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嬙禇翹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100024)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新聞娛樂化下的“不變”與“變”
盧嬙禇翹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100024)
娛樂化傾向在中國的媒體中愈演愈烈,不但娛樂節目盛行,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年新聞娛樂化的演化。這種現象,受到一些學者的詬病,認為新聞娛樂化是以犧牲新聞信息性為代價。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本文試圖用一種更為理性的視角去看待這種變化。
時代背景;新聞娛樂化;變與不變
(一)經濟因素
從1978年做出的改革開放決定至今,中國的經濟在35年時間里取得了輝煌成就。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的競爭,經濟領域在取得了重大成果。無論是從經濟總量、規模以及產業結構上都有很大的變化。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了物質需求,人們變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滿足。而大眾媒介產物成為了人民精神領域的重要內容。
以下幾個數據變化能較直觀地呈現中國經濟上的發展。(數據參考人民網①)

圖1 1978-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

圖2 1978-201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從傳播學理論上看,一旦市場做為媒體的衡量標準,就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在市場的導向下,必定要把重點放在受眾需求的滿足上,而受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從眾性、盲目性。
(二)政治因素:意識形態的弱化
1940年12月30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開始播音,中國媒體的誕生就帶有很強的政治印記。1948年,毛澤東發表了《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為新聞媒體指明了方向。當時的新聞觀認為,新聞工作者是黨的“耳目喉舌”,因而要求廣播電臺的播音員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正如齊越所說:“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播音員,我是中國人民的播音員、中國共產黨的播音員,我以此引為自豪?!雹?/p>
(三)技術因素:新媒體的崛起
“媒介即訊息”,近年來,新媒體作為傳播學中的又一新概念流行于大眾傳媒之中,并以一種異軍突起的態勢影響著這個時代。隨著20世紀最后十年信息科學技術的飛速更新發展,世界性的因特網迅速崛起,凸顯出非同一般的影響力,成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由各種數字化信息技術平臺所支持的新媒體傳播媒介不僅逐漸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對大眾媒體傳播更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媒體做為一種新興媒體,它的出現首先面臨的就是和傳統媒體之間的博弈,要想與長期處于優勢地位的傳統媒體競爭,新媒體必須在傳統媒體的弱勢上下一番功夫。
由于媒體的定位、傳播理念的不同,就會在它們的傳播內容和方式上就會有所差別。在娛樂化潮流影響下,中央電視臺和地方媒體,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表現為“變”與“不變”。
(一)穩中有變的傳統媒體
1.央視
(1)主播形象——年輕、亮麗但不失權威性
2007年12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了康輝、海霞、郭志堅、李梓萌4位新的播音員,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③相較于老面孔,這一批新主播不過30多歲,但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上自如的鏡頭狀態,能全面把握稿子內容,同時在鏡頭前不失大方、莊重。在“變年輕”的外表下,不變的是對新聞一以貫之的權威性、莊重性。在娛樂化的潮流下,中央臺并不陷于追求娛樂的沼澤,而是根據大眾審美做出有效的調整,讓熒屏形象變得更活潑、更富有朝氣,同時不失去新聞最本質的核心內容,即它的真實性、權威性。
與此同時,央視其他頻道則層出不窮地推出美女主播吸引受眾的關注。比如之前新聞頻道cctv13被贊為“央視最美主播”的胡蝶,“央視最美實習主播”王音棋,以及最近網上頻頻爆出的“央視女神”楊茗茗、艾婷婷等。的確,主播亮麗的外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電視的可視性,從視覺上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然而她們并不盲目地卷入娛樂化的浪潮中,以出位的行為博眼球。從主持人素質角度上說,她們均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扎實的語言功力。
(2)播音語言——規范中更加活潑
