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瑞群 龐雅琴 龐廣福
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百色533000
巖黃連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陸瑞群 龐雅琴 龐廣福
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百色533000
通過查閱有關巖黃連研究的文獻資料,歸納總結了巖黃連在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方面的研究現狀,以期為開發利用巖黃連以及進一步研究巖黃連提供參考。
巖黃連;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巖黃連(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亦名石生黃堇,為紫堇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含脫氫卡維丁等活性成分[1]。巖黃連為巖溶石山地區特有的多年生草本藥材植物,局限分布在裸露石山,生于石縫、石穴[2]。由于生境條件惡劣,巖黃連自然繁殖率很低,種群發展困難,資源蘊藏量十分有限[3]。巖黃連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鎮痛和強安定作用,并有抑制腫瘤細胞作用;主治瘡癤腫毒、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癥[4]。在桂西北山區,它已成為當地民眾用于消炎止痛、拔毒、治療疥瘡腫毒以及治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常用中草藥;巖黃連總生物堿注射劑和片劑等中藥制劑和產品也已由相關單位研制出來,并批量投產[3]?,F將巖黃連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的現狀進行概述。
1.1 護肝作用
研究表明巖黃連能減輕肝組織變性壞死程度,對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降低谷草轉氨酶(AST)和谷丙轉氨酶(ALT)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能降低丙二醛(MDA)含量[5-8]。孫寧玲等[9]研究脫氫卡維丁對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發現巖黃連有效成分脫氫卡維丁能顯著降低急性肝損傷小鼠的AST、ALT和總膽紅素(TBIL)水平,有效減輕小鼠肝細胞變性、壞死、肝細胞超微結構破壞以及炎性細胞浸潤。研究還發現,巖黃連可明顯增加慢性肝損傷大鼠血清總蛋白(TP)水平,顯著降低ALT、AST、層粘連蛋白(LN)、堿性磷酸酶(AKP)、透明質酸(HA)水平[10]。巖黃連堿的抗纖維化作用,可能是由于巖黃連堿抑制小鼠的兩種細胞因子轉化生長因子(TGF)-β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的表達而促進纖維化的逆轉[11]。畢明剛等[12]研究表明,巖黃連總堿對小鼠免疫性肝損傷具有改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其調節輔助性T細胞(Th)1/Th2平衡有關。
1.2 利膽作用
巖黃連總堿靜脈注射給藥后,可增加正常SD大鼠的膽汁分泌量,具有一定的利膽作用[13]。黃燮南等[14]研究發現,巖黃連總堿20 mg/kg靜脈注射對麻醉豚鼠沒有明顯利膽作用。
1.3 抗癌抑瘤作用
研究表明,巖黃連總堿能抑制人舌鱗癌(Tca8113)細胞增殖,同時能誘導Tca8113細胞凋亡[15],這可能與巖黃連總堿能顯著降低Tca8113細胞中Bcl-2及NF-KappaB的表達有關[15-17]。研究還發現,巖黃連堿在抑制Tca8113細胞增殖的同時,也顯著降低Tca8113細胞端粒酶活性及hTERT的表達[18-19]。謝沛珊等[20]研究發現,巖黃連針劑對肉瘤或艾氏癌實體瘤均有抑制作用。毛宇昂[21]研究發現,巖黃連總堿能抑制人鼻咽癌細胞株CNE-1、CNE-2、卵巢癌A2780、卵巢腺癌SKOV3細胞和PM2細胞株。
1.4 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李麗[22]對巖黃連抗炎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巖黃連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醋酸致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形成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提示巖黃連對多種炎癥均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巖黃連體外抗菌試驗初步證明,其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為脫氫卡維丁,該成分對革蘭陽性菌有一定抑制作用[23]。另外巖黃連提取物還有抗病毒作用,王健等[24]研究發現巖黃連提取物可抗鴨乙型肝炎病毒(DHBV),對DHBV所致的肝損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Zeng等[25]首次證明從巖黃連中分離出的去氫碎葉紫堇堿能顯著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
1.5 止痛鎮靜作用
