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也將是一項尤為重要的內容。那么,如何加強企業檔案隊伍建設,推進企業檔案工作發展,必將成為檔案部門一個無法回避的新課題。
1 檔案隊伍的現狀
中原油田自1994年6月起,在全國率先建立起了“專業化管理、區域化服務”的檔案管理體制,油田檔案事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1995年以來,油田檔案館曾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檔案工作先進(優秀)集體”稱號,先后榮獲“中國石化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及“河南省檔案工作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20年過去了,當初326人的隊伍,現在只有182人,但是案卷卻從100多萬卷增加到360余萬卷(件)。工作壓力大、后勁不足成為制約油田檔案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1.1 結構老化,活力不足。企業定員逐年核減,內部人員流動緩慢,只能靠退休、調離實現自然減員,檔案隊伍呈現年齡結構老化的局面。由于年齡的原因,多數人喜歡平淡安逸的生活,工作活力明顯不足。
1.2 人才斷檔,接替不足。一是專業人才斷檔。由于受經營成本控制的影響,人才引進嚴重受限,尤其是油田非主干專業人員的引進更是少之又少。中原油田檔案管理處自2000年接收兩名大學生后,十幾年再未分配大中院校學生,至2012年經過多方協調后才新接收兩名院校學生,專業人才短缺。二是中層干部斷檔。由于油田實行了女50歲、男55歲退出現職領導崗位的干部用人制度,因此,以女性占主導地位的檔案部門,女干部自然遞減比例遠遠高于其他部門。油田檔案管理處的女員工占到員工總數的89%,特別是一些人員相對較少的檔案室,目前半數以上的檔案室是由一名“70后”的室主任,帶領著幾個“60后”,甚至“50后”的老同志在工作。
1.3 思想固化,創新不足。經過近20年的歷練,一些當初的檔案新兵幾十年形成的經驗模式、工作習慣、思維定式早已固態化,即便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他們也不再太愿意聽取他人的意見,創新并超越自己更是十分困難。在中原油田從事檔案工作二三十年以上員工達到近40人,這些人雖然有著自己一套特有的工作經驗,是企業檔案寶貴人才資源,但也存在因循守舊、安于現狀、創新不足問題。
1.4 工作量大,配備不足。按照國家檔案局每萬卷檔案配備1名專職檔案人員的規定,中原油田專職檔案人員配備明顯不足。目前,油田有各類檔案資料360多萬卷(件),而現有專職檔案人員僅182人。過去主要是手工整理工作量大,裝訂案卷、抄寫目錄、擬寫卷名等,而現在檔案保管的工作內容復雜,電子整理工作量超過實體整理量,紙質文件材料與電子文件雙套制,規范整理、數據錄入、目錄打印、原文掛接等,遠比過去繁雜了很多。另有一些施工企業工作流動性很大,專職檔案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加之工程項目檔案整理工作量繁雜,只能實行業務外包,委托檔案整編公司進行整理,造成前期整理與后期保管銜接不暢。
1.5 比例失調,更新不足。一是男女比例失調。在國有企業,檔案隊伍大多是女多男少,女性員工在檔案部門是主體,注重細節忽略宏觀,造成性格差異上的不足。二是員工層次失衡。受歷史原因的影響,文化程度低的人較多,有從操作崗位轉行的,有科班出身的,有部隊轉業的,有研究生,也有初中生,原始身份差異較大,存在著思維、知識、專業、修養、素質等方方面面的差別與距離,致使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更新參差不齊。如,有的員工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有的電腦基本操作都不會。這些員工無論從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上,還是具體工作,都有著很大差異,知識更新無法統一推進。
2 企業檔案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檔案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隊伍更是企業員工隊伍中不可或缺的成員之一。因此,加強企業檔案隊伍建設,不僅是檔案部門自己的事情,也是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面對深化企業改革的新形勢,總結過去經驗,著眼長遠發展,筆者認為,國有企業檔案隊伍建設應從五個方面加以改進。
2.1 營造創業干事的良好環境。企業檔案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保管好、利用好這些檔案,就是留住了企業的昨天,也為創造企業的明天提供了資源保障。因此,要把檔案工作當成企業不可缺少的一項事業,盡量把它做好、做大、做精,讓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喜歡檔案,形成蒸蒸日上的事業氛圍。只有這樣,人們才能覺得檔案工作有意義,檔案事業前途光明,使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把青春和汗水奉獻給蘭臺。再者,要保護好檔案人員的切身利益,提高其薪酬待遇,提高其社會地位,讓大家有歸屬感、榮譽感、自豪感,始終保持創業干事的信心、決心和勇氣。
