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
【摘 要】選擇適當?shù)墓饩€,包括其方向和角度,是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不容忽視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光的特性,充分運用光效去詮釋我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才能拍攝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關(guān)鍵詞】自然光 攝影 運用
如何利用光與影的關(guān)系來構(gòu)成影像和影調(diào),是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一大關(guān)鍵。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然光來自唯一的太陽光,對于投射在被攝體上的光線,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陰影的位置和面積會隨之改變,被攝體的印象、感覺,包括影調(diào)和色調(diào)也會呈現(xiàn)出明顯不同的視覺效果。所以,選擇適當?shù)墓饩€,包括適當?shù)墓饩€方向和角度,便是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不容忽視的第一步。
一、光線的分類
攝影用光最多的要數(shù)自然光線了。一般來說,白天的自然光可分成三種類型。
1、白色的白晝光
就日光型彩色膠片來說,它是一種“標準的白晝光”。這是直射陽光和太陽高出地平線20度以上時略有白云的蔚藍天空所反射的光線的混合體。在這種光線下,用日光型彩色膠片拍攝,進行正確曝光和沖洗,色彩表現(xiàn)真實,不需校正濾光鏡。另一種接近于白色的白晝光,是太陽完全被均勻的低空霧氣遮蓋時的光線。這種陰天會影響色彩平衡,使之變藍,此時最好用81號色彩平衡濾光鏡、紫外線濾光鏡或天光鏡加以校正。
2、藍色的白晝光
當天空無云時,拍出的照片顏色偏藍。同樣,在多云的天氣里,特別是當太陽被濃云遮住,天空大部分是藍光,或是當天空被高空的薄霧均勻地遮住的時候,拍出的照片也會偏藍。在這種情況下,如要校正色調(diào),可以用密度適當?shù)纳势胶鉃V光鏡來校正。
3、紅色的白晝光
日出不久和夕陽西下時,太陽呈黃色或紅色。這是由于大氣中很厚的霧氣和塵埃層將光線散射,只有較長的紅黃光波才能穿透,使清晨和黃昏的光線具有獨特的色彩。在這種光線下所拍攝的景物,其色彩比在白色光線下所拍攝的顯得更“暖”一些。這也是很多攝影師比較喜歡的一種光效,拍攝出的照片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當然,如果不喜歡這種光線,可以在日出后兩小時和日落前兩小時內(nèi)拍照。用一種密度適當?shù)乃{色平衡濾光鏡,也可以避免這種現(xiàn)象。以上所說的對光的色彩校正是針對膠片相機而言,如果用的是數(shù)碼相機則注意調(diào)整白平衡即可。
攝影者只要學會從攝影的角度去觀察顏色,就可以領(lǐng)略各種不同情況下自然光的內(nèi)在美,就會發(fā)現(xiàn)清晨和傍晚所拍的照片具有獨特的氣氛和美感。任何一位攝影家都知道,一天中最佳的拍攝時間是上午10點以前,下午2點以后。如果此時天空有薄云的話,拍攝效果還會更好。因為薄云下的陽光較為柔和,而且被攝物仍有明顯的陰影,卻并不十分刺眼。
透過薄云照射的陽光猶如一面巨大的漫射柔光鏡,它能使照片的陰暗部位之間起到漸變的作用。這種光線相當強,它是一種能夠產(chǎn)生和突出被攝體陰影部分的質(zhì)地,或是作為一種人像攝影方面的造型光。如果采用的是彩色膠卷,則用這種光線拍攝出的照片,不如在直射光線下拍攝的鮮艷。
二、自然光的攝影技巧
1、不同時刻光線攝影技巧
(1)晨曦的光線。薄霧濛濛的清晨,常常預示著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此時往往有著絕佳的光線條件。在這種光線條件下拍攝,色溫會不斷變暖,被攝體經(jīng)過金燦燦的陽光照射,會變成一種令人愉快的暖色調(diào)。
(2)晴朗的早晨。早晨提供了一個光線明亮,但陽光照射的角度卻很低的拍攝機會,可以拍攝出高反差和色彩飽和的照片。在這種時刻拍攝,如何正確地掌握曝光量是一個關(guān)鍵問題。一般來說,測光既不根據(jù)強光部分,也不以陰影部分為準,而是取決于所要突出的主體部分,最好是測量強光和陰影部分之間的平均光。正午的光線(頂光)一般不適宜在室外拍照,尤其是在夏季。如果在正午烈日下拍攝淺色被攝物,炎熱的烈日會淹沒被攝物的所有層次。此外,正午拍攝,陽光正處在最高點,因而被攝物的陰影很短,幾乎沒有。
(3)下午的光線。以往人們總認為下午的光線以日落時為最佳,其實這是陳舊的觀念,因為在日落前有許多很好的拍攝機會。中午過后,太陽就慢慢地西下了,此時有許多從側(cè)面拍攝各種被攝物的機會,這樣拍攝出的照片會有立體感。當太陽已降得很低時,還可以拍攝逆光照片,被攝者近乎于剪影,而背景則是曝光正確的天空。如果希望背景部分曝光量過度,而主體的曝光正確,則可開大兩級光圈。
(4)天黑以后的光線。對有些攝影師來說,當太陽消失在地平線上,夕陽的最后一抹余輝消失的時候,才是拍攝的最好時機。此時的天空呈深藍色,街上華燈初上,景色十分優(yōu)美。但拍攝動作一定要快,因為這一情景持續(xù)的時間很短。拍攝時最好用日光型膠卷平衡色溫,它能拍出天空的自然色調(diào),并能映出建筑物和大街上的鎢絲燈的暖色光。
