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城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隨著現代足球向全攻全守方向的不斷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進攻手段的多種多樣和防守的更加嚴密。攻破密集防守除了前場搶斷后的就地反擊,另一大法寶就是任意球。世界著名足球專家查爾斯·休斯說過,比賽中40%的進球源于定位球。更重要的是,在高水平的足球比賽中,許多勢均力敵或關鍵性比賽的勝負,往往取決于任意球的進攻能力[1]。而任意球戰術運用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了任意球的執行效果??彀l任意球戰術作為一種特殊的任意球戰術,逐漸成為各支球隊攻城陷陣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央視五套《天下足球》中從各國家級、世界級的高水平足球比賽中評選出的十大經典快發直接、間接任意球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CNKI數據庫、網頁資源查找與快發任意球戰術有關的文獻資料。
1.2.2 錄像觀察法
反復觀看央視五套《天下足球》中評選出的十大經典快發直接、間接任意球,以及多個媒體播出的有關快發任意球的視頻案例,并對其整理歸納。
1.2.3 數理統計法
對文獻資料和視頻資料中的數據進行統計。
任意球從種類上可分為“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直接任意球可直接射入對方球門得分,間接任意球則不可以,必須球在進入對方球門之前曾被其他隊員踢過或觸及[2]。任意球從罰球的形式上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式任意球”,另一種是“快發任意球”。那么,何為正式任意球。當進攻方在防守方的罰球區邊上獲得任意球時,通常雙方都希望組織有序,當確認防守隊員已經退離球9.15m,并且所有人準備就緒時,裁判員用哨聲指示比賽重新開始[3]。這種球稱之為“正式任意球”。主要產生于下面幾種情況:(1)對犯規球員出示黃/紅牌警告;(2)有工作人員提出進場要求;(3)進攻方要求防守方人墻退足9.15m;(4)裁判決定減緩比賽節奏。而對于“快發任意球”的概念在相關的足球規則中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情況認為,在以上四種情況都沒發生時選擇的快發才是符合規則的“快發任意球”。
在兵法中常說兵貴神速,又提倡出奇制勝。同樣,在激烈的足球比賽中如果能很好的運用這一兵法原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1是央視五套《天下足球》中評選出的世界足壇經典的十大快發任意球的臨場表現特征。為方便分析快發任意球的罰球位置,現將前場區劃分為八個部分(見圖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快發直接任意球的案例中有80%的罰球位置在罰球區前沿(中1、2、3),其余20%則在中場附近,表明快發直接任意球多發生的正對球門的危險地帶。而快發間接任意球的罰球位置則遍布場區的各個位置。
在攻方快發直接、間接任意球時,守方的人墻狀態大多處于未成形狀態,即使有少部分人墻搭建基本成形,但主要位置的防守仍存在較大的防守漏洞。這表明抓住防守方的人墻搭建立足未穩這一時機來快速發出任意球是快發任意球成功的重要特征。
由于直接任意球多發生在前場的敏感地帶,所以主裁判的行為相對比較謹慎,從表1中可看出,快發直接任意球時有50%的裁判會與罰球隊員進行語言交流,而且有10%的裁判會用手勢提示罰球隊員,以示允許快發。另外,即使裁判要求攻方聽哨聲罰球,如果守方的人墻搭建不夠迅速,那么裁判也會未等守方人墻搭建成形就主動響哨,以示攻方可以發球。
間接任意球由于不具備一腳攻門的威脅,有80%的快發間接任意球裁判是不會做出任何表示的,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快發間接任意球裁判是不會要求聽哨聲的,但有時裁判也會為了控制比賽節奏而要求聽哨聲發球。
2.3.1 從理論與公平的角度看快發任意球戰術的合理性
在比賽中取得成功的快發任意球案例,向來都會成為賽后爭論的焦點。有人認為快發戰術是一種“旁門左道”“投機取巧”的戰術,利用此戰術取得的重要進球,對于丟球一方是極不公平的,這不僅破壞了比賽的公平性,而且也降低了比賽的觀賞性。但是,任意球的產生本身就是由于守方隊員不遵守規則,利用犯規來打亂攻方的進攻節奏,這本身就是一種破壞攻方利益的不公平表現,裁判員判罰任意球的目的就是給攻方補償這一利益,并且符合裁判“鼓勵進攻”的規則精神,這是足球智慧的體現,更是足球比賽的魅力所在。
2.3.2 從現有足球規則中探尋快發任意球戰術的合理性
