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補喜 申京苑
【摘 要】 文章利用分位數回歸方法對審計費用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發現,影響我國審計費用的因素包括資產規模、長期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審計意見類型、會計師事務所變更以及是否由“十大”所審計,沒有發現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是否“微利”區間及是否“保配”區間與審計費用的相關性。分位數回歸結果表明不同因素對審計費用的影響隨著所考察分位點不同而變化,得到了比普通線性回歸更加全面的結果。
【關鍵詞】 審計費用; 影響因素; 分位數回歸
中圖分類號:F23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07-0110-04
一、文獻回顧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于審計定價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國外學者對于審計費用的研究起步較早。Simunic(1980)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考察審計費用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上市公司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率、控股子公司個數、審計意見、行業類型、前兩年的盈虧情況以及內部審計成本對審計費用影響顯著,其中上市公司資產規模是決定審計費用的最重要因素?;赟imunic提出的模型,許多學者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審計市場進行了研究。如Francsi(1987)采用澳大利亞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發現上司公司總資產、控股子公司個數與審計收費正相關,對于規模小的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對審計費用的影響顯著,而對于規模大的上市公司,事務所規模對審計費用不具有重要影響。
我國對審計費用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對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脫鉤改制,且初期研究大多是規范性研究,直到2001年12月證監會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范問答第6號——支付會計師事務所報酬及其披露》,我國學者才開始對審計費用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王振林(2002)較早使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審計費用,研究發現我國審計市場審計費用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被審計單位的規模。羅棟梁(2002)運用逐步篩選法進行多元回歸發現被審計單位資產總額、控股子公司個數、涉及的行業數對審計費用有顯著影響。李補喜、王平心(2005)首次提出審計費用率概念,使用回歸方法對審計費用、審計費用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審計費用與審計費用率具有相同的影響因素,各影響因素對審計費用率的解釋度遠遠高于對審計費用的解釋度,為研究審計費用的相關影響因素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思路。
由以上文獻綜述可以發現,前人對審計費用的研究大多采用最小二乘法(OLS)進行回歸。傳統的OLS回歸分析主要關注均值,即采用因變量條件均值的函數來描述自變量每一特征數值下的因變量均值,從而揭示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系,但是無法更深入地解釋不同審計費用水平下可能存在的不同的相關關系。為了全面分析不同審計費用水平下各解釋變量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程度,本文運用分位數回歸技術對我國審計市場的審計收費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
二、分位數回歸簡介
傳統的回歸分析主要關注均值,即采用因變量條件均值的函數來描述自變量每一特征數值下的因變量均值,從而揭示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系。模型化和擬合條件均值函數是回歸模型法中的核心思想。
從分位數回歸模型定義可以看出,分位數回歸模型可以更加全面地描述被解釋變量條件分布的全貌,而不僅僅是被解釋變量的條件期望(均值)。另外,分位數回歸并不要求很強的分布假設,在擾動非正態的情形下,分位數估計量可能比最小二乘估計量更加穩健。分位數回歸技術不僅深化了對傳統回歸模型的理解,而且也推廣了回歸模型的類型和應用,使得回歸模型擬合相關統計數據時更加準確細致。
三、研究假設
(一)被審計單位規模
以往學者的研究已經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規模是審計費用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上市公司規模越大,經濟業務也就越多,其審計范圍也就越大,這就需要注冊會計師收集更多的資料來確保審計質量,相應的,收取的審計費用也就較高。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總資產對數來衡量公司規模。
假設1:被審計單位總資產對數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二)被審計單位審計復雜性
上市公司審計復雜程度高,審計工作和審計風險就會相應增大,審計費用也隨之提高。本文用應收賬款與資產總額的比和存貨與資產總額的比來反映上市公司審計復雜性。應收賬款和存貨是上市公司重要的流動資產,審計程序較為復雜,這就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資源,所以,應收賬款和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越大,審計收費也就越高。
假設2:被審計單位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三)被審計單位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審計風險越高,遭受訴訟和未來罰款的可能性就越大,相應的審計費用也就越高。本文選取上市公司長期負債率衡量審計風險,長期負債率越高,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
假設3:被審計單位長期負債率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四)盈余管理和獲利能力