2、不同天氣狀況攝影技巧
(1)薄霧天氣。陽光直射下拍攝的照片給人以明快和清晰的感覺,但在薄霧情況下拍攝的照片,卻給人以變幻莫測的夢幻般的感覺。此時拍攝的照片中,被攝物的層次、亮光和陰影都被埋沒了。云霧可作柔和風景照片的背景部分,但同時又能使照片的前景部位顯得更引人注目,從而使前景部位的被攝物同背景明顯地分開。在這種情況下,畫面中的灰白色調(diào)部位的顆粒會明顯變粗。如不希望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則可使用慢速膠卷和三腳架。
(2)陰沉多云的天氣。攝影者最為煩惱的是遇上陰沉多云的天氣,因為這種天氣拍攝出的照片缺乏陰影和反差,光線效果也不好,而且景深一般很淺,被攝物顯得非常平淡。如果天空變化較小,可用反差濾光鏡以增添黑白照片的拍攝效果。拍攝彩色照片可用漸變?yōu)V光鏡。曝光量可直接參照測光表讀數(shù),因為光線很平,無需用補助光。如果要靠強光和陰影來烘托拍攝效果,千萬不要在陰沉多云的天氣下拍攝。
(3)強烈的陽光。一些攝影家認為,強烈的陽光是拍攝時最難對付的光線之一。因為在直射的陽光下攝影,會使照片的畫面顯得十分刺眼,使明影部位和強光部位產(chǎn)生如同聚光燈照明那樣的明顯界限。因此,拍出的照片反差很大,色調(diào)范圍顯得很窄,陰影部位和強光部位沒有什么其他色調(diào)。他們還告誡攝影者千萬不要用直射的陽光拍攝人像,因為這種光線會使臉部的缺陷明顯地暴露出來,并使被攝者睜不開眼睛,因而造成皮膚起皺等現(xiàn)象。然而,英國攝影家基思·威爾遜卻告訴人們,在強烈的陽光下,利用碧藍的天空、高懸的太陽、反光的表面和生動的色彩,也能拍攝出精彩的照片。在強烈的陽光下攝影,首先遇到的是反差大的難題。許多相機的中央重點測光系統(tǒng)會因為明顯的反差而失靈,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測出使強光部分和陰影部分都滿意的平均讀數(shù)。如果在水邊、沙灘,甚至路面等充滿強烈反光表面的地方拍照,這種現(xiàn)象會更為嚴重。按照平均測光讀數(shù)來曝光,得到的往往是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的照片。
威爾遜還指出,如果相機帶有點測光裝置和能兼顧測量強光和陰影的裝置,便可以獲得較好的控制,從而使被攝體在強光下正確曝光。應當記住,一定要用點測光表對被攝體進行測光,并據(jù)此確定曝光量。如果你的單鏡頭反光相機只有中央重點測光,則可把相機靠近被攝體測光,以消除背景光對拍攝的影響。
3、不同背景下的攝影技巧
在選擇背景方面,如果拍攝一般的街景、風景或建筑物,應當仔細觀察陽光強烈照射著的表面和顏色。白墻面反光雖然很強,但是如果處在陰影中,看起來則是灰暗的,結(jié)果會拍出平淡的照片。對待建筑物應遵循的一般規(guī)則是,不要拍攝處于陰影中的建筑物或物體表面,應當?shù)却柟庹丈涞轿矬w表面,那時色彩飽和,反差充分和豐富。還可設(shè)法尋找低視點,把一部分藍天納入畫面上方。在強光下攝影,應當考慮到的最重要問題是選擇合適的背景。
晴朗的藍天能為任何被攝體造成美麗的背景。拍攝時蹲下身子,直到你看到被攝體后面全是天空。這樣的低角度往往會拍出不同尋常的照片。以這種方式拍攝人像會很動人。此外,還可以嘗試低視點、高視點或者傾斜相機拍攝。威爾遜認為,強光下攝影的好處,在于這種光線給天然和人工景物上所帶來的彩色。由于反差伴隨顏色而來,因此最有表現(xiàn)力的照片并不是那些彩色斑瀾的照片,而是那些以鮮明的形式運用幾種對比色的照片。
另外,運用自然光攝影有時光線照射不到的陰影部分會破壞拍攝對象的整體美。此時,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一塊小的白色反光板,拍攝時,把它放在剛好處于照相機的拍攝范圍以外的地方,對準被攝體進行反光。這樣,就能控制自然光,而不受限制了。
總而言之,用光是攝影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光線運用的好壞直接影響色彩和影調(diào),影響線條和形態(tài)。攝影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對光線的運用結(jié)果。因此,我們只有掌握了光的特性,充分運用光效去詮釋我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才能拍攝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參考文獻
①[德]格羅塞:《藝術(shù)的起源》[M].商務(wù)印書館,1984
②胡穎,《論鄭景康的攝影藝術(shù)風格》[J].《中國攝影》,1980(4)
③[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決定性瞬間》[M].中國攝影出版社,2002
④盧塞爾·米勒:《世界的眼睛》[M].中國攝影出版社,2001
⑤李文方:《世界攝影史》[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⑥王振山:《當代新聞攝影學》[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⑦徐忠民:《新聞攝影學》[M].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經(jīng)濟生活頻道)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