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甜 魏鑫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0000)
2010年亞太地區坐式排球俱樂部杯賽在北京殘奧中心舉行,此次比賽中有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中取得冠軍的伊朗隊,取得第4名的中國隊,以及韓國、蒙古等10支隊伍。通過觀摩比賽,發現我國運動員在比賽中力量、速度、反應上與強隊有一定的差距。進而對運動員及教練員進行訪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坐式排球運動發展中的問題。
我國坐式排球運動發展較晚,關注的人群較少,目前我國的坐式排球訓練還沒有形成一個體系,大都是采用賽前集訓的模式(除了代表國家隊的上海隊,堅持常年系統的訓練)。賽前集訓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
隊員都是在組隊前臨時召集回來,集訓期間發放一定的訓練補助,比賽結束隊伍解散,隊員將重新面臨生計問題。70%以上隊員表示如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維持生活,自己是不會放棄工作參加到坐式排球的訓練中來的。許多隊員為了生計,不愿放棄已經找到的工作投身到訓練中來,嚴重影響球隊穩定性。
目前坐式排球教練員大都是臨時從室內排球中抽調過來的,對坐式排球運動的了解都是從室內排球的經驗得來。在訓練的組織中也都是套用室內排球的模式,并沒能針對坐式排球運動以及殘疾人的身心特點來開展訓練過程。訪談中教練員表示坐式排球運動和室內排球運動有很大不同,坐著打和站著打的技術特點不同,但是目前可參照的東西太少,訓練只能依照室內排球的模式摸索著進行。賽前集訓時間較短,訓練過程不能很好的保證,教練員對坐式排球規律及特點的研究機會很少。
排球是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的項目,技術的全面、準確、熟練、隊員間的配合都需要通過大量的訓練時間來完成。坐式排球由于場地較小,隊員坐在地上每個隊員占地面積較大,移動不方便,因此要求動作的精確性更高。目前坐式排球采用賽前集訓模式,訓練時間較短,訓練的量和強度無法保障,運動成績也就沒法提高。賽前集訓不利于隊員個人技術的提高,隊員在一起訓練的時間少,隊員與隊員之間、隊員與教練員之間的磨合較少,不利于隊員間默契的培養,也不利于教練員充分了解隊員,針對個人的特點開展訓練。
訪談中了解到目前我國坐式排球訓練都是在套用室內排球的模式。坐式排球起源于室內排球卻有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坐式排球和室內健全人的排球運動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對坐式排球的訓練不能完全照搬室內排球的模式來進行。而我國坐式排球教練員大都是臨時從室內排球中借調出來的,多數教練員沒有接受過有關于坐式排球的專業培訓,對于坐式排球的運動規律及特點了解的不深刻,對坐式排球進行訓練時,都根據以往室內排球的訓練經驗摸索著進行。從中國知網查閱資料發現,對坐式排球的研究少之又少,僅存的幾篇對坐式排球的研究大都是現狀的調查,對坐式排球的技戰術以及訓練方法手段的研究幾乎沒有。反映出目前對坐式排球領域的研究幾乎還處于空白,亟待我們去開發。從比賽及對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訪談中了解到,目前訓練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有。
好的選材意味著訓練成功了一半。坐式排球運動中不涉及彈跳,所以目前我國坐式排球運動員的選材只是側重于運動員的坐高和臂長。但是選材過程中的標準不明確,選材沒能很好的結合排球運動場上位置及運動員的傷殘肢體的情況。例如:4號位隊員是該選擇左側肢體傷殘還是右側肢體傷殘的隊員;自由人是該選擇高截還是低截隊員,是單側肢截還是雙側肢截有利于移動;由于坐式排球規定擊球時臀部不許離地,在選擇高截隊員時還應該考慮到其臀部容易離地的問題等。
運動成績要靠量和強度來保障,負荷的量與強度要適中。訓練的量和強度過大容易給運動員帶來疲勞甚至是損傷;過小則起不到刺激機體的作用,無法提高運動成績。目前對坐式排球研究較少,訓練時量和強度沒有統一的標準,大多數教練員是根據以往室內排球訓練的經驗來安排,并沒能充分考慮到殘疾人身心特點以及坐式排球運動的特殊性。如何合理的安排坐式排球的負荷量和強度是我們即將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坐式排球由于其自身的特點,造成其技戰術上和室內排球區別較大,所以在訓練的方法與手段上也應有所不同。例如:坐式排球規則規定可以攔發球,在發球時即要避開對方的攔網,又要發揮其威力,發球技術區別于室內排球。坐式排球中小球的比例較高,小球技術也就更為重要。運動員在比賽中要靠上肢與功能腿移動身體去擊球,移動的過程中保證身體的平衡很重要,運動員選擇怎樣坐姿最方便移動,選擇怎樣的移動方式,移動訓練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練等。體能上坐式排球運動員下肢傷殘,主要靠腰腹和上肢的力量來完成扣球等技術,怎樣有針對性的訓練殘疾人運動員的腰腹與上肢力量。坐式排球技戰術和體能訓練的重點是什么,訓練中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手段,是我們提高我國坐式排球競技水平必須解決的問題。
