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海
【摘 要】初中化學復習教學是每一位化學老師都十分重視的環節,同時也是很多老師感到困惑甚至無奈的過程,如何改變以往的復習模式,讓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的愉悅,筆者覺得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創新;情境;復習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初中化學教育的一線老師一定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即對化學復習教學的思考。目前初中化學課堂主要的復習模式是:教師問學生知識點,教師歸納知識點,教師出典型的例題,然后學生鞏固訓練。最終導致學生對復習產生厭倦,也泯滅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事實上從化學學習的認知本質看,化學學習離不開情境,學生學習的愿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如何在復習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讓情境成就復習,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探究。我在復習教學中進行了創設情境的一些嘗試,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以實驗為基礎,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這句話眾所周知,在新授課中還是體現的淋漓盡致的,但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這句話的價值,往往是將復習重點放在了簡單、機械的知識點的回憶和試題訓練上,因此忽略了學生參與探究及思考的過程,在這樣缺乏主體參與的課堂中復習效率低下顯而易見。我在復習實驗室制氧氣、二氧化碳時,故意給各學習小組多放了一些藥品和儀器,要求各小組準確選出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藥品和儀器。這就讓每個小組在“艱難”的抉擇中充分認識到常見氣體制備的每個步驟:選擇藥品、選擇發生裝置、選擇凈化裝置、選擇干燥裝置、選擇收集裝置,并且意識到每個環節應該充分考慮哪些因素。
這節復習課我沒有采用傳統的問答式回憶舊知識,而是將課堂的主動權完全下放,整節課我說的很少,基本以學生討論和爭辯為主,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很高,創造性很強,效果應該也會很好。
二、以游戲為橋梁,創設教學情境
在學習酸、堿、鹽的時候,學生往往會被其“復雜”、“繁瑣”的知識弄的頭昏眼花,而在復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如果仍然采用機械式操作練習或是教師滿堂灌的方式必定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如果能將繁瑣的知識以游戲的方式串接起來,想必這樣的復習效果一定會變得事半功倍。
游戲活動:同學們小時候都玩過走迷宮的游戲吧,今天我們這里也有一座化學迷宮。“探險隊員”——鹽酸,不小心走進了化學迷宮,不知怎樣走出來,因為迷宮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或水溶液),鹽酸必須避開它們,否則就無法通過,請你幫助鹽酸先生安全走出“迷宮”。
在學生的激烈討論下,學生代表發言選擇他認為最佳的路徑,并分析原因。當然這樣的游戲方式也可以嫁接到復習“堿的性質”或“鹽的性質”中,引導學生回顧總結關于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并鞏固書寫化學方程式,最后老師再巧妙的給出酸、堿、鹽相關化學性質的知識結構圖。學生在“走迷宮”的不經意間激活了知識沉淀、清理了知識脈絡、搭建了知識主線、構建了知識網絡。
三、以多媒體為載體,創設教學情境
教育家荀況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形、聲、色的感官刺激,不僅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易激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瘜W有三個世界:宏觀世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宏觀世界所包含的物質種類繁多,知識零碎,記憶成分較多;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又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應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景,更毫不費力地將傳統教學中難以描述、難以突破的難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如,復習“分子和原子”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采用多媒體手段,將微觀世界“放大”,用圖形、圖像、動畫、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特別是可以把從文字材料獲得的概念轉化成直觀的形象,通過直觀的視覺來幫助學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難度,使學生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從而使教學難點順利突破,復習效率也大幅提高。
四、以方法為抓手,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眾多自然學科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最為緊密的一門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學試題命題強調在一定的“情境”下,綜合考查考生的“知識”與“技能”,關注考試的全面發展。因此了解中考化學中情境的類型和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近年來中考命題中經常會出現工業流程題相關題型,學生上手難度很大,在復習中要給予學生特定的方法指導:1.從題干中獲取有用信息,了解生產的產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個步驟,從幾個方面了解流程:①反應物是什么;②發生了什么反應;③該反應造成了什么后果,對制造產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個關鍵點: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3.從問題中獲取信息,幫助解題。多數試題重點考查利用題干中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物質的制備,考查有關化學實驗操作,同時考查方程式的書寫技能。4.找準流程題中的關鍵——實驗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結合,當然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通過有針對性的鞏固練習的講評以及結合方法的指導,學生獲取、加工、整合與運用信息的能力會顯著提高。
復習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多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就一定能利用創設情境使復習教學同樣精彩紛呈、生動高效。
【參考文獻】
[1]杜悅.“酸”和“堿”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與反思.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3):19-20
[2]經志俊.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化學教育.2013,(4):54-56
[3]龔偉.中考化學試題情境創設的系統研究.化學教育.2013,(5):49-52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南渡初級中學)
