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媛媛
(新疆體育科學研究所 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心率作為生理指標在運動實踐中常用來反映運動強度和生理負荷量,它也是反映體內代謝情況的一個非常靈敏的生理指標。由于其實用、簡單、易測,因此在運動訓練中被普遍應用。心率是一個易變的指標,極易受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以至于在評價心率變化時容易產生誤差,從而影響應用效果,因此在跆拳道訓練中科學的利用心率實施監控是十分重要的。然而,運動員訓練心率與實戰心率有所區別,鑒此,本文運用Suunto團隊心率包對新疆跆拳道運動員進行實戰時心率監控,主要針對跆拳道運動員實戰中的心率進行分析,了解其在實戰過程中心率的變化過程,總結其規律,為今后的跆拳道科學訓練提供依據。

圖1

圖2
本文選取新疆跆拳道隊運動員9名(男3名,女6名)作為測試研究對象。平均年齡18.8歲,具體研究對象如表1。
男女運動員每人分別參加兩個場次實戰比賽,每個場次比賽共3局,每局2min,為了增加比賽的強度,將每局局間休息定為30s。在跆拳道模擬實戰比賽中要求所有測試運動員均佩戴Suunto心率帶,進行全程心率監控。后期利用分析軟件對監控數據進行分析。數據分析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
最大心率(MHR)=220-年齡,最大心率強度區的劃分:(1)恢復區,60%MHR~65%MHR;(2)基礎有氧區,65%MHR~72%MHR;(3)專項有氧區,73%MHR~80%MHR;(4)無氧閾區,84%MHR~90%MHR;(5)無氧區,91%MHR~100%MHR。
從第一場實戰最大心率強度運動時間的百分比來看(圖1),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31.5%,無氧閾區占59.6%,專項有氧區占5.4%,基礎有氧區占1.3%,恢復區為0;男運動員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40.5%,無氧閾區占56.3%,專項有氧區占1.3%,基礎有氧區占0.3%,恢復區為0;女運動員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36.9%,無氧閾區占53.1%,專項有氧區占6.5%,基礎有氧區占1.3%,恢復區為0。
從第二場實戰最大心率強度運動時間的百分比來看(圖2),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39.2%,無氧閾區占51.9%,專項有氧區占6.3%,基礎有氧區占0.9%,恢復區為0;男運動員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63.0%,無氧閾區占34.0%,專項有氧區占1.0%,基礎有氧區為0,恢復區為0;女運動員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35.3%,無氧閾區占54.8%,專項有氧區占7.2%,基礎有氧區占1.0%,恢復區為0。

圖3

表1 測試研究對象列表
從兩場實戰最大心率強度運動時間的百分比來看(圖3),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37.7%,無氧閾區占53.8%,專項有氧區占5.3%,基礎有氧區占1.1%,恢復區為0;男運動員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40.5%,無氧閾區占56.3%,專項有氧區占1.3%,基礎有氧區占0.3%,恢復區為0;女運動員平均全程實戰中無氧區占36.9%,無氧閾區占53.1%,專項有氧區占6.5%,基礎有氧區占1.3%,恢復區為0。
由此可見,在此次跆拳道實戰中,無氧閾區所占運動時間的百分比最大,其次為無氧區,專項有氧區和基礎有氧區只占很少的比重,也就是說,此次跆拳道實戰中的運動強度90%以上都在84%MHR。提示在今后的心率監控的過程中教練員在進行強度訓練時,應將訓練強度控制在至少84%MHR以上,使運動員逐步適應比賽時的大強度,已達到從實戰出發的目的。
[1]馮連世.優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體體育出版社,2003:23-25.
[2]俞旗,楊時.采用心率控制運動訓練強度2例報道[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2,21(2):219-220.
[3]袁飚,劉寶成.心率表在跆拳道無氧耐力專項訓練強度監控中的應用[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4):116-118.
[4]高炳宏.優秀跆拳道運動員比賽后疲勞和恢復特點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3,23(6):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