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守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對外報表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上市公司管理當局進行盈余管理源于融資需要,但不具備配股資格或發生虧損的情況下可能遭受特別處理。為了使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達到微利區間或配股區間而不被處理,企業很有可能會操縱盈余,粉飾凈資產收益率,相應地注冊會計師會增加審計程序來降低審計風險,這就增加了會計師投入的資源,也就會導致較高的審計費用。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的業績越好,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就越低,審計收費自然也會降低。
(五)事務所特征
財務報表審計意見分為五種,分別是標準的無保留審計意見、帶強調事項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其中后四項稱為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時,會向公眾傳遞出上市公司的負面信息,公司管理當局會盡可能的與審計師溝通以避免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審計師就會追加審計工作、延長審計時間,也就需要更高的審計費用。endprint
假設5A:被審計單位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我國的審計市場一直處于買方市場,當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就審計費用發生分歧時,上市公司就會選擇變更會計師事務所來降低審計成本。另外,由于我國目前相應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一旦出現審計報告不公允的情況,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民事責任較低,審計市場上“低價攬業”價格競爭行為比較嚴重,所以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會降低審計費用。
假設5B:被審計單位本年度變更會計師事務所與審計費用負相關。
會計師事務所的品牌代表了事務所的規模和公信力。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越大,其擁有的高素質的人才越多,提供的審計服務質量越高,審計收費自然也就越高。
假設5C:由“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四、實證研究
(一)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2我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所使用的財務指標數據均來自CSMAR國泰安數據庫。本文采用以下標準對樣本進行篩選: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剔除ST、PT的上市公司;剔除財務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
根據這一指標進行篩選,最終得到2 099個上市公司樣本。
(二)基本回歸模型
1.建立模型
2.基本回歸結果分析
通過變量的逐步引入,結果發現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與審計收費不存在顯著相關性,這就表明審計師在制定審計費用時沒有將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比重作為主要因素考慮在內,或者說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任務時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重視程度不夠。是否微利區間、是否保配區間對審計費用無顯著影響,說明注冊會計師對待“微利”公司、“保配”公司與其他公司的態度沒有明顯差別,上市公司審計費用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并不明顯。另外,流動比率對審計費用不具有顯著影響,說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沒有考慮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可能造成的審計風險。
剔除以上三個變量后,模型中剩余的變量為期末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長期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審計意見類型、會計師事務所得變更、是否由十大所審計六個變量。此時,六個變量對審計費用的解釋度R2為0.547,調整的R2為0.546,擬合優度較高,F檢驗統計量的觀測值為421.403,對應的顯著性概率P值為0,回歸模型有統計意義。但是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的結果比較籠統,無法更深入地分析每個變量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此,本文在基本回歸模型的基礎上利用分位數回歸方法對審計費用做進一步的研究。
(三)分位數回歸模型
1.建立模型
2.分位數回歸結果分析(表1)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六個影響因素中,各個要素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總體是顯著的,并且大部分因素對審計費用不同分位數的影響系數都有明顯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被審計單位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對審計費用的影響與預期一致,總資產規模在各個分位點上均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表明客戶規模越大,審計工作量越大,審計費用越高。分位數回歸數據顯示,隨著審計費用分位點的提高,資產規模對審計費用的影響呈上升趨勢,表明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水平越高,資產規模對審計收費產生的影響越大。
(2)被審計單位風險。被審計單位長期負債率與審計費用顯著負相關,這與前文預期不一致,上述指標是衡量上市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同時間接反映了注冊會計師所面臨的審計風險。研究結果表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定價時不僅沒有系統考慮審計風險,反而在面對高風險的上市公司時給予了價格優惠。長期負債率對審計費用的負面影響呈下降趨勢,表明對于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長期負債率對審計費用產生的負的影響也較大,意味著注冊會計師給予了更高的價格優惠。
(3)被審計單位獲利能力。被審計單位獲利能力在絕大多數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與預期結果不一致,表明注冊會計師對那些盈利能力較好的上市公司會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而上市公司的收入情況也使其付得起這樣的審計費用。在0.6分位點之前,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相對穩定,除0.2分位點外,基本保持在0.015~0.024之間;0.6分位點之后,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急劇上升,穩定在0.031~0.046之間,表明與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
