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路生
在談班主任工作之前,想先說說我初中的班主任,我初中的班主任是一個非常和藹的老師,她似乎很明白我們所想,但很少給我們講什么大道理。每當我們煩躁不安時,她會用她那具有獨特魅力的笑容安撫我們;每當我們心灰意冷時,她會用她那雙溫暖的手拍拍我們的肩或我們的頭;每當我們驕傲時,她會用短小的故事或警句名言幽我們一默……可以這么說,我們都很敬重她,跟她相處沒有距離感,所以我們之間的相處總會很融洽。以前年紀小,不知她的魅力為何如此大,而今,身為班主任的我,明白了她的絕招就是“用心關愛”,她的工作方式就是“以情動人”。也許是深受她影響的緣故,在擔任班主任這些年里,我一直努力向她學習,用愛感化學生,用情打動學生,爭做學生朋友式的班主任。
所以在工作中我對自己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努力使自己微笑
原本我對微笑并不在意,做事有些隨心所欲,臉上也是盡顯心情的好壞,可是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尋找老師的微笑》卻讓我重視了它。我記得這位學生的那一段話:“我們都覺得周老師的笑很重要,他的笑我們倍感親切,他的笑讓我們精神振作,他的笑能讓我們認真聽課,他的笑能讓我們不再淘氣……好渴望老師的笑能回來。”我看了很感動,既記下了也努力去做了,從跟學生的實際交往中,確實讓我感覺到微笑能拉近師生的距離。
二、努力做到冷靜
作為老師,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深深地烙在學生心里。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確實可以用嚴厲的口吻去批評他,學生也會害怕。可是學生的“怕”并不是“服”,很大可能會惡化師生關系。所以面對學生,即使再調皮搗蛋的學生,我都盡可能心平氣和的與他們交談,盡量避免用責問的語氣,先傾聽他的所想,再指出他們的不足并教給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我記得2000級有個姓王的學生,其實這學生并不壞,只是喜歡口出狂言,很喜歡說“單打”“群挑”的話,事實上他從未有行動。可有一次,當我又聽學生說他兇巴巴地對他人“語言開戰”時,我很生氣,于是我就將他叫到辦公室狠狠地訓了一頓,根本就不給他說話的機會。自那以后,他確實變乖了許多,但也沉默了許多,后來聽他鄰居告訴我,他生活在單親家庭里,而且村里人說這些話是一種習慣。當時自己就覺得很內疚。雖說后來跟他談心,我卻發現他不再愿意與我交流,我的沖動,我的急躁,我的嚴厲確實傷害了他,試想想,假如當時我不這么嚴厲批評他,讓他先說說自己的想法,也許就不會傷害他,或許還能引導他走好成長之路。所以在后來的班主任工作中,處理學生糾紛或不如意事件之時我都會讓自己先冷靜。想好了才處理,說真的,溫和型的教育,最實在的就是不會嚇跑學生,也不會拉遠師生間的距離,而且能聽到他們奇特而又稚嫩的想法。
三、努力做到有耐心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有一勞永逸之效,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如此。學生年少、好動、自律性差等特點,會讓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違反紀律,作為班主任,該如何處理呢?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得出:這類學生畢竟是少數,而且教育是一個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這樣就可以保持平和心態去處理事情;其次我們可以讓犯錯違紀的他們參與分析他們這樣做的后果;第三,讓他們提出改進方案;第四,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他們進步。就拿我現在班級有個姓羅的學生來說吧,他是個自制力很差的學生,無論在宿舍還是班上,他盡現“脫口秀”,從不放過一次自習課,也因如此,同學們比較厭煩他,他成績在段考時由班上的前茅落到了中下,我找他時我沒有過多問他,只讓他談談自己的想法,詢問怎樣幫他才有可能改,他向我提出了他認為可行的方法,而且也告訴我會有一個過程,希望我能支持他,幫助他。我照他方法做了,而且也在他改進的過程中給他支持,每每重犯時,我與他共同討論,告訴他的進步,也向他明確還需努力的方向,并表示自己會盡全力支持他改好,現在他閑話少了,課堂上發言倒是多了,而且成績也有明顯進步,這是令人高興的事。可見,耐心在教育中真的很重要。
總之,我覺得作為班主任確實應該多親近學生,做學生的朋友。當他們能把自己當朋友時,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就容易多了。如果思想工作做通了,其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的。而且我們這樣教育學生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我們實實在在的寬容,實實在在的和氣,實實在在的冷靜,實實在在的耐心,都會潛移默化地打動學生、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范本”。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們的用心關愛,我們的以情動人,會讓我們的班級工作在溫暖的氛圍中收獲整個春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