2.3.2.1 實施快發任意球戰術的影響條件分析
雖然國際足聯沒有對快發任意球的實施條件作明文規定,但在湖北體育電視臺播出的“快發任意球之感”節目中,裁判專家根據經驗總結了快發任意球的四個要素:(1)主裁未出示紅黃牌;(2)沒有其他工作人員進場;(3)罰球隊員對人墻沒有要求;(4)主裁未要求聽哨聲。盡管只有這四個要素全部滿足時才可以在主裁判哨聲未響的情況下快速發出任意球,但由于裁判法中對判罰任意球時裁判員何時示意“聽哨聲”沒有做硬性的規定,這就賦予了主裁判很高的自主性,從而導致很多快發任意球案例在賽后爭議不斷。

表1 十大經典快發直接、間接任意球臨場表現特征

圖1 任意球罰球位置的場區劃分圖
2.3.2.2 裁判哨聲與快發任意球戰術的關系
裁判員在比賽中必須要鳴哨的五種情況有:(1)比賽開始;(2)比賽時間終了;(3)判某隊勝一球;(4)執行罰球點球;(5)場上發生犯規或其他情況[4]。中國足協裁判員培訓教程《足球競賽規則解析》中指出:“裁判員在執行任意球時不一定必須鳴哨重新開始比賽”[5]。在任意球的罰球規則中并沒有明確規定任意球的罰出需要等待主裁判的哨聲,也沒有因為罰球位置處于敏感地帶而對哨聲有特殊要求,這完全取決于主裁判對場上形勢的主觀判斷。因此,快發任意球戰術是否有效和哨聲沒有直接關系,主裁判的主觀態度是決定快發成敗的關鍵。
2.3.2.3 任意球快發時攻守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處罰任意球時,被罰隊隊員必須退出距球9.15m范圍以外,但主罰隊不受限制;如主罰隊認為對方并不影響進攻,沒要求對方必須離開9.15m距離時,裁判可不必等待對方退出合法距離后才令主罰隊員執行[6]。也就是說,退足9.15m是守方的義務,主裁判對任意球做出判罰后,若攻方未要求裁判組織人墻,守方必須在第一時間往距罰球位置9.15m以外的地方后退,無權要求攻方等人墻搭建好后再發球。但在守方的后退過程中,攻方有權選擇足夠的防守距離而犧牲罰球時機,也有權選擇優越的罰球時機而犧牲防守距離,其主動權掌握在攻方手里,這符合足球比賽中“利益補償”的原則。
(1)快發任意球戰術是一種符合足球規則的任意球戰術,合理利用規則,又出其不意,是一種足球智慧的體現,而非“投機取巧”、“旁門左道”。
(2)快發直接任意球的罰球位置大多集中在罰球區前沿的敏感地帶,而快發間接任意球的罰球位置則遍布于場區的各個位置,罰球區、罰球區前沿、邊路、中場、后場都有發生。
(3)主裁判的哨聲與快發任意球戰術的成敗沒有直接的關系,這主要靠主裁判的執法經驗和主觀態度。并不是每個任意球都要聽哨聲,也不是任何任意球都放棄聽哨聲。
(4)守方隊員人墻搭建速度過慢、注意力不集中及盯人不緊,是攻方快發成功的重要特征。
(5)主裁判在做出直接任意球的判罰后,往往會針對是否需要組織人墻的問題與主罰隊員進行語言和肢體上的溝通。在間接任意球的判罰上,主裁判則不會進行過多的干涉,除非要控制比賽節奏。
(1)攻方打算快發任意球時一定要與主裁判進行言語和肢體上的交流,以取得主裁判的快發許可,保證快發成功率。
(2)要嚴格遵守主裁判的判罰要求,必須在快發的各個要素都滿足時再執行快發戰術,否則將受到黃牌警告的處罰。
(3)當守方防守罰球區附近的任意球時,人墻的搭建速度一定要迅速,并時刻留意主裁判的判罰標準、判罰手勢和判罰信號。當防守距本方球門較遠的間接任意球時,守方隊員的注意力應集中在對攻方隊員的盯防上,以在攻方快發任意球時能夠迅速防守到位。
(4)主裁判應該審時度勢,特別是對能夠直接射門得分的任意球應該有所預見,主動詢問罰球隊員是否需要快發,進而做出明確的判罰信號,避免爭議發生。
(5)雖然規則禁止在守方沒有退足9.15m的情況下主動阻擋攻方的快發任意球(俗稱“壓球”),但是守方隊員可以借助與主裁判或主罰隊員談話的機會去阻擋一下罰球路線,盡管有時會被黃牌警告,但這并不失為一種有經驗的防守方法。
[1]馬連芳.足球前場80個成功任意球戰術初探[J].體育科研,1999(4):10-12.
[2]斯力格.足球競賽裁判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英)大衛·阿格.正說足球規則[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4]中國足球協會裁判委員會.足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分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5]孫葆潔.足球競賽規則解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6]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協會.足球競賽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5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