【摘 要】初中化學復習教學是每一位化學老師都十分重視的環節,同時也是很多老師感到困惑甚至無奈的過程,如何改變以往的復習模式,讓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的愉悅,筆者覺得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創新;情境;復習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初中化學教育的一線老師一定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即對化學復習教學的思考。目前初中化學課堂主要的復習模式是:教師問學生知識點,教師歸納知識點,教師出典型的例題,然后學生鞏固訓練。最終導致學生對復習產生厭倦,也泯滅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事實上從化學學習的認知本質看,化學學習離不開情境,學生學習的愿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如何在復習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讓情境成就復習,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探究。我在復習教學中進行了創設情境的一些嘗試,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以實驗為基礎,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這句話眾所周知,在新授課中還是體現的淋漓盡致的,但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這句話的價值,往往是將復習重點放在了簡單、機械的知識點的回憶和試題訓練上,因此忽略了學生參與探究及思考的過程,在這樣缺乏主體參與的課堂中復習效率低下顯而易見。我在復習實驗室制氧氣、二氧化碳時,故意給各學習小組多放了一些藥品和儀器,要求各小組準確選出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藥品和儀器。這就讓每個小組在“艱難”的抉擇中充分認識到常見氣體制備的每個步驟:選擇藥品、選擇發生裝置、選擇凈化裝置、選擇干燥裝置、選擇收集裝置,并且意識到每個環節應該充分考慮哪些因素。
這節復習課我沒有采用傳統的問答式回憶舊知識,而是將課堂的主動權完全下放,整節課我說的很少,基本以學生討論和爭辯為主,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很高,創造性很強,效果應該也會很好。
二、以游戲為橋梁,創設教學情境
在學習酸、堿、鹽的時候,學生往往會被其“復雜”、“繁瑣”的知識弄的頭昏眼花,而在復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如果仍然采用機械式操作練習或是教師滿堂灌的方式必定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如果能將繁瑣的知識以游戲的方式串接起來,想必這樣的復習效果一定會變得事半功倍。
游戲活動:同學們小時候都玩過走迷宮的游戲吧,今天我們這里也有一座化學迷宮?!疤诫U隊員”——鹽酸,不小心走進了化學迷宮,不知怎樣走出來,因為迷宮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或水溶液),鹽酸必須避開它們,否則就無法通過,請你幫助鹽酸先生安全走出“迷宮”。
在學生的激烈討論下,學生代表發言選擇他認為最佳的路徑,并分析原因。當然這樣的游戲方式也可以嫁接到復習“堿的性質”或“鹽的性質”中,引導學生回顧總結關于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并鞏固書寫化學方程式,最后老師再巧妙的給出酸、堿、鹽相關化學性質的知識結構圖。學生在“走迷宮”的不經意間激活了知識沉淀、清理了知識脈絡、搭建了知識主線、構建了知識網絡。
三、以多媒體為載體,創設教學情境
教育家荀況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形、聲、色的感官刺激,不僅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易激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瘜W有三個世界:宏觀世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宏觀世界所包含的物質種類繁多,知識零碎,記憶成分較多;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又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應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景,更毫不費力地將傳統教學中難以描述、難以突破的難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如,復習“分子和原子”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采用多媒體手段,將微觀世界“放大”,用圖形、圖像、動畫、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特別是可以把從文字材料獲得的概念轉化成直觀的形象,通過直觀的視覺來幫助學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難度,使學生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從而使教學難點順利突破,復習效率也大幅提高。
四、以方法為抓手,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眾多自然學科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最為緊密的一門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學試題命題強調在一定的“情境”下,綜合考查考生的“知識”與“技能”,關注考試的全面發展。因此了解中考化學中情境的類型和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近年來中考命題中經常會出現工業流程題相關題型,學生上手難度很大,在復習中要給予學生特定的方法指導:1.從題干中獲取有用信息,了解生產的產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個步驟,從幾個方面了解流程:①反應物是什么;②發生了什么反應;③該反應造成了什么后果,對制造產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個關鍵點: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3.從問題中獲取信息,幫助解題。多數試題重點考查利用題干中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物質的制備,考查有關化學實驗操作,同時考查方程式的書寫技能。4.找準流程題中的關鍵——實驗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結合,當然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通過有針對性的鞏固練習的講評以及結合方法的指導,學生獲取、加工、整合與運用信息的能力會顯著提高。
復習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多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就一定能利用創設情境使復習教學同樣精彩紛呈、生動高效。
【參考文獻】
[1]杜悅.“酸”和“堿”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與反思.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3):19-20
[2]經志俊.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化學教育.2013,(4):54-56
[3]龔偉.中考化學試題情境創設的系統研究.化學教育.2013,(5):49-52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南渡初級中學)
