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彬
醫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一便是醫院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對醫院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前的《醫院會計制度》對醫院管理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凸顯,于是,《新醫院會計制度》便應運而生,使得醫療衛生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也對醫院的財務管理產生著影響。為此,下面筆者將具體闡述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醫院財務管理的一系列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因此對現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使當前的醫療衛生水平迅速提高,我國于2012年1月起實施了最新通過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為了更好履行新的財務會計制度,首先要對現行的醫院財務管理體制進行深化改革,使其能夠符合新財務會計制度背景下的各項要求,從而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1醫院財務管理得到一定的加強
我國各地醫院按照新會計制度有關規定,不斷制定了新的行之有效財務管理制度,不僅提高醫院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還規范了醫院的財務管理,使得醫院財務管理力度得到提高。在現在的資金不足的狀況下,各種醫療機構應根據新會計制度新增的制度不斷加強自身的發展,在國家政策固定的范圍里采取正當的、合法的收入,可以保證醫院經營業務經費需要。同時,新會計制度在維護醫院公益性活動的同時也推進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從而實現了醫院資產與國家資產的保值以及增值。
在出臺新財務會計制度的影響之下,不僅體現了醫院會計理念的進一步更新,他還充分體現了自身的優越性與潛能,在醫院財務管理實踐中會不斷完善自身的缺陷與不足。新財務會計制度的實施,對醫院財務管理起了極大的作用,因此,在熟悉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基礎上,要加強對醫院財務的管理,從而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
新財務會計制度的實施不僅給醫院財務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也為醫院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又由于財務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所以要按照新醫院會計制度加大對醫院財務工作的管理,只有這樣醫院才能適應時代的變遷,才可以使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得以升高,進而實現了醫院經濟效益。新醫院會計制度,一定程度上還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因此,在促進醫療機構的發展時,也推進了我國社會經濟效益的實現。因此,對于醫院而言,要認真對待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實施,對其進行不斷的研究探索,發現新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更新,進而不斷提高醫院財務管理能力,完善醫院整個管理體系,以提高醫院在市場競爭中的綜合能力
2強化成本管理
幫助醫院樹立全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控制新理念。第一,新制度中的醫院成本核算是指醫院將開展業務活動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核算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過程。醫院成本核算不僅僅是計算醫院總成本,還要對各個科室(責任部門)的成本費用進行計算和歸集,強化醫院內部經濟責任制,要求至上而下都要樹立成本核算意識。第二,新制度中的醫院成本涵蓋了各種設備儀器、房屋建筑等固定資產折舊,以及運營過程中所消耗的人、財、物等資源。這就要求醫院徹底轉變醫院固定資產不提折舊、成本核算僅僅是為獎金分配服務的內部成本歸集與分攤等舊觀念,全面樹立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與控制的新理念。第三,新制度要求醫院按月填制成本報表并說明成本核算及控制情況,這種以制度形式固化醫院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規定,有助于醫院增強節支降耗和降低醫療服務成本的意識,促使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
促進醫院科學開展成本核算,不斷完善成本管理機制。第一,新會計制度在明確醫院成本核算對象及成本核算所要遵循的原則基礎上,結合醫院特點設置了成本類核算科目,統一了成本核算口徑、計算方法、分配標準等,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77期2014年第45期-----轉載須注名來源使成本核算流程更加科學規范,成本費用的核算更加精細,有助于不斷完善成本管理機制。第二,新財務會計制度在劃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同時,對醫療成本進行分項化管理,使成本項目更加明晰,更有利于醫院進行成本分析和控制,實現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增強了醫院成本信息的可比性,有助于擴大成本信息的使用范圍。新制度創立了完整、統一、標準的成本核算體系,對成本核算信息設計了一套報表,增強了醫院成本信息的可比性。而全面完整的成本核算信息,不僅能為醫院加強內部成本控制、健全績效考評機制提供決策依據,而且能為主管部門科學制定醫院服務價格和完善補償機制提供決策依據。
3新制度促使醫院加強財務風險防范
新制度促使醫院完善風險管理系統。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取決于醫院是否具有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有助于醫院提高風險管理與控制水平。與舊制度相比,新制度在預算管理、成本核算、財務控制與監督等方面都有了嚴格的制度規定,必將促使醫院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系統,以防范財務風險。
新制度促使醫院強化財務風險意識。新制度明確要求醫院設置風險管理指標。這將會促使醫院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遵循風險收益的原則,醫院各部門、各人員,特別是醫院的決策層和財務管理部門人員必須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將風險防范意識滲透到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同時也會促使財務管理人員掌握扎實的財會專業知識,具有對財務風險敏感、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并能對具體環境下的風險做出判斷和提出解決方案。
新制度規定醫院籌資范圍與渠道。新制度規定“醫院原則上不得借入非流動負債,確需借入或融資租賃的,應按規定報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和財政部門審批,并原則上由政府負責償還”;并規定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指標和借款具體審批程序由各?。ㄗ灾螀^、直轄市)財政部門會同主管部門(或舉辦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這一規定對于公立醫院的籌資渠道與范圍作了明確界定,有助于規范醫院的經營行為,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新制度對醫院對外投資做出規定。新制度規定對外投資是指醫院以貨幣資金購買國家債券或以實物、無形資產等開展的投資活動;并規定醫院應在保證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對外投資,投資范圍僅限于醫療服務相關領域。舊制度在投資范圍方面規定可以投資于“其他單位或院辦獨立核算企、事業單位的投資”。在投資資金方面,新制度規定醫院不得使用財政撥款、財政撥款結余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新制度下,醫院的對外投資范圍、投資資金構成及權限都有了明確的界定,有效規范醫院的投資行為,從制度上確保醫院避免對外投資風險。
綜上所述,新財務會計制度的貫徹落實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影響,因此,醫院應當積極貫徹新財務會計制度,但是,事物具有兩面性,新財務會計制度也會為醫院帶來新的考驗,這就需要醫院進行堅持不懈的分析與探索,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從而增強自身的實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壽光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