到,雖然時隔兩年,天津石化的檢修信息平臺依然運行有序。“通過這個平臺,天津石化實現了對整個大修的統籌管理。”天津石化設備管理部副部長黃福泉說,信息管理平臺不僅涵蓋問題協調、安全質量把關、整體情況進展等模塊,還將大修的前期準備工作也體現在平臺上。“信息量大,系統全面。基層人員反映有了這個平臺后,會議效率高了,會議短了。”
曾去茂名石化學習調研檢修經驗的廣州石化工作人員也對茂名石化這一檢修信息平臺印象深刻:“在信息平臺上我們看到,各個裝置大修網絡進度編排更細更科學,重點項目的進度計劃、整個準備和實施過程都跟蹤到位,出現問題和延誤能及時反饋并得到處理調整,影響因素和處理措施、責任人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全過程跟蹤落實,職責分明,執行到位。避免了推諉扯皮現象,確保了整個大修工作體系的高效運行,實現了現代檢修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和信息化。”
中國石化煉化企業有其自身的特點,茂名石化2013年檢修煉油全停雖是個案,不具有普遍意義,但因為其生產型向經營型理念的明確,仍對其他煉化企業檢維修工作有借鑒作用。
“茂名石化2013年煉油全停大修是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的具體典范,20萬立方米石腦油儲備庫為這次檢修提供了必要條件,也充分證明了石腦油儲備庫建設的必要性。”萬濤說,茂名這次檢修為其他煉化一體化企業由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上了生動一課,啟發了其他企業打破傳統、轉變觀念,意義深遠。茂名這次煉油全停乙烯滿負荷運行也充分證明了化工事業部推進石腦油儲備庫建設的重要性。另外,隨著海外乙烷、丙烷、飽和液化氣等資源的逐步落實,化工板塊逐漸具備原料結構調整的條件和原料優化空間。“我們建議加快石腦油等大宗化工原料倉儲物流設施的建設,以利于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實現石腦油和大宗化工原料的有進有出,最大限度優化化工原料,降低原料成本。”
據萬濤介紹,總部已作出了戰略部署,在華南完成石腦油儲備庫建設后,下一步在華南、華東再布點兩個石腦油儲備基地,對一體化企業化工原料特別是石腦油的進出廠設施進行完善。華北地區天津20萬立方米石腦油儲備庫項目目前正在建設,計劃今年12月建成;華東地區揚子石腦油儲備庫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擬建設20萬立方米石腦油儲備基地,計劃2015年12月建成投用。“華南、華北和華東3個石腦油儲備基地全部建成之后,將形成區域儲備布局,不僅可以為實現煉化一體化企業煉油、化工分別停車檢修創造條件,還可以整合互供資源,調整、優化資源流向,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可以結合裝置檢修和市場情況,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捕捉市場機遇,發揮資源調節和市場運作的作用,實現公司由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
“總部在企業檢維修工作中,扮演的是協調服務的角色。”王妙云說。對擁有眾多煉化企業的中國石化來說,如何總結煉化企業檢維修經驗以對今后此項工作進行指導,也是集團公司正在做的一項工作。從2011年開始,煉油事業部就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管理技術服務工作。在企業進行檢維修時,總部會協調各兄弟單位組成“專家團隊”, 集中智慧、集中力量,為企業大修提供管理服務。茂名檢修完成之后,煉油事業部編制了《煉油企業檢修管理指南》,總結了近年來企業管理中好的經驗,對檢修全過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任何要檢修的企業只要一看指南,應該怎么做就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