2.2 保持隊伍結構的合理性。企業檔案隊伍建設,如同檔案一樣,是一項連續性的工作,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檔案隊伍結構一定要合理,呈循序漸進式,要從年齡、職別、性別、專業、層次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制定出人員最佳配置方案,提交人力資源部門進行定崗、定員。一是堅持傳統的“老中青”配置,一個5人的檔案室,最佳比例是“1∶2∶2”。二是要進行“傳幫帶”,當好“伯樂”。注意培養年輕干部,給他們一個平臺,從專業技能、綜合素養、未來發展等方面加以鍛煉,建立個人主觀愿景和組織培養目標相結合的方案,讓他們學有目標、干有勁頭,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每個人的潛質。三是要做好檔案隊伍后續力量意見書,繪制模擬后備人才庫,建立人才缺失報警機制,以“一拖二”的方式,即一個崗位有兩個后續力量的準備,相互間傳遞壓力、互相促進,又能避免青黃不接的現象。
2.3 搭建員工素質提升的平臺。要從關注員工成長入手,給員工創造一切學習提升的條件和機會,搭建成才的多個平臺,進行“寶塔式”的培養,即初期廣泛學、中期定目標、后期促成長。一是“撒網式”培養。采取學歷教育、崗位培訓等形式,多渠道地進行檔案管理知識、實用操作技能、相關專業知識、檔案編研工作、公文與新聞寫作等培訓,人人參加,個個學習,統一考核,使基礎性的起步培養達到100%,確保每個人都能掌握兩門以上專業技能,適應檔案工作基本要求。二是選拔式培養。定期開展技術比武、勞動競賽、知識比賽、演講比賽、制度宣讀等活動,多視角、全方位地進行各類人才選拔,制定人才分類培養計劃,將管理型、技術型、專業型、學術型人才進行針對性培養,打造“業務技能尖兵”、“技術應用高手”、“檔案管理能手”等,確定后續目標。三是提升式培養。派出綜合素質較高且有一定潛力的員工外出參加專項學習,進行高層次的提升培訓,再次選拔、篩選,逐步培養出一批懂專業、善管理的檔案復合型人才,形成隊伍建設的中流砥柱。
2.4 建立獎勤罰懶的長效機制。廣泛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促進人才培養,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必要的獎懲機制,鼓勵為主,批評為輔,起到獎勤罰懶的作用。一是績效考核。開展工作指標量化考核,建立有效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制定崗位責任制,規范工作流程,細化考核標準,出臺獎懲辦法,每月核定工作數量、質量,多勞多得,要在薪酬中加以體現,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定期評價。半年或全年進行一次員工綜合評價,評價內容包括獲得榮譽、獲獎成果、論文論著、宣傳稿件、參加活動、技術比武、解決本專業的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量化打分,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個格次,對考核不稱職的降級使用,連續三年以上考核為優秀的可以晉升一個崗位級次。三是創新獎勵。為了防止工作的程式化、陳舊化,無功即是過,對工作中有貢獻的人一定要進行獎勵,一事一獎,以保護和鼓勵員工的創造性。諸如上級表彰、學術研究、應急工作,等等,只要作出一定貢獻者,可給予一次性獎勵。金額不必太多,但作用不可小視,有助于員工在專業理論、技術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2.5 樹立品牌效應意識。檔案人員的素質決定著檔案管理的質量,檔案管理的質量決定著檔案館(室)的生存與發展。尤其是在企業改革重組的關鍵時期,面對機構變動中檔案隊伍歸屬的敏感話題,以及現今各種私營、民營體制的檔案隊伍并存的復雜形勢,檔案委托保管將成為一種趨勢,檔案收費服務也將變為現實。它像一把“雙刃劍”,在提高檔案部門收入的同時,又在檢驗著檔案管理的質量,對檔案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檔案工作也將暴露在公眾的監督之下。過去那種企業只移交檔案,不過問保管質量的情況將一去不復返。所以說,一個檔案館(室)的信譽、形象、實力的優劣,未來將決定自己的命運,樹立品牌意識,獲得最佳效應,將成為今后企業檔案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
總之,國有企業檔案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作,它不僅是提高企業檔案管理水平的先決條件,更是企業檔案長足發展重要保障,只有創造好的環境、提供好的平臺、樹立好的形象,才能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高效率檔案隊伍,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檔案事業的健康、科學、有效發展。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檔案管理處 來稿日期: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