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良
【摘 要】《信息技術》課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普及于農村中小學。其特點是“集知識與技能”“理論與實踐”兩種關系于一體,突出實踐性。如何上好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本文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信息技術 教學方法 探討
筆者從事縣“電教站”工作多年,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情況了如指掌:周課時量較少,教學設備簡陋、短缺,甚至根本就沒有。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上機實踐,又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較大,教學難度就十分明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作為電教工作者的我,心里是這樣思考的:
一、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一)演示與操作教學法
演示實物在信息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有重要意義。如組成計算機的各種硬件,就需要教師一一地把實物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觀察,對計算機的構造就可一目了然。操作電腦演示更是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重要手段。教師可通過投影機、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操作的步驟或方法。學生通過觀察和上機實踐操作,從中獲得操作中的基本知識,掌握了一定的上機技能。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巡視,發(fā)現(xiàn)疵瑕或問題,要及時指出,耐心講解,使問題解決于未然。
演示教學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其過程可以歸納為:教師示范演示→學生動手實踐→教師巡視指導→師生歸納交流。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學實踐表明,任務驅動教學應遵循這樣的一個規(guī)律:提出任務→解決任務→產生新任務。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課時任務,巧妙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將任務以情景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通過情景熏陶,明確學習目標,樹立完成任務信心,在任務驅動下,進行自主或合作學習,生生互動,取長補短,完成學習任務。在其過程中,教師著重扮演主導課堂角色 ,加強巡視指導,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
任務驅動教學法使用得當,可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自主探索、互動協(xié)作能力,還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但要注意幾點:
一是設計任務時,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如學習“表格制作”內容,可先讓學生參照課程表設計一個10行5列的空表格。要完成這項任務,學生就要學會插入空表格、合并單元格、表線添擦等操作技能,在完成的過程中,學生對表格插入、行列刪除、表線處理等環(huán)節(jié),逐步由慢到快,由陌生到熟悉,從而達到本課是“讓學生掌握制作簡單表格方法”的教學目標。
(三) 發(fā)現(xiàn)探索式教學法
探索是學生求知的本能,而“探索發(fā)現(xiàn)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教師設置疑問為出發(fā)點,以學生探究問題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這種教學方法強調教師通過積極有效的引導,學生自主思維,通過情感體驗、實踐嘗試、獨立探究、合作討論等形式完成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探索發(fā)現(xiàn)式教學法”一般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設疑——探究——解決——發(fā)現(xiàn)。
例如:如何讓學生利用Excel電子表格軟件排出期中考試成績表格?問題提出后,要求學生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到底用哪個函數(shù)求和?確定了函數(shù)(SUM)類型之后,要求每個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成績單的排名榜,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并為自己所取得的成績而感到自豪。
(四)實踐啟發(fā)式教學法
實踐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石。信息技術課與其他學科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工具性較強。“實踐啟發(fā)式教學法”的本質是以教師的啟發(fā)激勵為手段、以學生的實踐運用為線索,一般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①提出問題; ②分析問題;③解決問題。
“實踐啟發(fā)式教學法”讓學生學習新知識時,心里都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教師則用實際存在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經教師逐步啟發(fā)和有效引導,逐漸完成知識點的學習。
(五)嘗試教學法
嘗試教學法,是指教學中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探索,即平常所說的摸著石頭過河。嘗試是學生聽教師精講,或自己閱讀教材、參考資料之后進行上機實驗的過程。嘗試教學法包括幾種形式:一是講練結合法,重點在于練,老師則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精講;二是練習討論法,重點在于學生的練習和討論,教師不能包辦代替,不做總結發(fā)言,只起顧問和控制教學進度的作用,一切由學生自己解決。 這種教學法是針對計算機軟件發(fā)展快、種類多的特點,在對一種軟件進行教學的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對另一種軟件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可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對新知識進行探索的能力。
(六)作品展示法
作品展示法是在每節(jié)實踐操作課結束時,把部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展示給同學欣賞,通過交流探究,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目的的 一種方法。此外,也可展示全國中小學生在歷屆電腦作品評選活動中獲獎的作品,也可以展示教師、校內外同學制作的動畫、網頁等電腦作品,目的是拓寬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審美、創(chuàng)新能力。
二、承上啟下,協(xié)力增添信息技術教學設備
信息技術是當今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主題。教師的責任是在信息技術課中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傳輸信息的能力和主動參與實踐操作的意識,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識和技能,成為新時代的有用之材。而想達到這一目的,關鍵之處在于實踐操作。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備簡陋的特點,作為電教工作者應想方設法幫助學校解決這個難題。做好增添信息教學設備的承上啟下工作。一方面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另一方面也要耐心與基層學校講明道理,采取兩個一點的方法,即自己學校出一點,上級補充出一點,共同把信息技術教學設備提高一個層次。
我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而且收到了較好的成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