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臣 劉明海 孫紅巖
【摘 要】獨立學院定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面對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已成為獨立學院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實踐教學理論基礎,結合教育部相關文件,本文就勢提出當前我國獨立學院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人才培養定位,詳細分析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所在的環境和發展現狀,借鑒美國高校實踐教學的先進經驗,探索提出獨立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六大子系統的構建方案,為當前我國獨立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獨立學院 實踐教學 體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是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家杜威關于教育的命題,他認為在教育活動中,通過教育者有意識的施加影響給受教育者,使受教育個體發生變化,并達到預期目標,就是“教育即生長”;而受教育個體生長的途徑又是通過生活中的各項活動,人的很多經驗都是通過社會活動積累而來的,因此經驗的生長最終來自于生活,也就是“教育即生活”。顯而易見,教育離不開社會實踐。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國內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了“教學做合一”和 “從做中學”的教育思想,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陶行知還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他曾經說過: “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 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 但是在國內的高等教育界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 大部分人認為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培養技術工人是相同的,只有高職高專學生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而一般本科院校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理論水平。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才市場對人才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同時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備受歡迎。為了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變化, 國內各高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大部分獨立學院更是在人才培養目標中明確提出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
一、當前獨立學院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人才培養定位
教育部26號令的發布,標志著獨立學院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以后的發展中面臨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要想求得生存或者發展,獨立學院必須高度重視本身的定位問題,進而改進教育體制,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實現長期健康發展的目標。
獨立學院在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時,需要結合現有的辦學條件和生源質量,在傳統重理論的本科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夾縫里, 探索出一種學生在基本理論方面夠用,實踐動手能力更強的本科辦學新模式,將學生培養成重實踐有特色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成為社會的寵兒。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后,獨立學院就要改革機制,搭建平臺,保證培養出實踐動手能力強的人才,因此,就如前面所論述的,要重點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建立完善實用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獨立學院的實踐教學所在環境
1.社會環境
中國的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現有的產業結構層次比較低,來料加工類型的制造業在中國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種類型的企業對大學生的使用并不多,大學生在職工總數中的比例非常低,同時中國的企業把追求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缺乏社會責任感,大部分企業對待接收在校大學生實習的問題,認為是一種累贅,態度非常消極,即使勉強接收了,也不允許實習學生接收核心業務,實習學生在企業只是旁觀者的角色,實習效果不明顯。可以推斷出,現階段的企業如果沒有國家的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等鼓勵措施,主觀上不會歡迎大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大學生進企業實習面臨的困難非常大。
2.學校內部環境
分析表一的數據,可以看出河北省本三學生與本二學生高考成績的省控制線在2008~2010年間最少相差67分,最多相差122分。因此獨立學院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知識的系統性不強,偏科現象比較嚴重,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不高。同時,在個性方面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差,自我意識較強,紀律觀念不強,部分學生自由散漫,對自我的要求比較低,從以上內容看,本三學生與本二學生的差距比較大,但是也必須看到本三學生身上特有的優點,大部分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在小學和初中時期接受過特長教育,興趣廣泛、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多才多藝,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比較突出。面對本三學生的特點,獨立學院要創造適合這些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探索他們的成才之路。
表一:河北省2008~2010年本二批次與本三批次省控制線情況
三、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發展的現狀
實踐教學是在教學計劃內獨立設置的,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在教學設置中,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素質能力的培養;在課程的實驗環節,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占的比重大;在實習教學中,實習基地嚴重不足,實習所占學時比較少,因此實習效果比較差。獨立學院經過近10年的發展,雖然在實踐教學的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和培養目標的要求差距仍然比較大,具體表現在:
1.實踐教學資源相對不足
獨立學院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比重小,分散化嚴重;實驗室數量少,開放時間短,儀器設備老化嚴重,實踐教學基地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實踐教學管理隊伍梯隊沒有建立,只有校級的實踐教學管理人員,各系(二級學院)沒有專職管理員,管理隊伍亟待加強,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部分獨立學院的實踐教學資源非常匱乏,實驗室和實踐基地是分享的母體學校的辦學資源,實踐教學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實踐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差,就業競爭力不足。
2.實踐經費投入不足
經費的投入是實踐教學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獨立學院的投資方為民間資本,資本的性質是追求利潤,由于投資實踐教學的資本回報周期長、風險高,大多數民間資本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嚴重不足。沒有足夠經費投入的實踐教學,先天不足,缺乏優秀的管理者,先進的儀器和設備,校外的實習基地也難以維持,挫傷了校外合作企業的積極性,實踐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相差甚遠,長期下去,會影響到學校的生源。
3.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匱乏
