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
摘 要:手工是學生特別樂于參與的一項美術活動,在手工課上,學生可以運用各種材料,通過自己的雙手或簡單的輔助工具,按著自己的意愿,加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出或具象或抽象、或美麗或滑稽、或平面或立體的手工作品,有的具有觀賞性、有的具有實用性。
關鍵詞:“學、教、做”;美術手工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165-01
美術手工課,它不同于小學其它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很高,是一門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為一體的綜合課程。那么如何發揮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有效性呢?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需要啟蒙并有足夠的開發空間,上好手工課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小學手工課的實施現狀卻存在著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必須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證其發揮教學的有效性,并對素質教育的成功起到積極作用。為了結合新課改精神,研究情境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改變傳統手工課教學中老師教一步,學生跟著學一步的單調的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怎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進課堂教學效果。
—、“教”中有法
陶行知的教育理論,教育即“生活,學、教、做”合一。他的理論主張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學習,知識來源于學生生活實際,服務生活。凡是教,目的在達不到需要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故宜隨時減輕學生之依賴性。在手工教學中,教師的示范講解也非常重要,其中有一個步驟沒有把握準也許學生制作出的作品就沒有預想的這么好,例如〈〈紙盒家具〉〉一課,讓學生一步步跟著老師做,由于紙盒折疊較復雜,所以盡管老師不停地示范、講解,仍有大部份學生不會做,后來給學生發一些做好的紙盒家具模型,要求學生拆開,邊拆邊記,然后再按紙盒原樣組裝,反復幾次,學生不僅能做出這些紙盒家具,而且能組裝出新的家具,甚至有些學生能制作出書中沒有的一些家具模型。“拆中學“,使學生有目的的活動,積極的思考,而且學會了一種尋求知識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對于學生實踐和創作能力的影響,要比一點一畫的技能更有價值。
二、“學”中有增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給學生尋找學習伙伴是挺有必要的。在手工課中我們不妨讓學生進行合作練習,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設立2—4人一組進行手工課創作實踐。因為有一種情況,有的同學想象力很豐富,但動手能力較差,有些同學制作精細,但思路狹窄,兩者結合,取長補短。即使兩者水平相當,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啟發。在教學中不僅能鍛煉提高學生的配合能力,而且也能增長學生的技能。另外,課堂上還要根據情況不同,進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不僅增長了學生的興趣和技能,這種合作探究學習可以培養創新能力,還能教會孩子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
三、“做”中有知
學生積累材料的過程又是一個走進自然,認識環境,認識社會的過程。首先學生可以從一些常用的手工工具材料中認識到一些書上,生活中沒有見過的東西,例如雙面膠,透明膠,色卡紙,海綿紙,瓦楞紙,橡皮泥,豆豆泥,三D泥等等。學生認識后一定會特別興奮,很想嘗試用這些材料做出新穎的物件來。其次,學生欣賞了用各種材料做出的優秀作品,學生看后會感到新奇,喜歡,并從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啟發,汲取知識。
四、“學”中有趣
在過去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如何教,讓學生學會繪畫的技能和技巧,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培養。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我們不能單純的讓學生來模仿老師的作品,因為統一的模型,統一的材料,統一的作業要求,學生很難在構圖、造型、色彩以及創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個性,作業成果整齊統一,缺少新意,幾十個作品交上來等于一個作品。我們必須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其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手工課的內容豐富多彩,深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愛。學生喜愛手工,并非有明確的學習動機,主要是由于他們被手工制作的趣味性吸引所致。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所以好奇、好動、愛試探、愛模仿,而手工課卻恰好順應了他們這一心理要求。通過手工教學,手腦并用,既能讓學生動手操作又能讓學生動腦思考,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動手制作能力。它巧妙地將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密切的結合起來,以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兒童的求知欲,進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賞”中有評
學生作品的欣賞也對學生的創作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為那是身邊的同學或是同齡孩子做的手工作品,不是被譽為“天之驕子”的藝術家的作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學生:“他能完成這樣的作品,我為什么不能?我肯定能做得比他好!”這樣學生的創作欲望被激發,就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個性的作品,就不會再依樣畫葫蘆了。學生通過欣賞用各種材料做出的作品,后進行作品評價,采用自評、學生互評、相結合,從中取長補短,相互鼓勵。教師往往重視教學的過程,而忽視對學生習作的評價,為了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動手欲望。教師要多給學生鼓勵,從展示的作品中,挑選有特點的作品進行點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及時表揚了有創意的作品,無論學生做出怎樣糟糕的作品,教師都要耐心的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新世紀倡導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手工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通過制作手工作品,深刻地感受到,生活處處有美術。要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手工課教學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了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