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桔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國際交往日益重要,日益頻繁,學好英語已是對每個21世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基本要求。英語不僅用來考試,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也是日常生活的常用交流語言工具之一。它作為實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學好英語并能進行口頭交際已成為社會需要。因此,在學生的英語學習前期占有重要地位的初中階段,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已成為大眾關心和注重的點,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一定程度反應出英語教學的改革趨勢。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問題;對策
初中英語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目標一致,要求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必須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英語與他人進行簡單口頭交流,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并為以后的英語口語練習加強打下堅實的基礎。但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英語口語的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致初中英語口語的教學存在種種問題,本文就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分析闡述。
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英語口語學習的環境不夠理想
中國的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是在單一的母語圍繞環境下進行的,除了每周的英語課可以看到,聽到少量,說幾句英語以外,幾乎沒有再接觸英語的機會。學校里沒有說英語的氣氛,所以學生即使在課上學到一些口語表達,在課外無法得到足夠的運用與練習,鞏固不夠,過不了多久也就淡忘了。加之周圍到處是普通話,甚至還有方言、母語的包圍讓英語口語極度缺乏生存空間,變成了“啞巴英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此惡性循環。
2.教師的英語素質不夠
口語教學的關鍵就是教師。學生的口語發音養成與教師的口語緊密相關,這對教師而言顯然是一項挑戰。但很多教師的英語水平不夠,無法完全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整節英語課,漢語使用占絕大多數,英語口語的出現僅限于單詞或者短語的范讀,沒有成句的與學生對話交流,如此一來,英語課堂往往就是英語語法分析課,這勢必嚴重影響學生的聽說能力。實際上,大多數初中英語教師都沒有在國外生活過,甚至沒有跟外國人交流過,口語不是很地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口語發音。
3.班級人數過多
要培養好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少不了大量的英語對話,反復練習,每個學生都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實踐時間和機會。光靠課堂時間來完成,對于人數過多的班級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近來,各初中班級的人數逐年增多,普遍50—60人,有的甚至不止60人。而大部分的學生英語口語基礎都不好,學習習慣也有待改善,教師在課堂中組織的學生自主對話活動往往只有很少部分學生才用英語交流,即使說了,不對的地方也沒人指出和改善,所以幾乎沒有達到訓練學生英語口語的目的,收效甚微。
4.學生的心理障礙
由于學生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如詞匯不夠豐富,常常說著說著就不知道說什么了,一句話往往只能說部分,還包含了不少漢語單詞;句型和語法掌握程度不夠,常常說出“chinglish”,等。一有同學聽到后發笑,說者便以為在嘲笑自己,久而久之,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形成心理障礙,怕說不好,說出來別人嘲笑自己,便不愿再積極主動開口。越怕越不說,越不說口語越差,越差越怕,如此惡性循環,產生嚴重心理障礙。
長此以往,從學生的初中時代起就形成了對英語口語不好的心理印象和學習習慣,以后經過了高中,甚至大學學習,大部分學生仍然不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那么怎樣才能改善上述問題,使初中英語口語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加強呢?筆者就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二、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1.教師堅持用英語教學,用英語教英語
用英語來組織課堂的教學,其重要性顯而易見,直接關系英語口語教學的成敗。課堂上用英語教學,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同時也向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語范例,便于學生模仿和形成英語思維反應的習慣,提升了學生學英語的自信以外還大大提升了學生說英語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英語是可以用來說的。
要做到這點,就要要求教師從一開始就要多說英語。剛開始學生可能聽不懂,也不習慣,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圖片,實物或者模型,加上手勢,動作和表情等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關鍵在于一定要多說,堅持說下去。教師堅持說英語,學生就能多聽、多練、多模仿,提高聽力水平,能聽懂的就逐漸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也得以提升。聽力有了進步,開口說也有了底氣,于是學生也可多說,說的多了,聽力也可得到進步。如此良性循壞,學生的口語自然可以得到提高。所以,教師堅持用英語教英語相當重要。
2.鼓勵學生開口多說英語
英語的口語能力只能在說的實踐中培養和鍛煉,所以教師應注意多給學生說的機會和時間。要不斷鼓勵學生多開口,大膽說,勇敢表達。讓學生明白誰越大膽,越說得多,越能學好英語的道理。在學生剛開始說英語時,教師應給予適當引導和鼓勵,讓學生排斥緊張、害怕、害羞等情緒,給予學生肯定。給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口語環境,給一個鼓勵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順利說出英語。對于學生的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真正感到努力后收獲的鼓舞和喜悅,并進一步產生信心,提高主動性,進一步努力說好英語。
3.注意指正時的“藝術”
學生說英語初期,出錯誤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在指出學生錯誤的同時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就要求教師在指正時注意改錯的“藝術”。有的教師會在學生表達過程中一發現錯誤立即打斷,并直接進行修正,要求學生重復教師修正后的句子。這種指正方法有欠妥當,不宜多用。這種方式會給學生造成思想壓力,打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師在指正時應注意一些方法,有所側重和選擇。對一些小錯,例如由于學生的不熟練或者緊張造成的口誤就不必進行特意認真的指正。因為隨著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這些小錯誤會自動改正,或者即使需要糾正,也可讓學生自己完成。例如:學生在說Jerry always does her(×) homework carefully and…時,教師可以微笑著搖頭示意,學生便能自己意識到口誤,而加以修正。學生重復正確表達時教師微笑點頭,如此便解決了學生口語中的小問題。
但當學生口語出現嚴重錯誤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修正學生的錯誤。但必須注意同時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切忌粗暴地進行打斷,更加不能進行指責和辱罵。教師可考慮間接指正法,例如學生說:I go(×) to see a friend of mine yesterday.教師可以糾正說:Yeah,I see you went to see your friend yesterday.這既保證了錯誤的指出和修正,同時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沒有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努力消除文化障礙
英漢語言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運用以外,還要注意使他們多了解英國的文化背景,語言環境,文化概念等,擴大知識視野,了解英語的背景特色。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使用英語進行表達,隨機應變,達到交際目的。從而達到口語教學的目的。
5.在課堂上努力創設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有話可說
情景設計是指設計相關的社交活動背景。語言的使用往往是在各種社交活動中。初中生愛表現,好動,喜歡參加活動。教師可就教材中的能表現的語言情景要求學生表演,學生是演員,臺詞則是課本中的英語對話,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實踐應用口語。如講到教材中的The Weather Report一節,可讓學生回家看電視時記錄下所觀看的天氣預報的各大城市的天氣情況,第二天讓他們到講臺上扮演天氣播報員,播報天氣預報。這種方法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模仿學習能力。
6.開設各種類的英語課外活動
開設英語課外活動可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英語外,課下也能學習和運用英語。從而將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語法,表達詞匯等在課下得到鞏固。如英語角,英語朗誦比賽等。各活動都需要教師參與指導和評價,以保證各活動的可用性和價值。鼓勵學生參加各英語課外活動,設置相應獎勵措施等。
三、結語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和困難,需要教師們去總結反思和改善。教師需要以客觀的態度面對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處理問題,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口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梁儀.初中英語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
[3]戴軍熔.英語口語實踐的基本方法[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2).
(作者單位:浙江省蘭溪市橫溪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