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際生產經驗和技巧,與社會聯系緊密,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時,能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雙師型”教師。獨立學院的現有教師隊伍中,大部分來自于母體學校的在職教師或退休教師,一部分來自于聘用的專職教師,少部分來自于從其他院校選聘的兼職教師。這些教師大部分一直從事理論教學研究,與生產實際接觸較少,沒有實踐生產經驗,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踐環節的學習,所講授的知識與現實脫節的現象比較嚴重,學生學到的知識就是已經在社會上不適用的知識,更新比較慢。
四、美國高校實踐教學的先進經驗
美國高校在長期的辦學活動中,著眼于培養既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又有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結合各自的辦學特色,創造出了一些成功的實踐教學模式,下面選擇幾種主要的模式進行分析。
哈佛大學的以案例、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是將企業界實際發生的各種案例作為第一手教學資料,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商戰經驗。它的突出特點是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經營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并不斷變換經營角色達到培養他們商戰能力和技巧的目標。
社區服務模式,在美國社區服務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服務學習、社區服務工程項目和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服務學習的內核在于將社區志愿服務與理論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學生通過社區服務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以服務他人,從而達到服務社會與增進學習的雙重功效。社區服務工程項由學生參與,分別組成不同的工程設計團隊,為當地社區的非盈利性組織解決工程技術上的難題,學生從中可以獲得一定學分。
美國高校通過有效的實踐教學管理,建立了政府、企業和學校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學校的教學與社會、企業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五、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頒布,要求各高校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理工農醫類本科專業不少于 25%。作為獨立學院,其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更加重視實踐教學的管理,從獨立學院的基本教學制度著手,建立系統的、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一般來說,實踐教學體系由實驗實訓、實習、綜合設計、社會實踐、創新創業、保障系統六個子系統組成,通過校內外不同的實踐教學場所的培養,達到各專業具體的實踐能力標準。
1.實驗實訓子系統
實驗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實訓則主要是針對學生某項專門能力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進行訓練,提供模擬的生產項目或案例,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子系統在建設過程中,要及時更新軟硬件設備,特別注意選擇合適的實驗實訓內容,增加綜合類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從生產實際中提煉最新的項目,一些尚在研究階段或綜合性太強的項目要排除,不宜設置太多的教學目標,務必保證學生實驗實訓后的收獲。
2.實習子系統
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接觸社會生產項目,了解社會的實際需要,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實習可以分為認識型、教學型、生產型、強化型等多種形式,在進行時,由簡單到綜合,采取循序漸進的形式進行。為保證實習的效果,要從相應的企業聘用一些優秀人才作為指導教師,同時要強化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保證實習的順利落實和進行。
3.綜合設計子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課程設計、綜合設計、畢業設計或論文等環節構成,突出特點是綜合性。在該系統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信息的獲取能力和篩選能力,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社會實踐子系統
在實踐教學中,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鍛煉團隊合作意識、樹立文明守法觀念和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激發學生對抗困難,實現目標的勇氣和毅力是獨立學院在學生培養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改子系統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開展過程中要靈活,內容豐富多彩,指導教師要加強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為人處世的綜合能力,同時考核模式和標準必須科學、公平,使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
5.保障系統
(1)完善制度建設,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從獨立學院的基本制度入手,以促進學生就業為目標,鞏固實踐教學的改革成果,提高重視程度,在分析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完善培養方案,明確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細化管理文件,鼓勵學生在生產實際中去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2)加強對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管理,為實踐教學提供師資保障
在招聘實踐教學教師時,除了學歷要求外,強調教師的實踐經驗,在進行崗前培訓或任職過程中的培訓時,借助校企合作的平臺,派遣教師到企業進行實地培訓,并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切實加強實踐教師隊伍建設,為實踐教學提供師資保障。
(3)成立實踐教學服務中心,負責實踐教學的管理
為加強獨立學院實驗室、實習基地、企事業合作單位、創業項目等實踐教學資源的管理,需要整合教學資源,成立實踐教學服務中心,為學校實踐教學的發展提供組織保證。此外,實踐教學是獨立學院教學的一部分,為便于協調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系,實踐教學的一般性管理工作,如實驗安排、實習組織、畢業論文的開展等仍需要放在教務部,實踐教學服務中心主任可兼任教務部副主任。
(4)加強質量監控,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
教學質量是實踐教學的生命線,因此質量監控是實踐教學體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對實踐教學各要素和全過程實施有效的監控,及時獲取反饋信息調控實踐教學各環節,使其實現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要求,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在結構上主要由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系統、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內容系統和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反饋系統三部分組成,其中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系統是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內容系統是核心,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反饋系統是基礎。三個子系統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形成了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機整體。
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已成為當前我國獨立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但尚無固定模式可以遵循,仍需長期的探索總結。
【參考文獻】
[1]于猛, 單亦先, 王紹蘭, 胡偉. 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05).
[2]姚萱, 張向陽,馮燕俊, 徐生智. 獨立學院的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西北醫學教育,2009(06).
[3]熊薇, 鮑鴻. 以學生為本.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