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廣
摘 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和運用越來越廣泛,職業教育已把計算機課程列為必學科目。要學好計算機課,讓學生熟練操作計算機,教好計算機操作是個重要環節。本文就如何安排計算機理論課與實踐操作課的課時比例、時間間隔,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何緊跟計算機軟硬件發展進程、解決教與學的矛盾,以便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等進行了分析論證。
關鍵詞:計算機 操作課 教學方法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對生產一線的勞動者素質要求不斷提高,計算機在現代化企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適應計算機技術的更新與發展,如何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適應他們將來的工作需求,是擺在我們計算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筆者任教的計算機課程,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理論課,主要在電化教室講解完成;二是實踐操作課,由教師導入,主要由學生在計算機教室自主完成。計算機實踐操作與理論是并重且相輔相成的,通過實踐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論,理論反過來又可以指導實踐,但計算機的應用最終是要通過實踐操作表現出來的。因此,筆者認為計算機上機操作課不僅要完成大綱的教學要求,更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嚴謹的學習態度、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和勇于進取的創新能力。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所學計算機課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實用,主要學習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的應用,主要針對辦公自動化應用領域。計算機學科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所以,上好計算機操作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經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對如何在上好微型計算機基礎理論課的同時,更好地上好計算機實踐操作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了有益探索,下面談一談筆者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靈活合理地安排理論課與實踐操作課的課時比例
在理論課與實踐操作課的課時比例上,我們以前的經驗就是按照每個學年度總課時量固定安排為1:1或者1:1.5。完全按照1:1或1:1.5的固定比例很不合理。例如,在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時,由于課程主要是理論知識,不需要用太多學時上機操作;在講授Windows操作系統時,由于計算機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機會也很多,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都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在這兩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過多地安排實踐操作課的課時,一是浪費時間,二是實踐課富余時間過多,學生會憑自己的興趣愛好各自為政,不按指定的內容操作,利用游戲等其他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活動消磨時間,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后,就會影響以后上機操作課的組織學習。而在學習五筆字型后需要練習時,或學習Word、Excel、Office這些沒有接觸過的課程時,1:1或1:1.5的比例又顯得遠遠不夠,所以在整個課程講授過程中,理論課和實踐操作課的課時比例安排在不影響整個學期課時進度的情況下應做到靈活,把講授基礎知識富余的課時安排在實踐任務較重的操作課中,讓課時安排更加趨于合理。
二、合理安排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時間間隔
我們在教學中發現,理論課和實踐操作課在上課時間上不宜有間隔,這樣正好利用學生在理論課中接受新知識后的那種躍躍欲試的狀態來激發學生對實踐操作的學習熱情。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直接在計算機室利用多媒體控制中心的廣播系統進行理論課講授,并把理論課和實踐操作課穿插進行,這樣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實踐操作課中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更有幫助。
三、活躍計算機操作課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興趣
計算機操作課與計算機理論課的課堂氣氛應有所區別,理論課課堂主要目的是講授知識,與其他課程同樣要求嚴肅、認真;操作課的課堂氣氛應輕松、活躍,根據每節課的實踐操作目標,精心安排導入內容,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例如在學習Word時,先讓學生思考一下我們現在使用的教科書是怎樣排版印刷的,你自己能排出更好的效果嗎?再比如,在學習Excel時,我們以本班上學期考試成績表為例,進行快速排名、篩選數據的演示;在學習網絡知識時,談一談上網除了可以用QQ聊天以外還有很多的用途等,這樣可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理論與實踐銜接,以任務教學為主,書本內容為輔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實踐操作課中的自主時間比較多,教師無法百分之百地控制,學生玩小游戲、上網聊天、利用計算機看小說等做與課程內容無關的事情的現象總是屢禁不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并不只是學習態度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教師在理論課與實踐課的銜接方面做得不到位。要讓學生對學習計算機更加有興趣,我們應該把學習目的具體化,把每節內容細化到每項具體任務的完成,利用實踐操作課讓學生知道如何完成這些具體目標,讓學生從完成每個任務過程中體會到滿足感和成就感,激發繼續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扎實掌握教科書中的知識點的目的,力爭在課堂中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效果。例如在學習Word中表格的制作時,我們讓學生自主完成畢業參加競聘的個人簡歷表格的任務。這樣的任務貼近生活,并且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還會涉及。這樣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完成變為主動完成,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教學效果更好。另外,在預留任務時,我們還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先用較簡單的任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自信心,達到讓學生喜歡這一學科的目的,以后再逐漸增加任務的難度,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后期,我們還可以增加一些難度較大、工作量較大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分組完成,這樣不但能集思廣益來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精神,對以后適應工作崗位有很大的益處。
五、緊跟計算機軟硬件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軟件環境
計算機硬件的發展速度是以季、月甚至是日計的,計算機軟件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的。所以,計算機課應緊跟時代的步伐,跟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滿足學生對計算機最新知識的需求,計算機課程教學必須有一定的前瞻性。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條件有限,使用的基本上是一些比較陳舊、落后的硬件設備。教科書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滯后于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現象。在理論課授課過程中,我們應以最新軟硬環境為基礎進行調整,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及時更新學生實踐操作的軟件環境,做到講授與主流運用一致、實踐操作與講授一致。
總之,我們通過合理安排課時比例,因勢利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通過具體任務、明確目標吸引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因材施教,及時更新理論、實踐課程內容,保證計算機操作課能夠收到滿意的效果。
(作者單位:周口市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