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曾文瑤
(1.重慶醫科大學體育工作部 重慶 400016;2.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067)
來華留學生事業是國家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標志[1]。隨著留學生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生源國和生源數不斷增長,留學生已成為醫學院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醫學院校外國留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擔負著人類防治傷病的重要職責,同時,留學生的自我身體健康應值得關注。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說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認為:“健康是21世紀的通行證”。在社會不斷進步的21世紀,體質健康工作越來越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重視,本文通過對印度留學生的五項指標(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進行測試,并與中國學生進行體質健康分值對比,旨在了解醫學院校留學生體質健康現狀,探討留學生體育課程的改革策略,為留學生體育課教學內容的制定提供參考。
文獻資料法: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分析,對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測試法: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國家留學生是醫學院校的主流群體,根據本研究需要,主要選取中國學生及印度留學生,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男生各20人,女生各15人)按照國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對他們進行體質測試,運用大學生體質健康測算軟件對測得數據進行處理;對五項指標(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所得分值進行對照分析,了解醫學院校留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對于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2002~2010年,目前我國中醫藥高等院校招收的留學生生源仍以亞洲為主,而且每年的招生人數都有較大浮動,招生情況不穩定,尤其對于歐美和非洲國家[2]。醫學院校的生源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國家,歐洲、美洲及大洋洲國家極少,來華學習醫學的近鄰國家偏多,醫學教育存在著特殊性和選擇性。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國家留學生是醫學院校的主流群體。根據研究需要,隨機抽取部分印度留學生與中國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及對分值進行對比分析,了解留學生的體質健康現狀,為留學生體育課的規范開展提供實證依據。(注:表格中等級及單項得分階段劃分均根據現行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確定)
由表1可以看出,女生對比差異較大,中國女學生和印度留學生對比,身高體重稍優于留學生,印度留學生的平均身高高于中國女學生,但大部分印度留學生處于消瘦,體重偏輕,導致身高和體重的比例值下降,不及格率達到46%,相對優秀率較低,中國女學生相對較勻稱,身高體重比例值相對適中,表現良好;男生身高體重分值對比差異較小,但中國男生不及格率低于印度留學生。
由表2可以看出,中國男生和印度男留學生肺活量體重分值差距較大,印度男留學生不及格率達到75%,導致平均分值較低,中國男生及格率達到75%,及格率遠遠高于印度男留學生;中國女生與印度女留學生的肺活量體重分值差距不大,因此,在體育課的設置及內容安排上,應多方面考慮到印度男留學生與女生的差異性,課堂內容應區別對待。
由表3可以看出,中國男生、女生的耐力項目分值遠遠高于印度留學生,根據抽調測試學生顯示分值,中國男生、女生及格率達100%,良好及以上等級分別為80%、73%;印度男留學生、女留學生耐力項目不及格率分別達90%、93%,與中國學生相比,耐力項目分值差距很大,這與留學生平時的生活習慣及本土習俗有很大關系,他們課余時間極少參加耐力性項目的鍛煉,女生大部分受本土習俗的影響,參與鍛煉的學生很少。
由表4可以看出,中國男生與印度男留學生在柔韌力量項目分值有所差距,中國男生不及格率達10%,印度男留學生不及格率達45%,及格及以上等級分別為90%、55%,因此,在對留學生體育課的項目設置上應考慮到項目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對柔韌力量要求高的項目有助于留學生柔韌力量的提高,武術、跆拳道等項目;中國女生與印度女留學生的柔韌力量分值相差不大;柔韌力量分值橫向比較,中國男生與女生的分值差距不大,而印度男生低于印度女生。
由表5可以看出,中國學生在速度靈巧方面表現良好,中國男生及格率到優秀率達90%,分布均勻,而印度男留學生及格率及良好率僅30%,不及格率達70%,與中國男生恰相反。因此,印度男留學生在速度靈巧方面表現弱勢;印度女留學生與中國女生相比,在速度靈巧項目上沒有男生差距表現突出,但也存在一定差距。
綜合前面對印度留學生體質健康的分析,與中國學生相比,印度留學生(男、女)差距最大的是耐力和靈敏素質,印度留學生(男)差距最大的是肺活量體重。根據問卷調查發現,55%的女留學生不參與鍛煉,48%的男留學生不參與鍛煉,身體素質與鍛煉的參與度緊密相關,醫學院校留學生對鍛煉的參與度與中國學生相比并不算高,這與他國在中學體育教育的培養和本土習俗相關[3]。隨著對中國高校體育教育的了解,高年級的留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明顯高于剛入校的低年級學生。

表1 中國學生與印度留學生的身高體重分值對比

表2 中國學生與印度留學生的肺活量體重分值對比

表3 中國學生與印度留學生的耐力項目分值對比

表4 中國學生與印度留學生的柔韌力量類項目分值對比

表5 中國學生與印度留學生的速度靈巧類項目分值對比
醫學院校留學生生源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國家來華學習醫學的近鄰國家偏多,在體育鍛煉意識上與中國學生相比存在著較大差異,尤其是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國女生,主要是受觀念習俗的束縛,對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不夠,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健康上與國內學生的差異較大。了解留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有助于留學生體育課項目的安排,健康的體魄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因此,留學生的體質健康應該值得關注和重視,在留學生體育課內容的設置上應符合留學生體質健康的需要,開設以發展耐力和靈敏素質為主的體育課程,如武術、跆拳道等,以達到更好的增強體質的目的。中國學校體育教育始終關注學生體質健康的培養,從戰略的角度強調健康體育和快樂體育的理念。在教學方面開發、引進和開設既符合教學規范又符合市場需要的課程[4]。
[1]劉慶委.廣西醫科大學留學生教育事業回顧與發展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2(5):109-113.
[2]司富春,宋雪杰.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留學生教育的現狀及思考[J].中醫研究,2012,25(6):5-7.
[3]王冬梅.醫學院校留學生武術課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科技信息,2013(4):62,65.
[4]符華兒.對海南省高校留學生教育的幾點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2002,20(4):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