體育運動最基本的特點就是激烈的競爭性,競爭通過競賽來表現。目前很多的體育運動采取以賽帶練、賽練結合的方式,比傳統的單純依靠訓練提高成績的效果明顯。比賽可以存進隊伍間的交流,磨練意志、鍛煉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尤其像排球這種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的項目,在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往往誰的心理素質較好,誰的意志堅定,誰就能夠占據比賽的優勢。隊員心理素質的提高不僅依靠日常進行的心理訓練,更多的是在比賽中得到鍛煉。云南隊的教練在訪談中提到:云南隊的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隊員的“小家子氣”。云南隊在和國家隊實力相差不大,但是在比賽中,明顯的表現出氣勢上的不足。教練在認為是云南隊比賽過少,隊員心理素質的原因。國內隊伍較少,能系統的訓練的隊伍更是少之又少,在國內不能形成合理的競爭格局,隊伍間比賽交流的機會少,缺少相互競爭。據了解作為世界冠軍的伊朗隊,其國內大概有100來支坐式排球隊伍,分屬不同的俱樂部,俱樂部之間經常組織比賽,催進隊伍之間的交流和進步。比賽多,隊伍間的交流多,是伊朗隊能取得世界冠軍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內坐式排球的賽較少,是阻礙我國坐式排球運動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
經費是球隊得以維持下去的首要條件。我國大多數運動隊之所以采用賽前集訓的模式原因是訓練經費跟不上。目前只有上海隊經費比較充足可以保證常年系統的訓練,其成績在國內也是最好的。我國坐式排球運動隊的經費一般來自國家或是省市殘聯撥款。省市的殘聯一般更重視殘疾人的福利,對殘疾人運動的重視程度不夠,所撥筆經費有限,只能夠維持運動隊賽前集訓。在對經費進行分配時,省市政府多將資金都撥到單人項目上,如:游泳、羽毛球等,這些項目相對坐式排球來說,投入少,易出成績。相對于國內,國外的一些隊伍大都是以俱樂部的形式組成的,經費來源于既有企業贊助也有國家撥款,還有一些是俱樂部支付。經費來源渠道廣泛,有效的保證了球隊的訓練,從而保證了運動成績。
(1)首先解決經費的問題。只有充足的經費才可以維持坐式排球的系統訓練。可采用擴寬坐式排球運動經費的來源渠道,轉變過去僅依靠國家撥款的單一渠道,強調社會責任,催進企業、俱樂部與坐式排球運動的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國家的負擔,還可以通過舉辦坐式排球比賽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在企業和俱樂部中為殘疾人安排合適的工作,解決其生計問題。
(2)鼓勵各省市發展殘疾人集體項目,建立合理的競賽機制。對于發展集體項目的省市可以給予加分或經濟政策上的支持。鼓勵省市主動承辦坐式排球比賽,催進省市間坐式排球隊伍的交流與提高,在國內形成以省市為單位相互競爭的競賽格局。
(3)重視對坐式排球運動的研究,提高坐式排球教練員的執教水平。國內定期開展坐式排球研討會,催進對坐式排球的研究。定期舉行培訓班,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坐式排球教練員教課,提高我國坐式排球教練員的執教水平。大力鼓勵坐式排球教練員開展對坐式排球規律的研究,為坐排運動的發展做貢獻。
[1]郭衛,賈勇,譚涌.殘疾人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169.
[2]肖麗琴,謝麗娜,張永娟.殘疾人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1-48.
[3]盧雁.積極人生:殘疾人健身鍛煉[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30-45.
[4]中國殘疾人體育協會.中國殘疾人體育發展概覽(1949-2005年)[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5]張繼波,陳寧.影響我國殘疾人大眾體育開展因素的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5,27(3):4-5.
[6]馬冬梅,張洪振,樂融融.我國坐式排球運動員隊伍現狀的調查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