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鵬
(黑龍江省綏化學院體育系 黑龍江綏化 152061)
運動速度知覺是人體對客觀事物運動時間特征的認識,直觀的反映了人體對運動持續時間長短的了解。運動速度知覺信息在籃球運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運動員失去了運動速度知覺,不僅無法全面的控制自身動作節奏,也無法掌握目標對象的持續運動時間長短,降低了籃球長傳球技術的準確性。然而,籃球比賽是一項激烈的體育競技活動,比賽的勝負是根據兩隊的比分成績來判定。由于兩邊的籃筐有著一定的距離,需要依靠控球人員將籃球帶過半場然后組織進攻,組織進攻則必須使用傳球技術。傳球是籃球運動項目中進攻隊員有目的性的轉移籃球控球人員的方法;是進攻方把握進攻節奏、組織進攻方向的關鍵;是籃球項目中最為重要的技術之一。長傳球技術準確性直接關系傳球質量,傳球質量影響了進攻配合的質量與進攻節奏的把握,是籃球比賽勝負的關鍵[1]。因此,全面掌握運動速度知覺信息與籃球長傳球技術準確性的關系,對提高籃球傳球技術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
參與實驗研究的24名運動員均來自某高校男子籃球隊,年齡在18~22歲之間,中位年齡為(19.98±0.33)歲,24名運動員入試之前,均接受考察研究,研究得出24名運動員實驗前長傳球技術準確性基本一致,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24名運動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12名,按組別接受不同的實驗研究。
籃球若干;遮擋物(長度10m,高度2m的黑色布);遮擋物支架;某高校室內籃球館;秒表;表格;筆。
在籃球場地中,從后場弧頂至前場,布設一塊10m長,高度為2m不透光的黑色遮擋布,然后觀察組12名運動員分為6組,從遮擋物兩邊勻速運球向前跑動,在出遮擋物的時候傳球給對方,被試的12名運動員需要根據跑動人員的運動速度來判斷傳球時機,傳球成功記1分,傳球失敗記0分,實驗10次,記錄成績。對照組12名運動員在沒有遮擋物的籃球場地中進行長傳球技術訓練,12名運動員分為6組,勻速向前跑動,在接近前場罰球線處傳球給對方,被試的12名運動員需要根據跑動人員的運動速度來判斷傳球時機,傳球成功記1分,傳球失敗記0分,實驗10次,記錄成績[2]。
采用Excel表格對數據信息進行對比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參與實驗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2名運動員,在實驗開始之前,長傳球能力與長傳球準確性均沒有較大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訓練,對照組第1次得分為62分,第5次得分為74分,第10次得分為76分;觀察組第1次得分為48分,第5次得分為76分,第10次得分為89分,兩組運動員長傳球技術準確性具有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運動員具體實驗具體成績如表1所示。
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運動技能的形成與腦神經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有著直接的關系[3]。人腦對外界的刺激信號有著存儲、記錄與輸出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與行動能力方面。運動速度知覺是人體對客觀事物運動時間特征的認識,直觀的反映了人體對運動持續時間長短的了解。運動速度知覺信息在籃球運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運動員失去了運動速度知覺,不僅無法全面的控制自身動作節奏,也無法掌握目標對象的持續運動時間長短,降低了籃球長傳球技術的準確性。運動速度知覺信息包含了三個連續的階段:(1)屬于感受儲存,一般也被稱為感覺登陸,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接受輸入的信息,接著這些信息會在人腦內存儲[4],通過短暫的記憶之后;(2)即知覺運動轉換階段,將這部分信號轉化為肢體運動的信號輸出;(3)效應器活動,是通過人體各個肌肉組織將信息進行反饋,將原有信息校正或者是加強,提高信號輸出的準確性。
籃球比賽是一項激烈的體育競技活動,比賽的勝負是根據兩隊的比分成績來判定。由于兩邊的籃筐有著一定的距離,需要依靠控球人員將籃球帶過半場然后組織進攻,組織進攻則必須使用傳球技術。傳球技術中,長傳球技術難度較高,但是對準確性的需求非常大,一次精準的長傳球,往往會帶來一次高效率的進攻,提升進攻隊員的士氣。傳球是籃球運動項目中進攻隊員有目的性的轉移籃球控球人員的方法,是進攻方把握進攻節奏、組織進攻方向的關鍵,是籃球項目中最為重要的技術之一。長傳球技術準確性直接關系傳球質量,傳球質量影響了進攻配合的質量與進攻節奏的把握,是籃球比賽勝負的關鍵。傳球隊員長傳球技術的準確性,需要依靠傳球人員對客體(目標對象)運動時間快慢有著至關的認知,才能夠將籃球在最佳的時間傳到目標對象的行進路線上,這充分表明運動速度知覺信息對提高籃球長傳球技術準確性有著直接的影響。
遮蔽訓練法是由Richard.A.Magill提出的,理論認為某部分特定內容的信息未被主體接受出現操作水平的下降,那么這部分的內容就應該是該技術所需要的重要感知信息。遮蔽訓練法具體的形式有許多種,可以結合實際訓練需求與場地情況合理的選擇,一般來說,時間遮蔽能夠評價個體反應過程中搜索相關信息需要的時間,內容遮蔽能夠評價試驗個體認知過程中需要加工與復制的重要內容[5]。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運動員10 次實驗成績對比(n=12)
運動速度知覺信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遮蔽訓練才能逐步提高,內容可能過于枯燥與乏味,不過練習者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尋找訓練中的樂趣,逐步適應該種訓練方法。運動速度知覺信息的訓練,旨在提高運動員長傳球技術的準確性,通過遮蔽法訓練,觀察組12名運動員在訓練末期,長傳球技術準確性均明顯高于一般訓練法下對照組運動員長傳球技術的準確性,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成績。
因此在提高長傳球技術準確性時,需要注重運動知覺信息的專項性培訓,將運動心理訓練與運動技術訓練融合,根據運動員自身實際情況的不同,教練員可以設計多種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方法幫助運動員提高訓練效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由于運動速度知覺信息是一種復合知覺,涉及了多種知覺因素,所以我們需要加大對運動速度知覺信息的研究,充分掌握運動速度知覺信息的主要特征,多元化運動速度知覺訓練方式,降低枯燥、簡單重復的技術訓練,加強運動速度知覺訓練的有效性,提高籃球長傳球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采用遮蔽法訓練可以顯著提高運動速度知覺信息訓練有效性,提高籃球長傳球技術準確性,通過長時間的練習可以大幅度增加運動員對于客體(目標對象)運動速度的判斷,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通過本次研究,得出了運動速度知覺信息對提高籃球長傳球技術準確性有著積極影響的結論。通過構建實驗模型,采用對比分析法,以運動心理學基礎理論為理論依托,探討運動速度知覺信息的具體訓練方法。研究發現遮蔽法可以顯著提高運動員的運動速度知覺,對籃球長傳球技術準確性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影響,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1]閆大偉.甘肅省第二屆大學生運動會男子籃球乙組中鋒技戰術及身體形體指標分析報告[D].西北師范大學(體育教學),2012.
[2]田世華.北京奧運會中外男籃優秀控球后衛傳球技術運用的比較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2010.
[3]鄭鑫.臥推練習與實心球練習對籃球中雙手長傳球距離的影響[J].山東體育科技,2012(4).
[4]曹剛.從雅典到北京奧運會中國男籃后衛比賽能力橫向與縱向的比較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2010.
[5]孫文平.從穆鐵柱到姚明:中國男籃“超級中鋒”歷史性貢獻的理性思考[D].鄭州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