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天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試析高校雙困生就業弱勢問題現狀與對策
張華天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高校“雙困生”是目前高校畢業生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在經濟狀況、就業技能、就業觀念、性格、就業政策上都處于弱勢。屬于家庭經濟、就業都困難的學生。針對“雙困生”面臨的問題,為培養更多高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等教育人才,政府和學校應建立健全相關政策、設計相關課程有針對性的關懷就業弱勢群體,增強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雙困生;就業弱勢
所謂雙困生,指的是經濟困難與就業困難的高校學生。而“雙困”往往又是同時出現的,大部分經濟貧困的學生都會再就業過程中產生相應的問題。所以如何全面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雙困生”是關鍵。雙困生的主要問題來源于經濟困難,經濟困難導致學生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現問題,所以經濟困難是主因。解決雙困生結業難的問題迫在眉睫,既是可以讓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發展,解決貧困問題和就業問題的關鍵,也使貧困學生可以盡快進入社會節奏中的主要途徑。
1.經濟弱勢。雙困生面臨就業問題的最大困境就是經濟問題。首先,他們不能及時的購買相應書籍、沒有電腦、網絡去支撐他們獲取更多更及時的就業信息;同時也沒有能力參加相應就業技能培訓增強就業技能。其次,經濟貧困學生大部分性格較為內向,這也直接導致他們交際面狹窄,綜合能力不強。而這些問題中最嚴重的是由于經濟差異而帶來的價值觀的偏差。
2.就業觀念落后。傳統觀念認為大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手段,所以在就業過程中,在貧困生的思想中認為上大學、找一份工作便是改變自己、改變家庭的途徑。所以在選擇上更加的偏重于大中型城市。但是這種就業觀念已經被時代所淘汰,現在的就業形勢要求大學生必須下基層、從基層做起。這樣的心態只能讓他們在就業選擇上受限,從而便失去了良好的就業機會。
3.性格弱勢。首先,“自卑”是貧困生面臨最大的心理障礙。自卑心理往往導致他們不能夠在應聘時更好的表現自己,但是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是求職中必要的能力之一,這樣的性格迫使他們被動與人交往與人溝通,最后由自卑變成恐懼,恐懼競爭,遇到挫折一蹶不振。其次,由于挫折和失敗,會產生焦慮心理。貧困生又往往因為措施就業良機而深深的自責,強烈的改變現狀的愿望與擺在面前的現實困難相互交織,使他們不能客觀的分析自己的就業形勢和就業目標,對求職產生了反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第一,推進社會網絡平臺應用,實現信息共享。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就業、擇業信心也在飛速發展。政府應當放寬政策限制,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實現畢業生與招聘單位的信息共享。同時,針對貧困生就業困難的局面,政府和高校應當有針對性的提供特聘招聘信息,讓他們能夠及時的選擇合適的就業崗位。第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應當把未就業的大學生列入到失業保障范圍中去,加大對有就業困難的學生的保障力度和資金投入,建立相應的勞動保障體系和專項資金,全面保障和推動未就業貧困生的就業工作。在保障貧困生經濟不受壓力影響的同時,也要注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保障工作。貧困畢業生飽受著就業的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壓力,所以是心理問題的高發人群,同時畢業季也是心理問題最容易爆發的時段,很多貧困畢業生容易出現焦慮、煩躁對社會的厭煩等心理狀態。第三,打破官本位制度,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傳統社會的等級觀念左右著現今人才流動的方向,如今的社會體制,權利的大小和職位的高低決定了待遇的高低,在這種“官本位”的體制下,勞動者被處在社會的最底層,這種理念直接決定了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導致了如今的很多的優秀人才沒有對口的進入企業、基層單位,相反而是進入了機關、企事業單位,針對上述的問題,政府要深化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讓更多的大學生進入民營企業、西部、及偏遠山區。解決現金農村缺少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把這些作為現金我們要極力解決的問題。
二是要實施全程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及時、全面的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提升貧困學生就業能力的首要條件。職業規劃要做到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要從入學開始就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目標方向。
雙困生就業難問題歸根結底源于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和其自身在經濟和技能方面的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存在,給高校的就業工作,乃至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了挑戰。要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僅要給予他們經濟上的扶持,更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重視對貧困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與就業指導,幫助他們增強就業核心競爭力。
[1]金浩,楊麗明.高校“雙困生”就業中的弱勢分析及對策探討[J].文教資料,2011,29:220-222.
[2]王建光,史瑞林.高校“雙困生”就業競爭力調查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3,12:1622-1624.
[3]陳麗新.高等學校“雙困生”就業指導策略[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314-316.
[4]宋紅娟,謝永輝,劉峰平.影響高職院校雙困生就業的因素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0:117-118.
The double bind of disadvantaged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Hua-tian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Double bind students" is the vulnerable groups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ir skills in economy, employment, employment concept, character and employment policy are weak. Belong to the family economy, economic difficulties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double bind"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to cultivate more talents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talents, the government and schools shall establish and improve relevant policies, design related courses targeted care employment disadvantaged groups,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double bind students; employment disadvantaged
G647
A
1000-9795(2014)012-000088-01
[責任編輯:周 天]
張華天(1985-),男,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吉林體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休閑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