(4)事務所特征。隨著審計費用分位點的提高,審計意見類型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總體呈上升趨勢,這表明與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審計意見類型對高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審計意見類型與審計費用在大多數分位點上顯著正相關,說明審計師在出具非標準意見時會更加謹慎、收集充分的審計資料,因此就會花費較多的審計時間,收取更多的審計費用。
會計師事務所的變更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僅在0.3~0.7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負相關,說明對于審計費用處于條件分布中段的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會使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降低,與預期結果一致,印證了我國審計市場上的“低價攬業”價格競爭行為。
是否由“十大”所審計在所有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并且回歸系數隨著審計費用分位數的增大而增大,這說明規模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較高,上市公司也愿意為高品牌事務所支付更高的費用,而且相對于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是否“十大”所審計對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
五、結論
本文首先利用逐步回歸方法對影響審計費用的相關因素進行了篩選,排除了應收賬款和存貨總資產的比重、是否“微利”區間和是否“保配”區間三個變量,確定了影響我國審計費用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分位數回歸模型詳細研究了各個因素在不同分位點上對我國審計費用的影響程度,發現了許多普通線性回歸不能解釋的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特征。此外,影響我國審計費用的因素比較多,由于資源的限制,本文僅涉及了具有代表性的九個變量,進一步研究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王振林.審計收費的決定與審計質量: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D].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3-15.
[2] 羅棟梁.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決定因素的一般性研究 [J].證券市場導報,2002(12):28-32.
[3] 李補喜,王平心.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5(2):91-95.
[4]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18-127.
[5] 李育安.分位數回歸及應用簡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6(3):35-38.
[6] 王善平,李斌.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來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2):68-71.
[7] 劉婷婷,朱錦余.我國A股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決定因素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0(10):160-163.
[8] 伍利娜.盈余管理對審計費用影響分析:來自中國上市公司首次審計費用披露的證據[J].會計研究,2003(12):44-47.endprint
假設5A:被審計單位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我國的審計市場一直處于買方市場,當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就審計費用發生分歧時,上市公司就會選擇變更會計師事務所來降低審計成本。另外,由于我國目前相應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一旦出現審計報告不公允的情況,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民事責任較低,審計市場上“低價攬業”價格競爭行為比較嚴重,所以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會降低審計費用。
假設5B:被審計單位本年度變更會計師事務所與審計費用負相關。
會計師事務所的品牌代表了事務所的規模和公信力。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越大,其擁有的高素質的人才越多,提供的審計服務質量越高,審計收費自然也就越高。
假設5C:由“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四、實證研究
(一)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2我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所使用的財務指標數據均來自CSMAR國泰安數據庫。本文采用以下標準對樣本進行篩選: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剔除ST、PT的上市公司;剔除財務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
根據這一指標進行篩選,最終得到2 099個上市公司樣本。
(二)基本回歸模型
1.建立模型
2.基本回歸結果分析
通過變量的逐步引入,結果發現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與審計收費不存在顯著相關性,這就表明審計師在制定審計費用時沒有將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比重作為主要因素考慮在內,或者說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任務時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重視程度不夠。是否微利區間、是否保配區間對審計費用無顯著影響,說明注冊會計師對待“微利”公司、“保配”公司與其他公司的態度沒有明顯差別,上市公司審計費用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并不明顯。另外,流動比率對審計費用不具有顯著影響,說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沒有考慮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可能造成的審計風險。
