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彥
企業預算管理是為了實現企業既定的經營發展目標,通過編制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等預算,并以企業內部控制保證決策所確定的最優方案在實際工作中得到貫徹執行。預算管理是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法。
一、企業會計預算管理的原則
企業在具體編制預算時應遵循的原則為:(1)明確經營方向、經營目標及利潤目標,體現一致性原則;(2)設計各類表格應考慮周詳、全面、完整,體現出可控性原則;(3)預算決策目標要積極可靠,留有余地,體現可靠性原則;(4)積極適應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體現科學創新原則。
編制預算的基本程序:由企業集團董事會根據長期規劃,提出一定時期的總目標,并下達規劃目標;下屬企業編制預算草案時,應使預算可靠,符合實際;企業集團本部各業務部門在匯總部門預算時應協調本部門的預算,然后編出銷售、生產、開發和財務等預算;綜合部門協調、平衡,匯總出企業的財務預算;經過預算委員會討論批準,并報告董事會討論通過,下達給各部門和下屬企業控制執行。
為了使整個預算編制體系有條不紊地進行,企業集團內部應設置一個預算委員會。其任務是:審查協調企業集團預算、決策及目標要求,并將審定的年度預算報董事會批準實施;審查上年度決算,分析上年度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差異及其原因,提出獎懲意見報董事會批準后執行。預算委員會下設預算工作組(一般設在財務部),具體負責組織各項預算的討論、修改、報批、下達,以及通報分析預算的執行情況。
二、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方法
預算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授權批準,進行控制。授權批準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之分:一般授權是對辦理常規性的經濟業務的權力、條件和有關責任者作出的規定;特別授權指企業重大的籌資行為、投資決策、資本支出和股票發行等重大經濟業務的授權。公司制企業,一般由股東大會授權給董事會,然后由董事會授權給總經理和有關管理人員。企業的每一層管理人員均由上一級授權。
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為:會計控制和預算控制。會計控制是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預算控制(管理控制)是保證企業經營方針、經營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目標的實現。會計控制與預算控制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輔相成的。
三、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明確企業經營目標,激發工作積極性。通過預算將企業的總體奮斗目標進行分門別類、有層次地分解到各職能部門,并延伸細化到每一位員工,這些目標就成為他們在特定期間的具體工作目標。同時,預算的編制過程也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環,企業高層領導者制定目標所提出的主要設想和意圖,以及達到目標應采取的方法和激勵措施都明亮化,使全體員工都明確自己在特定時間的工作、收入等各方面應達到的水平和努力的方向,了解把握本部門的經濟活動與整個企業期望獲得的利潤之間的關系,促使職工想方設法從各自的角度為完成企業的目標利潤而努力工作。
使各部門的經濟活動協調一致。全面預算的過程,就是明確任務、發現問題、協調努力、不斷改進的過程。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組織機構也會變得龐大復雜,這些組織機構的業務內容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他們必須協調一致,才能保證目標利潤的實現。
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客觀需要,使企業管理中的控制工作進一步強化。預算管理能使所有預算主體都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應如何去完成預算,預算完成與否應與自身利益掛鉤,從而起到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作用。預算本身不是目的,預算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實施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控制貫穿于管理的全過程,是一種全員、全過程的控制。
正確評價各級各部門的工作效績。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77期2014年第45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在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執行過程中,目標利潤及由此分解的各個分預算目標是考核各級各部門工作業績的主要依據及準繩,通過實際與預算的比較,便于對各部門及每位員工的工作業績進行考核評價,以此為依據進行獎懲和人事任免,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四、企業實施預算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預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單位、部門行政主要負責人責任制。開展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強化經營管理、增強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長期任務。要把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加強內部基礎管理的首要工作內容,成立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并確定預算管理第一責任人,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預算內容要以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現金流量為重點。營業收入預算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中樞環節,它上承市場調查與預測,下啟企業在整個預算期的經營活動計劃。營業收入預算是否得當,關系到整個預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成本費用預算是預算支出的重點,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成本費用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它可以綜合反映企業管理的水平。
現金流量預算則是企業在預算期內全面經營活動和諧運行的保證,沒有先進的現金流量預算,整體預算管理將是無米之炊。只有通過控制現金流量才能確保收入項目資金的及時回籠及各項費用的合理支出;只有嚴格實行現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財務結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確保資金運用權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資金合力,降低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生產、建設、投資等資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特別是對資本性支出項目的預算管理,要堅決貫徹“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要考慮企業的償債能力,杜絕沒有資金來源或負債風險過大的資本預算。
推行預算管理必須切實抓好“二個結合”。一是要同深化目標成本管理相結合。預算管理直接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中心目標——利潤,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目標成本管理,從實際情況出發,找準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問題。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虧增效的規劃、目標和措施,從全面加強成本管理和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兩方面著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費用支出,確保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二是要同落實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相結合。預算管理的本質要求是一切經濟活動都圍繞企業目標的實現而展開,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落實經營策略、強化企業管理。把企業管理的方法策略融會貫通于執行預算的全過程中,最終形成全員和全方位的預算管理局面。
小企業想做大,大企業想做好,好企業想做強,不少企業都嘗試通過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來提高自己的內功。預算管理是一個系統管理,包括全額、全員、全過程,是對企業的所有資源、所有活動進行整合,因此通過預算的運作和管理,能夠充分發揮系統的效益,促使企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并使關注的重點延伸到經營過程和資本資產的運作過程,也促使企業從原始的、經驗的、人為的管理,向科學化、精細化、標準化管理過渡。
綜上所述,預算管理是一種現代預算管理方法,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預算管理能夠促進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優化企業的管理結構,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檢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