【摘 要】初中化學復習教學是每一位化學老師都十分重視的環節,同時也是很多老師感到困惑甚至無奈的過程,如何改變以往的復習模式,讓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的愉悅,筆者覺得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創新;情境;復習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初中化學教育的一線老師一定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即對化學復習教學的思考。目前初中化學課堂主要的復習模式是:教師問學生知識點,教師歸納知識點,教師出典型的例題,然后學生鞏固訓練。最終導致學生對復習產生厭倦,也泯滅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事實上從化學學習的認知本質看,化學學習離不開情境,學生學習的愿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如何在復習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讓情境成就復習,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探究。我在復習教學中進行了創設情境的一些嘗試,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以實驗為基礎,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這句話眾所周知,在新授課中還是體現的淋漓盡致的,但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這句話的價值,往往是將復習重點放在了簡單、機械的知識點的回憶和試題訓練上,因此忽略了學生參與探究及思考的過程,在這樣缺乏主體參與的課堂中復習效率低下顯而易見。我在復習實驗室制氧氣、二氧化碳時,故意給各學習小組多放了一些藥品和儀器,要求各小組準確選出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藥品和儀器。這就讓每個小組在“艱難”的抉擇中充分認識到常見氣體制備的每個步驟:選擇藥品、選擇發生裝置、選擇凈化裝置、選擇干燥裝置、選擇收集裝置,并且意識到每個環節應該充分考慮哪些因素。
這節復習課我沒有采用傳統的問答式回憶舊知識,而是將課堂的主動權完全下放,整節課我說的很少,基本以學生討論和爭辯為主,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很高,創造性很強,效果應該也會很好。
二、以游戲為橋梁,創設教學情境
在學習酸、堿、鹽的時候,學生往往會被其“復雜”、“繁瑣”的知識弄的頭昏眼花,而在復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如果仍然采用機械式操作練習或是教師滿堂灌的方式必定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如果能將繁瑣的知識以游戲的方式串接起來,想必這樣的復習效果一定會變得事半功倍。
游戲活動:同學們小時候都玩過走迷宮的游戲吧,今天我們這里也有一座化學迷宮?!疤诫U隊員”——鹽酸,不小心走進了化學迷宮,不知怎樣走出來,因為迷宮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或水溶液),鹽酸必須避開它們,否則就無法通過,請你幫助鹽酸先生安全走出“迷宮”。
在學生的激烈討論下,學生代表發言選擇他認為最佳的路徑,并分析原因。當然這樣的游戲方式也可以嫁接到復習“堿的性質”或“鹽的性質”中,引導學生回顧總結關于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并鞏固書寫化學方程式,最后老師再巧妙的給出酸、堿、鹽相關化學性質的知識結構圖。學生在“走迷宮”的不經意間激活了知識沉淀、清理了知識脈絡、搭建了知識主線、構建了知識網絡。
三、以多媒體為載體,創設教學情境
教育家荀況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形、聲、色的感官刺激,不僅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易激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瘜W有三個世界:宏觀世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宏觀世界所包含的物質種類繁多,知識零碎,記憶成分較多;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又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應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景,更毫不費力地將傳統教學中難以描述、難以突破的難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如,復習“分子和原子”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采用多媒體手段,將微觀世界“放大”,用圖形、圖像、動畫、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特別是可以把從文字材料獲得的概念轉化成直觀的形象,通過直觀的視覺來幫助學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難度,使學生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從而使教學難點順利突破,復習效率也大幅提高。
四、以方法為抓手,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眾多自然學科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最為緊密的一門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學試題命題強調在一定的“情境”下,綜合考查考生的“知識”與“技能”,關注考試的全面發展。因此了解中考化學中情境的類型和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近年來中考命題中經常會出現工業流程題相關題型,學生上手難度很大,在復習中要給予學生特定的方法指導:1.從題干中獲取有用信息,了解生產的產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個步驟,從幾個方面了解流程:①反應物是什么;②發生了什么反應;③該反應造成了什么后果,對制造產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個關鍵點: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3.從問題中獲取信息,幫助解題。多數試題重點考查利用題干中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物質的制備,考查有關化學實驗操作,同時考查方程式的書寫技能。4.找準流程題中的關鍵——實驗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結合,當然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通過有針對性的鞏固練習的講評以及結合方法的指導,學生獲取、加工、整合與運用信息的能力會顯著提高。
復習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多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就一定能利用創設情境使復習教學同樣精彩紛呈、生動高效。
【參考文獻】
[1]杜悅.“酸”和“堿”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與反思.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3):19-20
[2]經志俊.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化學教育.2013,(4):54-56
[3]龔偉.中考化學試題情境創設的系統研究.化學教育.2013,(5):49-52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南渡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