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蘇純
【氣候特點】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2月18日前后。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币馑际钦f陰歷正月的中旬有降水,是因為春屬木,而木的生長需要水,所以立春后就是雨水,東風吹化了冰水,蒸騰而為雨。雨水的到來滋潤了大地,氣候卻是捉摸不定,該節氣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節氣之一。
【精神起居養生】
雨水節氣氣候瞬息萬變,防寒保暖仍然是該節氣的主旋律。因為雨水過后,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已達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氣溫在10℃以上,而華北地區平均氣溫仍在0℃以下。盡管氣溫低,但勃勃肝氣隨著春天的到來正在盡情地抒發,這一時期的人大都易怒,如何調節情志是精神攝生的關鍵。此時可以通過調息不斷修煉自己的情志。所謂調息就是指有節律地控制呼和吸,這是道家養生的主要精髓,也是氣功的一種。古人根據平時積累的經驗選用某些舞蹈動作,呼吸調節舒筋壯骨,通利血脈,強身健體。這就是氣功的起源,又經后人的不斷創新,形成了不同流派行之有效的鍛煉方式。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種調攝精神,簡單易行的調息方法,既可以放松情緒,又可以提高肺功能:以鼻緩緩深吸氣,以口緩緩吐氣,吐氣時口念:“吹”-“呼”-“唏”-“呵”-“噓”-“咝”,吸氣的同時意念中想象氣體次第從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腹腔,呼氣時想象氣體從腹腔-肺-支氣管-氣管-喉-咽-口腔,反復此呼吸動作,以個人承受能力為限,最好每日30~50次。這種調息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心腦供氧,還可平靜情緒,改善肺功能。如果在初春的早上,迎著雨水洗刷過的清新空氣練習一下吐納,是養生的最好選擇。
【飲食養生】
雨水節氣之后,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擾脾胃,且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后應當著重養護脾胃。春季養脾胃的重點首先在于調暢肝臟,保持肝氣調和順暢,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等。 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濕,內以養護脾氣,外以清利濕邪,從而達到養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后必須注意保暖,切勿受涼。同時少食生冷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平時可多吃些諸如鯽魚、胡蘿卜、山藥、小米等食物,以達到健脾的目的。
【季節好發病及認識誤區】
雨水的到來,氣溫明顯回升,但仍然會出現“倒春寒”,氣溫的驟升驟降很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最多見的就是高血壓和胃潰瘍。春屬木,在內與肝臟相連,風邪盛行于春天。中醫認為,高血壓病的基本病理機制就是一個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的過程,是身體本身有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基礎,如果加上春季的外風,與內風呼應,就會加重高血壓的癥狀,患者易出現頭暈、易怒、血壓忽高忽低,甚至會發生腦出血或腦梗塞。有些患者似乎覺得以前的降壓藥不很起作用了,其實不然。這種時候千萬不要隨意加大降壓藥的劑量,而是以調暢情志,控制情緒、注意睡眠等手段調節,如練練調息功。其次,可以使用一些平肝潛陽的食療,以平穩度過春季。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見一些這樣的病人:只服中藥降壓,認為西藥降壓副作用大。這樣的認識是有偏頗的。血壓高是血管變性導致的,是不可逆的,持續穩定血壓是防止心腦血管意外的保障。中西藥解決高血壓問題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西藥是通過不同的方式擴張血管,增大血管直徑,以期達到降壓的效果,而中藥主要是以活血化淤、降脂、修復血管內皮為主,減緩血管變性的進程。如果持續高血壓狀態,心腦血管意外的危害遠遠大于西藥的副作用。在高血壓穩定期可以通過辨證正確使用中成藥,這樣既可避免重復用藥的危害,還可確保生命質量。
本季節另外一個高發的疾病就是胃潰瘍。胃潰瘍的發生和情緒密切相關。該病在春季高發是因為春屬木通肝,肝氣旺易克土,脾胃屬土,因此脾胃和肝有密切的關系。肝郁氣滯,肝陽上亢,長期郁悶化火和直接上揚的肝火都可以擾神,導致睡眠不安。胃潰瘍主要是長期情緒不良和睡眠不良的結果。在這明媚的春天好好享受陽光,充足的睡眠、愉悅的心情是治療胃潰瘍的良藥。
【本節氣養生提要】
1.雨水謹防“倒春寒”,溫陽保暖首當先。
2.調息順氣宗氣堅,平和心境脾胃安。
3.辛辣厚味切勿沾,祛濕散寒藥食擔。
【預防本節氣疾病飲食攻略】
降壓茶: 野菊花、草決明各12~15克,開水浸泡代茶飲,用于降血壓和血脂。
點評:野菊花能清熱解毒,疏風平肝。現代研究表明,它有良好的降壓功能,其降壓功能主要是通過抗腎上腺素和擴張外周血管體現的,還可以抑制血管運動中樞。草決明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兩藥在春季合服對季節性血壓不穩有很好的療效。
蜜棗白芨粥: 糯米、大棗加水煮粥,將熟時放入白芨粉6克,改用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湯稠黏時放入蜂蜜。每天2次,10天為一療程。能甘緩和中,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點評:白芨性味苦寒,質黏而澀,入肺、胃、肝經,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白芨粉末以及煎煮所得的膠狀液,黏合性強,服用后能覆蓋胃黏膜表面,起保護作用,加上其良好的消腫生肌、促進局部炎性水腫和潰瘍愈合等作用,特別適合胃潰瘍患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