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有志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課程建設是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基本建設工作之一,課程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發展過程中,隨著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和學科類別不斷增多、課程數量不斷增加,課程規范化建設方面明顯滯后,直接影響了課程建設的整體效率和質量。本文以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為例,通過對課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了規范課程建設的若干具體措施,以適應學校人才培養的需要。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自建校以來,各專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已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為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由于學校建制變化、專業設置及專業層次調整、學科發展、師資力量等原因,課程規范化建設方面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
首先,課程設置較混亂,課程名稱五花八門。很多專業課程的設置學期、學時、學分、課程類別等不能形成有機的整體,對教學管理和課程建設帶來諸多不便。
其次,課程開課系部不合理,課程重復開設情況嚴重各系部在開設課程方面都存在大而全的思想,各學科課程都希望由本系部教師承擔,造成同門類課程各系部重復開設,教學內容趨近或一致,課程資源重復建設。
再次,師資力量分散。由于建校初期學校發展的需要,師資方面缺乏統籌考慮,同類課程的任課教師分布在不同的系部專業,各自為政,教師的專業背景與系部課程建設重點不匹配,課程建設重點不突出等問題。
課程規范化建設應遵循分步實施、逐步規范、課程共建、資源共享的指導思想,按照統一性和分層性、協調性和優化性、穩定性和發展性的基本原則,積極推進課程規范化建設進程。
為保證課程規范化建設取得成效,學校成立了由教學校長任組長,各系部主任、教務部長、教學質量與保障部長組成的課程規范化建設領導小組,進行課程規范化建設頂層設計,組織協調各系部工作。同時,以各教學系部為具體負責主體,由專業團隊任課教師為具體負責人,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組織體系。教務部負責制定課程規范化建設原則意見和具體的要求,指導各系部的課程規范化建設工作;組織相關專家對教學系部的工作進行檢查和評定。教學系部負責本系部課程規范化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各專業團隊、各課程組負責課程建設的具體執行和實施等工作。
由于專業設置和專業結構調整、師資等方面原因,很多專業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名稱五花八門,課程命名混亂,同一課程在不同專業之間課程名稱不相同,同一專業不同年級之間的課程命名不相同,不同課程名稱的教學內容相同,相同教學內容課程名稱不相同,系列課程命名規則不一致,等等,嚴重影響了教學計劃的執行和教學檢查及課程的考核。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參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以及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有關《專業規范》的課程名稱統一命名規則。教學難度、學時數及考核要求不同的同名課程,在課程名稱后加羅馬數字I、II、III、IV等標識,建議按難度及學時數依次遞減;一門課程分幾個學期連續開設的,課程名稱后加(一)、(二)、(三)、(四)等或(上)、(下)等標識;獨立設置學分的實踐項目建立統一的命名標準:一級導引項目課程名稱為《×××導引》,一級壓頂石項目課程名稱為《×××實訓》,一級項目畢業設計命名為《畢業設計(論文)》;二級項目課程名稱為《×××實踐》或《×××實戰》。非一、二級項目的課程原則上不能按此規則命名,以避免混淆。
?
由于歷史原因,各系部重復開課現象比較嚴重,嚴重制約了課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學校在現有教學系部機構設置基礎上,規范了各類課程的開設系部,計算機類相關課程原則上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開設;商務及管理類課程原則上由信息技術與商務管理系開設;電子信息類相關課程原則上由電子工程系開設;藝術設計類相關課程原則上由數字藝術系開設;外語類課程原則上由英語系(英語類)、日語系(日語類)、國際教育學院(俄語類)開設非計算機、非外語類等公共基礎類課程原則上由基礎教學部開設;分屬不同系部開設的內容相近課程,根據課程特點、各專業優勢,共同商議,并由學校審批后決定課程的歸口系部。
各專業開設新課程須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報學校答辯審批通過后方可開課。各專業開設由其他系部歸口管理的課程時,須提前與歸口系部充分溝通協商,盡量在已有課程中選擇開設。如需開設新課程,需與歸口系部共同論證并申報。
綜上,課程規范化建設,關鍵是要理清思路、抓住重點,通過課程的規范化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利益分享,提高課程建設整體質量,進而提升學校整體的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