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近幾年來, 我國很多地區不時會遭遇霧霾天氣,特別是京、津、冀以及東北、華北、華東和全國其他許多城市,其空氣污染指數常達重度污染級別,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那么,霧霾到底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傷害?我們又該如何正確防御它呢?
一、霧霾是個全能殺手
霧霾天氣時,空氣中可吸入性顆粒物(特別是PM2.5)增多,病毒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灰塵等擴散變慢,可使有害物質上升到正常天氣的50~100倍,所以,對人的身心健康會造成極大傷害。
1.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大氣中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化學顆粒物質可隨人體呼吸進入呼吸道,特別是直徑小于2.5微米(PM2.5)顆粒物可直接進入并沉降于支氣管以及肺泡,從而被人體吸收。其中尤以0.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危害最大。0.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占大氣顆粒物的九成以上,主要以擴散的方式沉積,更容易被肺泡吸收,進入肺泡深處。而大于0.5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以撞擊方式沉積。這些顆粒物會引發鼻炎、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長時間暴露于霧霾天氣中,還可能引起哮喘急性發作,或導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發作或加重,危害健康。
2.危害心腦血管健康
霧霾天氣被人體吸收的微塵會損害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能力,增加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的機會,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心臟功能,易導致心衰。加重腦血管疾病,嚴重時可誘發中風。
3.誘發與加重肺癌
霧霾中的有害物質吸入肺,極易誘發肺癌,特別是長期生活在霧霾天氣中,會使肺癌的發病率顯著上升。
4.危害眼鼻喉健康
霧霾中的灰塵和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對眼、鼻、咽喉有不良刺激作用,會導致眼睛出現干澀、癢、流淚、畏光等癥狀,引發結膜炎;對鼻子可誘發過敏性鼻炎,出現流涕、鼻塞、打噴嚏等癥狀;對咽喉可引發咽干、咽痛、咽癢等癥狀。
5.對皮膚健康危害大
霧霾天環境潮濕,細菌、病毒、霉菌等致病微生物增加,易使皮膚出現瘙癢、丘疹、紅斑,引發過敏性皮炎。
6.對情緒影響大
霧霾天里,氣壓低、空氣含氧量下降,且濕度大,特別是終日霧霾彌漫,陽光弱,人體中的松果體會分泌出較多的松果體素,使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減少,人容易感到胸悶、抑郁、頭昏,產生低落、沮喪等情緒。
7.導致交通事故頻發
霧霾天氣,使能見度驟降,嚴重影響視線,造成空中、水面、陸路交通受阻,不但會使很多航班延誤或取消,使很多高速公路限行或封閉,影響正常出行,而且還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二、該怎樣防御霧霾的危害
冬春時期是霧霾高發的季節,每個人都應加強防護,減少霧霾對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
1.戴口罩有學問 霧霾天多數人出門都帶上了口罩,那么戴什么樣的口罩才能真正起到防護效果呢?戴口罩對隔離污染物確有一定作用,但口罩也不是萬能的。市場上流行的時尚口罩,本身可能有染料或甲醛超標,對健康不利。醫用口罩只能阻擋較大的顆粒,阻擋細菌與很小的顆粒作用有限。N95口罩效果相對較好,但口罩較密閉,不宜戴的時間過長,否則易造成呼吸困難。特別是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本身就存在呼吸困難的問題,如果較長時間戴口罩,可能會加重呼吸困難的癥狀,這些人最好是避免或減少外出。
2.盡量少出門 在霧霾天氣中,為了避免與減少對健康的危害,最好的辦法是減少出門,特別是孕婦、老人、小孩與患有呼吸、心血管疾病者,因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較差,更應小心,應盡量不出門。
3.不外出鍛煉 霧霾天不宜外出鍛煉,特別是早晨霧霾最嚴重,更不宜外出鍛煉,若外出活動,應等霧霾散去再外出,可先在室內進行適宜的活動。
4.開窗通風有講究 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開窗通風的習慣。但若是霧霾天氣則不宜開窗,特別是靠近馬路的住戶更不宜開窗,否則室外的污染物則會進入室內,導致室內污染,危害健康。最好等太陽出來后、霧霾散去、能見度較好時再開窗通風。
5.注意調整飲食 飲食宜清淡、溫潤,宜少吃油膩和刺激性食品,適當多吃豆制品、牛奶與奶制品,宜適當多吃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的蔬菜、水果等,如檸檬、柚子、橙子、獼猴桃、梨、香蕉、青椒、番茄、蘿卜、胡蘿卜、綠葉蔬菜和芝麻、核桃、山藥、百合等。香菇、黑木耳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膽固醇,可適量食用。此外,銀耳、荸薺、大棗、羅漢果等,均宜適量食用。
6.加強生活保健 平時應重視休息,保證睡眠;重視補充飲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適當飲茶;要注意氣候變化,加強防寒保暖,防止感冒;加強個人衛生,注意洗臉、洗手、漱口,清潔鼻腔,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與抗病能力;霧霾天容易情緒低落,可聽聽音樂以調整心情。
7.適當補鈣 霧霾天較多時,因日照太少,對維生素D的合成會造成較大影響,因而會影響鈣的吸收。因此,孕婦、兒童和老人,宜適當補充維生素D,適當多吃牛奶以及豆腐、蝦皮等含鈣豐富的食品,必要時可服鈣片等營養補充劑。
8.加強皮膚保健 霧霾天出門回家后要徹底清洗面部和暴露部位,防止毛孔堵塞和角質堆集,防止引發痤瘡、癤等皮膚疾患。
此外,應從我做起,出門少開車,盡量乘坐公交車輛,節能減排。節日期間,應盡量不燃放煙花爆竹,以減少空氣污染。
若想從根本上解決霧霾的危害,則須加強立法,加強環境保護,加快治理,防止與減少煙塵等污染物質的排放,還民眾一片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