剔除以上三個變量后,模型中剩余的變量為期末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長期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審計意見類型、會計師事務所得變更、是否由十大所審計六個變量。此時,六個變量對審計費用的解釋度R2為0.547,調整的R2為0.546,擬合優度較高,F檢驗統計量的觀測值為421.403,對應的顯著性概率P值為0,回歸模型有統計意義。但是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的結果比較籠統,無法更深入地分析每個變量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此,本文在基本回歸模型的基礎上利用分位數回歸方法對審計費用做進一步的研究。
(三)分位數回歸模型
1.建立模型
2.分位數回歸結果分析(表1)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六個影響因素中,各個要素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總體是顯著的,并且大部分因素對審計費用不同分位數的影響系數都有明顯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被審計單位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對審計費用的影響與預期一致,總資產規模在各個分位點上均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表明客戶規模越大,審計工作量越大,審計費用越高。分位數回歸數據顯示,隨著審計費用分位點的提高,資產規模對審計費用的影響呈上升趨勢,表明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水平越高,資產規模對審計收費產生的影響越大。
(2)被審計單位風險。被審計單位長期負債率與審計費用顯著負相關,這與前文預期不一致,上述指標是衡量上市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同時間接反映了注冊會計師所面臨的審計風險。研究結果表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定價時不僅沒有系統考慮審計風險,反而在面對高風險的上市公司時給予了價格優惠。長期負債率對審計費用的負面影響呈下降趨勢,表明對于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長期負債率對審計費用產生的負的影響也較大,意味著注冊會計師給予了更高的價格優惠。
(3)被審計單位獲利能力。被審計單位獲利能力在絕大多數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與預期結果不一致,表明注冊會計師對那些盈利能力較好的上市公司會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而上市公司的收入情況也使其付得起這樣的審計費用。在0.6分位點之前,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相對穩定,除0.2分位點外,基本保持在0.015~0.024之間;0.6分位點之后,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急劇上升,穩定在0.031~0.046之間,表明與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
(4)事務所特征。隨著審計費用分位點的提高,審計意見類型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總體呈上升趨勢,這表明與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審計意見類型對高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審計意見類型與審計費用在大多數分位點上顯著正相關,說明審計師在出具非標準意見時會更加謹慎、收集充分的審計資料,因此就會花費較多的審計時間,收取更多的審計費用。
會計師事務所的變更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僅在0.3~0.7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負相關,說明對于審計費用處于條件分布中段的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會使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降低,與預期結果一致,印證了我國審計市場上的“低價攬業”價格競爭行為。
是否由“十大”所審計在所有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并且回歸系數隨著審計費用分位數的增大而增大,這說明規模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較高,上市公司也愿意為高品牌事務所支付更高的費用,而且相對于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是否“十大”所審計對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
五、結論
本文首先利用逐步回歸方法對影響審計費用的相關因素進行了篩選,排除了應收賬款和存貨總資產的比重、是否“微利”區間和是否“保配”區間三個變量,確定了影響我國審計費用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分位數回歸模型詳細研究了各個因素在不同分位點上對我國審計費用的影響程度,發現了許多普通線性回歸不能解釋的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特征。此外,影響我國審計費用的因素比較多,由于資源的限制,本文僅涉及了具有代表性的九個變量,進一步研究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王振林.審計收費的決定與審計質量: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D].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3-15.
[2] 羅棟梁.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決定因素的一般性研究 [J].證券市場導報,2002(12):28-32.
[3] 李補喜,王平心.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5(2):91-95.
[4]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18-127.
[5] 李育安.分位數回歸及應用簡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6(3):35-38.
[6] 王善平,李斌.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來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2):68-71.
[7] 劉婷婷,朱錦余.我國A股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決定因素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0(10):160-163.