《新聞聯播》的語言是全國媒體的規范典范,“規范性不但包括語音、詞匯、修辭,而且包括語流的順暢、表達的精確、交流的生動、語言的品位”。④在娛樂化的時代背景下,《新聞聯播》這種“莊重、大氣、字正腔圓”的播報體不會改變。
而在央視的其他新聞欄目中,新聞主播在尋求一種更加親民的方式去播報。在2013年3月24日下午播出的《新聞直播間》中,主播文靜播了一條關于“商家拍賣巧克力為患癌癥兒童募捐”的新聞,該新聞播報結束后,文靜出人意料地說了一句:“我去吃塊巧克力,一會兒見!”一時間引發網友的熱議,截至到現在,在百度引擎上可以找到相關結果約1480000個,并且受到大部分網友的贊許。
2.地方媒體——變化更為大膽
在媒體激烈競爭的背景下,由于地方媒體在信息資源的擁有上無法與中央臺這樣的官方媒體抗衡,為了吸引受眾的關注,因此更加關注媒介的娛樂功能,娛樂化的特點在地方媒體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在主持人上,會選擇一些美女主播或者具有話題性的娛樂人物。比如江蘇衛視《1860新聞眼》剛剛開播時,為了提高收視率和開機率,就曾邀請因拍攝裸體寫真集而成為“話題人物”的湯加麗做主持人,并在節目最后卻讓觀眾猜測她臥室的顏色。這些做法,顯然與傳統的新聞價值取向毫無關系,但觀眾卻很買賬。
(二)求新求變的新媒體
《麻辣書生》——豐富的娛樂元素:
新媒體的低門檻使得簡單的設備、場地就能實現信息傳播?!堵槔睍肥且粰n網絡上熱門的新聞節目,關注度很高。截至到2013年12月26日已經成功錄制了278期,百度搜索引擎能找到與之相關的結果2,420,000個。這檔節目僅是由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博士研究生林白一個人在學校公寓完成。他在節目中所用到的新聞、圖片、視頻、歌曲基本都是源于網絡。
新媒體的網絡空間讓傳統媒體中的種種限制,在這個空間里能夠得到進一步發揮。煽情刺激性的標題、“大話西游式”幽默語調、美女背景,林白運用了豐富的娛樂元素?!堵槔睍范嗍褂谩禭X與XX》的聯合短語形式的標題,如“蕾絲內褲與白裙飄飄”、“辣媽大賽與玉兔登月”、“陰道獨白與汪峰表白”這些標題中含有煽動性、誘惑性的語言放大新聞價值中的趣味性,從而引發受眾的興趣和關注。其次,在主持人語言方面,他跳脫了傳統媒體中主持人的播報方式,創新性地借鑒了中國經典喜劇《大話西游》中周星馳的話語樣態,在快節奏的語流中重音分明、抑揚頓挫,語氣起伏變化較大,把嚴肅、沉重的社會話題營造出喜劇效果,先不說他說的是什么,至少在競爭激烈的媒體行業,他讓受眾想要去聽他說什么。
黑格爾認為“存在即合理”,新聞娛樂化的存在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它的產生和進一步發展是適應了受眾的心理需求。然而娛樂化帶來積極一面的同時,也引發一部分媒體人對他的擔憂。由美國尼爾·波茲曼所著的《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娛樂至死》)一書中,闡發了他對娛樂化傾向的擔憂。他在書中指出“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p>
我們說,新聞的本質在于它的社會屬性,因此,無論播音語言如何變化,始終一點不變的是,“它應該反映出大千世界的本來面貌。這種反映,應該是真實、清晰、恰切、質樸的。”⑤所以,從新聞的本質上來說,它是不變的,它滿足的是人們對日新月異的信息需求。
而對新聞播音員來說,可以根據不同的節目定位做出調整,新聞播報不一定都要趨向娛樂化,也可以往后退一點,比如說可以用更加自然、活潑地方式。
注釋:
①改革開放鑄輝煌經濟發展譜新篇.參考人民網,http://news.gog.com. cn/system/2013/11/11/012867051_01.shtml.
②齊越.獻給祖國的聲音.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1月,第182頁.
③高貴武.〈新聞聯播〉“新面孔”社會關注分析.國際新聞界2009.07,68-71.
④張頌.播音創作基礎(第3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23.
⑤張頌.播音創作基礎(第3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25.
[1]張頌.播音創作基礎(第3版)[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23.
[2]齊越.獻給祖國的聲音[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1月,第182頁.
[3][美]尼爾·波茲曼著.章艷譯.娛樂至死(第4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林暉.市場經濟與新聞娛樂化[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1年第2期.
[5]劉堅,王偉,張鑫揚.“新聞娛樂化”現象探析[J].社科縱橫,2010.6.
[6]高貴武.〈新聞聯播〉“新面孔”社會關注分析.國際新聞界, 2009.07,68-71.
[7]湯加麗江蘇衛視客串新聞主播.參考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 cn/GB/paper447/11022/998750.html.
[8]十八屆三中全會吹起經濟改革新號角.參考中國在線教育網,http: //www.eol.cn/html/zzky/sbjszqh/index.shtml.
[9]改革開放鑄輝煌經濟發展譜新篇.參考人民網,http://news.gog.com. cn/system/2013/11/11/012867051_01.shtml.
G210
A
1005-5312(2014)17-02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