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龍 詹紹霞
(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江蘇徐州 221008)
外語認知風格與學習策略及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以徐州工程學院為例
錢 龍 詹紹霞
(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江蘇徐州 221008)
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分析徐州工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認知風格與學習策略的分布和特點的基礎上,探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研究表明,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外語學習者在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認知風格的影響。
認知風格;學習策略;相關性
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又稱認知方式、認知模式,是指個體在認知過程中所經常采用的、習慣化的方式,具體說是在感知、記憶、思維和問題解決過程中個體所偏愛的、習慣化了的態度和方式。認知風格的專業研究可源于美國著名心理學家Witkin和他的同事Asch合作進行的有關視覺定向的研究。發展至今,學術界對其分類還沒有形成共識。其中影響最深的是Ehrman和Leaver對其進行的總領(synopsis)與細分(ectasis)的分類,并對其進行了10類子劃分:場獨立/場依存,場敏感/場非敏感,隨意/線性,整體處理/個別處理,歸納/演繹,綜合/分析,形象類比/數碼精確,具體/抽象,平和與尖銳/沖動與思考。分別從不同角度體現外語學習者的認知風格對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的態度。
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在國外始于20實際70年代;在國內始于80年代。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分別從不同角度對認知風格、學習策略作了探討。朱中都(2002)對認知風格中的主要維度場獨立性和場依賴性研究作一綜述并就該風格對外語學校的影響進行討論;文秋芳、王立非(2004)評述了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系統運行的各種因素;鄭麗萍(2006)主要研究場獨立與場依賴風格對外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蔡君、張筱蘭(2007)對大學生認知風格、學習方式與學習策略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周娟,李伯約(2010)主要研究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績的相關性。這些研究表明,擁有不同認知風格的外語學習者往往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
本研究側重于從認知風格的角度對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認知風格與學習策略進行調查研究,從而加深對兩者的特點及其相關性的認識。
1.研究對象。本研究的對象為徐州工程學院英語專業三年級學生120人。
2.調查工具。本研究關于學習策略的調查問卷由Oxford開發,共50道題,每個問題都要求受試者在Likert量表上打分(從1分到5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調查,從六個維度(認知策略、記憶策略、元認知策略、補償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考察外語學習者不同學習策略使用的頻度。
認知風格調查問卷采用Ehrman和Leaver修訂版的Oxford(1993)學習風格問卷,共44道題,受試者根據自己情況對每個問題進行從0到4進行打分(0表示完全不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認知風格的考察包括六個維度。
3.數據收集。調查問卷的發放與收集都是當堂完成,共發放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12份。把學習策略調查問卷統計結果按Oxford的標準進行劃分:高水平為5~3.5,中等水平為3.4~2.5,低水平為小于2.5。其中高水平代表明顯風格。然后利用SPSS分析統計好的兩組問卷的數據,觀察其總體分布情況,并對兩者展開相關性統計。
1.認知風格總體分布情況

表1 各類認知風格的平均值
調查顯示,認知風格的形成傾向較為明顯,其傾向于:綜合型、平和型、整體型、場獨立型、演繹型和思考型,但還未達到明顯的認知風格。不明顯的認知風格類型包括:分析型、尖銳型、歸納型、場依存型、沖動型和個別處理型。認知風格作為處理加工外界信息的習慣性方式,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受大學英語教育和長期以來中學英語教育的影響,學生多注重英語知識的正確性,較明顯的認知風格表現為思考型。
2.學習策略總體分布情況

表2 各類學習策略的平均值
根據統計數據所示,調查對象的六項學習策略都達到了Oxford標準的中等水平。其中,補償策略和社會策略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適中,說明學生在這個階段已經學會了自我制定學習計劃、自我監督和自我評價等,能夠自主有序合理地開展學習任務。情感策略的使用頻率較低,可能是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學生多進行機械式的學習,而不注重情感的投入。記憶策略的使用頻率最低,這可能是因為調查研究的對象是英語專業三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英語學習不能僅依靠死記硬背來解決,要掌握更高深的語言知識需要更多的是歸納、理解等方法。
3.認知風格與學習策略的相關性研究

表3 認知風格與學習策略相關性
根據皮爾遜(2006)相關系數檢驗,綜合型認知風格在統計上與六種認知策略都達到了顯著性,該類型的學習者一般善于通過比較、聯想等方式來記單詞或理解句型,能過通過揣測談話者的意圖創造和諧順利的談話。平和型和場獨立型認知風格與補償策略之外的5種學習策略達到了統計上的顯著性,平和型認知風格的學習者傾向于整體記憶,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場獨立型認知風格的學習者善于利用記憶和認知策略,在學習和交際種自我控制能力較強。思考型認知風格與社會策略及元認知策略達到了統計上的相關性,擁有該認知風格的學習者一般三思而后行,對細節考慮的比較周到,因此元認知水平較高,在某些具體社會環境中,他們也會運用社會策略。
本次研究發現:(1)盡管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整體型認知風格仍體現了教學模式改革的成果;(2)記憶策略在學習策略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新的學習策略(如社會策略)的使用頻率逐步上升;(3)認知風格與學習策略具有一定的關系,認知風格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策略的選擇,其中綜合型認知風格對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最大。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發現外語學習者學習的規律,為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起到參照作用,從而更加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可根據學生主體需求和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設計不同的教學計劃,實現教學效率更大化。學生可以通過更好的認識自己的認知風格,定位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實現自我價值。
[1]Ehrman, M.E. & B.L., Leaver. Cognitive styles in the service of language learning[J]. System, 2003, (31): 393-415.
[2]Witkin, H. A, Moore, C. A., Goodenough, D. R. & Cox, P. W. Field-dependent and field independent styles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7, (47): 1-64.
[3] Oxford, R. Style Analysis Survey[M].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1993.
[4] Peterson, E.R., Deary, I.J. Examining wholistic-analytic style using preferences in early information processing[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6, (41): 3-14.
[6]文秋芳,王立非.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系統運行的各種因素評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9):28-32.
[7]鄭麗萍.場獨立與場依賴風格對外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6(5):174-177.
[8]周娟,李伯約.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6):128-132.
[9]朱中都.場獨立性與場依賴性風格對外語學習的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28-31.
Empirical study of cognitive style and learning strategy and correlation -- Taking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Qian Long, Zhan Shao-xi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8, China)
This stud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English Majors in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Research shows that, with a certai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re effected by cognitive style in the choice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cognitive style; learning strategy; correlation
H31
A
1000-9795(2014)06-0389-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06
錢 龍(1990-),男,江蘇淮安人。
詹紹霞(1979-),女,江蘇南京人,講師,從事應用語言學、翻譯學研究。
本文系2013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成果之一,項目號為XCX201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