巖黃連總堿皮下注射具有抑制小鼠扭體反應的傾向,巖黃連總堿也能提高大鼠對熱刺激的痛閾,其鎮痛作用大致與安替比林相當[14]。巖黃連總堿能明顯抑制咖啡因誘發小鼠的興奮活動;明顯抑制由電刺激引起的小鼠“激怒”反應;使猴和貓馴服,并使部分猴和貓產生“僵住癥”[26]。
1.6 免疫調節作用
巖黃連提取物能明顯促進小鼠溶血素抗體生成,能明顯提高細胞吞噬功能,抑制小鼠遲發型超敏反應[14]。研究還發現巖黃連生物堿能增強T細胞產生IL-2和IFN-γ的水平,提示巖黃連生物堿在免疫調節中是一種增強劑[27]。
2.1 肝炎、肝硬化的治療
臨床對比觀察,生化檢驗研究表明巖黃連可改善肝炎患者乏力、納差、腹脹、肝區痛等方面的癥狀,并有明顯的降低轉氨酶,降低總膽紅素、退黃、升高白蛋白,改善肝纖維化指標,促進肝功能恢復的效果。例如,黃文琪等[28]用巖黃連治療黃疸型肝炎患者29例,總有效率為93.1%,高于對照組71.0%的總效率。江山等[29]用巖黃連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黃疸型病毒性肝炎33例,與對照組比較T-BiL、ALT、AST下降顯著。秦如松等[30]用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結果表明巖黃連注射液可以顯著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各項指標,并有一定的抗肝纖維化的作用。鄭志想[31]用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發現有明顯退黃降酶療效。
2.2 肝癌的治療
袁衛平等[32]研究發現,巖黃連能有效預防和冶療TACE治療后的肝損害,TACE后經巖黃連治療2周,AST、ALT明顯下降,多數病例恢復正常,并且有明顯的消炎利膽作用,可使患者食欲增加,術后低熱癥狀改善,TBIL迅速下降。王陽[33]對42例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后應用巖黃連注射液改善肝功能效果進行觀察,發現42例原發性肝癌患者用藥后肝功能均明顯改善,ALT、AST、γ-GT、TBIL明顯下降,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熊良庚等[34]用奧曲肽聯合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晚期肝癌,發現治療組臨床癥狀好轉,食欲改善及上消化道出血控制率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治療組能明顯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
2.3 腎綜合征出血熱的治療
太永日等[35]用巖黃連+病毒唑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60例,結果發現治療組發熱期、少尿期較對照組(單用病毒唑)明顯縮短,STA、ALT、乳酸鹽脫氫酶(LDH)、血尿素氮(BUN)恢復也較對照組明顯。
2.4 臨床不良反應
巖黃連在治療肝病及腎病方面有顯著的療效,但是在臨床應用中有個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劉世萍[36]發現在給某例患者使用巖黃連注射液的過程中,患者出現周身瘙癢、畏寒、寒戰、發熱癥狀。趙淑慧[37]在用巖黃連治療病毒性肝炎的過程中有2例患者在巖黃連輸注過程中局部血管疼痛,但在輸注結束后疼痛癥狀消失。任仲軒[38]在用巖黃連治療病毒性肝炎的過程中發現,少部分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用藥后出現黃疸加深、AST、ALT持續不降的現象。
目前,對巖黃連的研究已經涉及引種栽培、化學成分、細胞培養、組織培養、提取分離、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基因組DNA等方面,其中對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的研究較多。研究表明,巖黃連有效成分對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方面的治療有顯著的效果,但是對其抗癌抑瘤、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膽等的分子作用機制研究較少,還有待進一步闡明。
[1]柯眠眠.巖黃連有效成分的研究[J].植物學報,1982,24(3):289-291.
[2]文和群,許兆然,Villa-Lobos J,等.中國南部石灰巖稀有涉危植物名錄[J].廣西植物,1993,13(2):110-127.
[3]蔣水元,胡興華,趙瑞峰.巖黃連引種栽培研究[J].廣西植物,2002,22(5):469-473.
[4]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廣西中藥材標準[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4-65.
[5]蔣東平.巖黃連對大鼠急性肝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實驗與實習,2007,25(19):119-120.
[6]周勁光.巖黃連總堿對小鼠急性化學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實驗研究,2010,17(27):29-30.
[7]梁永紅,賈杰,Peter S,等.巖黃連生物總堿對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12):2922-2923.
[8]黃興振,劉雪萍,黃敏,等.巖黃連提取物主要藥效學及急性毒性試驗[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02):146-148.
