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元
摘 要:物理是學校教學的一項重要教學科目,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關系著學生當前階段的學習生活,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重視整個教學過程,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資源的運用以及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等幾個角度入手,多角度、立體化的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現物理教學的有效進行。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育;目標;教學;資源;評價;經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29-01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校過于注重“主課”教學,對于“理化生”等科目的課時安排相對較少,同時教師的教學熱情也相對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實現。所以在新時期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能夠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從教學目標、教學實施、教學資源、教學評價等角度入手,切實做好學生的物理教學工作,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說明了物理科目的教學目標: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在了解和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有滿足感及興奮感;學習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解決問題或作決定時能嘗試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樂于參與和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活動,在實踐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學素養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識;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思考,勇于有根據地懷疑,養成尊重事實、大膽想像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追求的不僅僅是學生當前階段知識的學習,而且還有學生自身素質的整體提升以及未來的綜合發展。新課改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不僅僅關注教師的教學,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感知。比如引導他們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對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斷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只有樹立了長遠的、科學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實施,為教學的有效進行打好基礎。
二、其次需要做好教學實施
教學目標制定的再好,沒有響應的教學實施,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想要實現學生物理的有效提升,教學實施是最關鍵的一步,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做好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顧自己的講授,而忽略學生的學習與參與,導致學生被動的學習,同時單調的教學模式也會抹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率相對較低,所以在新時期,就需要我們能夠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途徑,以便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物理課堂的豐富多彩,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教師還要注意學生之間經驗的差異,鼓勵學生與擁有不同經驗和觀點的同伴、教師和其他人開展交流、討論和對話,分享經驗和感受。比如在教學“聲和光”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雷雨夜時候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這樣的案例來引導他們進行知識的理解。這樣以來,學生對于事情的本質就會認識的更為深刻,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最大的提升,也就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物理素質發展。
三、再次需要利用教學資源
傳統的課堂教學由于時間、空間范圍有限,同時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顯得比較單調,學生的學習感知也較為狹窄,只能通過聽講、練習等方法進行。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于基層教育的重視,一些新的教學儀器、教學資源也都進入了大部分學校,給學校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新器材、新設備都沒有能夠投入到教學中來,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所以就需要我們能夠做好引導、培訓工作,提升基層教師的實踐技能,使他們能夠熟練的操作、運用新資源,為教學增添更多新元素。此外,我們也要結合各地的實際狀況與素材資源,充分的利用一些自然資源或者人文資源來擴充教學空間,使學生的學習范圍能夠更加寬廣。比如要運用好學校的圖書室、實驗室,還要運用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物,比如放大鏡、望遠鏡等等。另外一些季節性自然現象,比如春季氣溫驟升時墻壁上出的“汗水”,夏天冰棒周圍的“霧氣”,秋天的霜、冬天的雪等等,這些都是進行物理教學的契機,都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利用。
四、最后需要完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教學項目,既是教師對于學生個體的一個基本認識,也是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成果的一個綜合表達。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學校,對于教學評價都非常重視。所以就需要我們能夠做好教學評價工作,科學、全面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以便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與全面發展。當然在評價的過程中也需要我們能夠注重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標準以及評價方法的運用。比如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狀況以及知識的掌握狀況都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所以教師的評價是教學評價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往往比教師的認識要深刻得多,所以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重視同學們之間的相互評價,以便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了解。另外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重視對學生各種能力發展情況的評價,還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情況的評價。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進度進行記錄,以便能夠進行多樣化的評價,促進教學的有效進行,實現學生物理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鵬霞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課堂實施策略-考試周刊,2008.
[2] 沈 麗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初探-文理導航(上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