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榮
吳江黨建創新三道風景
周雪榮
保持黨的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也是永葆生機活力、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吳江以打造“機關黨建創新實踐在吳江”品牌為抓手,在保持黨員純潔性上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吳江特色的三大法寶、三道風景。
其一,微型黨課“黨員人人當教員”。思想純潔是堅守正確立場、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礎。吳江機關黨工委積極探索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創新推出了“黨員人人當教員”微型黨課,在保持黨員的思想純潔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型黨課以黨支部為單元開展,由黨員輪流上課,全年不少于12人次。此外,在全區層面開展微型黨課講演比賽,并將優秀課件及講課視頻在“黨課百度”網站共享。
微型黨課的特點:首先,微型黨課體現了一個“變”字。變學員為教員,變輸入為輸出,變被動為主動,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授課黨員自己的思想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其次,體現了一個“微”字,每節黨課的時間約15-20分鐘,充分利用班前會后等零碎時間,有效解決了工學矛盾。再次,體現了一個“精”字,既要選題精,又要表達精,在簡短的時間內將思想精華展示給聽眾。第四,體現了一個“實”字,沒有空洞的口號,沒有枯燥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交流、熱烈的互動,更加接地氣了,更加容易引起聽課黨員的共鳴,從而提升了思想教育實效。
微型黨課實現了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促進了黨員隊伍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成為吳江創新黨員教育模式的明星品牌,受到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國黨建網等權威媒體的肯定和推介。2013年4月,中央國家機關工委主要領導稱贊吳江的微型黨課是“小載體創出了大品牌”。
其二,“3232”工作法,嚴把黨員入口關。組織純潔是保持黨員隊伍凝聚力、戰斗力的組織保證。近年來,吳江機關黨工委在做好黨員出口機制試點工作的同時,推出了發展黨員“3232”工作法,從而嚴把黨員入口關。
“3232”工作法是指在發展黨員程序中的一套完整的工作機制,具體包括“三公示”、“兩點評”、“三審查”、“兩票決”。在考察標準上,該機制更加注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要求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自覺踐行公開承諾,積極參加志愿服務。在考察主體上,更加注重群眾評價、社會監督。將個人公開承諾、思想政治表現、工作業績、參加志愿服務等情況在社區、互聯網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監督。在考察周期上,更加注重動態管理、全程跟蹤,對于入黨意愿不強、動機不端正、黨員群眾不公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不積極的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予以延長考察期。“3232”機制實施以來,發展黨員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和群眾公認度不斷提升,有效保證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其三,“黨員干部進萬家”,打開一扇新門。作風純潔是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保證黨永不變色的固本之道。2010年,區級機關按照吳江區委關于開展“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的統一部署,將走訪、服務的對象從社區延伸到農村,實現了全覆蓋。根據“黨員干部進萬家”的活動要求,區級機關所有黨員干部都要與農村、社區的群眾進行結對,并每月進行走訪,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與其他地區的一些進村入戶訪民情活動相比,吳江的“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不僅在廣度和深度走在了全國前列,其制度化、規范化、常效化水平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半月報制度、雙月督查制度、年終考核制度、信訪聯動機制、問題流轉機制、會辦解決機制,使這項活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作者為中共蘇州市吳江區委區級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
責編/艾蕓 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