[9]孫寧玲,汪濤,袁本利,等.脫氫卡維汀對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藥學實踐雜志,2008,26(1):23-27.
[10]周勁光.巖黃連總堿對慢性肝損傷大鼠的肝保護作用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27):F0003.
[11]梁永紅,賈杰,Peter S,等.巖黃連生物總堿對肝纖維化大鼠TGF-β1及MMP-9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11):2620-2622.
[12]畢明剛,周娟,許揚,等.巖黃連總堿提取物對小鼠免疫性肝損傷的改善作用[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09,23(1):39-44.
[13]李慧梁.巖黃連活性成分系統研究及藜蘆毒性成分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06.
[14]黃燮南,劉國雄,張憲德.巖黃連總生物堿鎮痛、抗炎、利膽作用的初步觀察[J].遵義醫學院學報,1981,4(2):22-25.
[15]尹俊凱,廖建興.巖黃連總堿對Tca8113細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響[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0,20(4):245-248.
[16]朱頤,廖建興.巖黃連總堿對Tca8113中Bc1-2表達活性的影響[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21(2):96-98.
[17]徐睿,廖建興.巖黃連總堿和脫氫阿卟卡維丁對Tca8113中NF-kappa B表達活性的影響[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0,20(4):241-244.
[18]雷珺,廖建興.巖黃連脫氫卡維丁體外抑制Tca8113增殖及對端粒酶活性影響的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8,18(3):173-177.
[19]李晉芳,廖建興,李慧梁.巖黃連總堿抑制Tca8113細胞及其端粒酶活性的實驗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7,17(1):32-35.
[20]謝沛珊,李愛媛.中草藥抗腫瘤篩選的實驗研究[J].時珍國藥研究,1995,7(1):19-20.
[21]毛宇昂.巖黃連化學成分和活性的研究[D].南寧:廣西醫科大學,2006.
[22]李麗.巖黃連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23):20-21.
[23]葉琦莉,吳練中.巖黃連的抗菌實驗[J].廣西中草藥,1984,7(3):63.
[24]王健,張士軍,巫世紅,等.巖黃連提取物體內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J].藥物研究,2009,18(11):7-9.
[25]Zeng FL,Xiang YF,Liang ZR.Anti-hepatitis B virus effects of dehydrocheilanthifoline from Corydalis saxicola[J].Am J Chin Med,2013,41(1):19-30.
[26]黃燮南,劉國雄,張毅.巖黃連總生物堿的安定作用[J].中國藥理學報,1981,2(3):156-159.
[27]童鯤,吳練中,梁益永.巖黃連總生物堿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免疫學雜志,1995,11(4):238-241.
[28]黃文琪,宋閩寧,閔峰,等.巖黃連治療黃疸型肝炎的臨床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4):389.
[29]江山,尤世剛.巖黃連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黃疸型病毒性肝炎33例[J].醫藥導報,2008,27(4):403-404.
[30]秦如松,王洋.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9,6(4):270-272.
[31]鄭志想.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93例療效觀察[J].中醫中藥,2013,11(5):256-257.
[32]袁衛平,洪堅善,趙蔭農.巖黃連對肝癌介入化療栓塞后肝損害的治療[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2,19(2):257.
[33]王陽.巖黃連注射液配合介入療法治療伴有肝細胞黃疸的晚期肝癌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0,5(31):1737-1738.
[34]熊良庚,李琳琳.奧曲肽聯合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晚期肝癌的臨床觀察[J].四川腫瘤防治,2005,18(4):232-234.
[35]太永日,尹明實,樸紅心.巖黃連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60例觀察[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4,4(17):2746-2747.
[36]劉世萍.巖黃連注射液致寒戰、高熱[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4,(5):337.
[37]趙淑慧.巖黃連治療病毒性肝炎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03,24(12):J001.
[38]任仲軒.巖黃連治療病毒性肝炎33例療效分析[J].臨床薈萃,2003,18(2):94-95.
Advances in studie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
LU RuiqunPANG YaqinPANG Guangfu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Baise533000,China
By the inspec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 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re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and utilize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 progress
R285.5
A
1673-7210(2014)02(b)-0159-03
2013-10-12本文編輯:程銘)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81060233);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項目(編號201106LX440)。
陸瑞群(1980-),女,碩士;研究方向:細胞生物學。
龐廣福(1980-),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