[8] 伍利娜.盈余管理對審計費用影響分析:來自中國上市公司首次審計費用披露的證據[J].會計研究,2003(12):44-47.endprint
假設5A:被審計單位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我國的審計市場一直處于買方市場,當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就審計費用發生分歧時,上市公司就會選擇變更會計師事務所來降低審計成本。另外,由于我國目前相應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一旦出現審計報告不公允的情況,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民事責任較低,審計市場上“低價攬業”價格競爭行為比較嚴重,所以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會降低審計費用。
假設5B:被審計單位本年度變更會計師事務所與審計費用負相關。
會計師事務所的品牌代表了事務所的規模和公信力。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越大,其擁有的高素質的人才越多,提供的審計服務質量越高,審計收費自然也就越高。
假設5C:由“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與審計費用正相關。
四、實證研究
(一)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2我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所使用的財務指標數據均來自CSMAR國泰安數據庫。本文采用以下標準對樣本進行篩選: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剔除ST、PT的上市公司;剔除財務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
根據這一指標進行篩選,最終得到2 099個上市公司樣本。
(二)基本回歸模型
1.建立模型
2.基本回歸結果分析
通過變量的逐步引入,結果發現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與審計收費不存在顯著相關性,這就表明審計師在制定審計費用時沒有將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比重作為主要因素考慮在內,或者說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任務時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重視程度不夠。是否微利區間、是否保配區間對審計費用無顯著影響,說明注冊會計師對待“微利”公司、“保配”公司與其他公司的態度沒有明顯差別,上市公司審計費用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并不明顯。另外,流動比率對審計費用不具有顯著影響,說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沒有考慮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可能造成的審計風險。
剔除以上三個變量后,模型中剩余的變量為期末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長期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審計意見類型、會計師事務所得變更、是否由十大所審計六個變量。此時,六個變量對審計費用的解釋度R2為0.547,調整的R2為0.546,擬合優度較高,F檢驗統計量的觀測值為421.403,對應的顯著性概率P值為0,回歸模型有統計意義。但是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的結果比較籠統,無法更深入地分析每個變量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此,本文在基本回歸模型的基礎上利用分位數回歸方法對審計費用做進一步的研究。
(三)分位數回歸模型
1.建立模型
2.分位數回歸結果分析(表1)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六個影響因素中,各個要素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總體是顯著的,并且大部分因素對審計費用不同分位數的影響系數都有明顯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被審計單位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對審計費用的影響與預期一致,總資產規模在各個分位點上均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表明客戶規模越大,審計工作量越大,審計費用越高。分位數回歸數據顯示,隨著審計費用分位點的提高,資產規模對審計費用的影響呈上升趨勢,表明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水平越高,資產規模對審計收費產生的影響越大。
(2)被審計單位風險。被審計單位長期負債率與審計費用顯著負相關,這與前文預期不一致,上述指標是衡量上市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同時間接反映了注冊會計師所面臨的審計風險。研究結果表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定價時不僅沒有系統考慮審計風險,反而在面對高風險的上市公司時給予了價格優惠。長期負債率對審計費用的負面影響呈下降趨勢,表明對于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長期負債率對審計費用產生的負的影響也較大,意味著注冊會計師給予了更高的價格優惠。
(3)被審計單位獲利能力。被審計單位獲利能力在絕大多數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與預期結果不一致,表明注冊會計師對那些盈利能力較好的上市公司會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而上市公司的收入情況也使其付得起這樣的審計費用。在0.6分位點之前,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相對穩定,除0.2分位點外,基本保持在0.015~0.024之間;0.6分位點之后,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急劇上升,穩定在0.031~0.046之間,表明與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獲利能力對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
(4)事務所特征。隨著審計費用分位點的提高,審計意見類型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總體呈上升趨勢,這表明與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審計意見類型對高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審計意見類型與審計費用在大多數分位點上顯著正相關,說明審計師在出具非標準意見時會更加謹慎、收集充分的審計資料,因此就會花費較多的審計時間,收取更多的審計費用。
會計師事務所的變更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僅在0.3~0.7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負相關,說明對于審計費用處于條件分布中段的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會使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降低,與預期結果一致,印證了我國審計市場上的“低價攬業”價格競爭行為。
是否由“十大”所審計在所有分位點上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并且回歸系數隨著審計費用分位數的增大而增大,這說明規模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較高,上市公司也愿意為高品牌事務所支付更高的費用,而且相對于審計費用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是否“十大”所審計對審計費用水平較高的上市公司影響更大。
五、結論
本文首先利用逐步回歸方法對影響審計費用的相關因素進行了篩選,排除了應收賬款和存貨總資產的比重、是否“微利”區間和是否“保配”區間三個變量,確定了影響我國審計費用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分位數回歸模型詳細研究了各個因素在不同分位點上對我國審計費用的影響程度,發現了許多普通線性回歸不能解釋的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特征。此外,影響我國審計費用的因素比較多,由于資源的限制,本文僅涉及了具有代表性的九個變量,進一步研究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王振林.審計收費的決定與審計質量: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D].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3-15.
[2] 羅棟梁.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決定因素的一般性研究 [J].證券市場導報,2002(12):28-32.
[3] 李補喜,王平心.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5(2):91-95.
[4]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18-127.
[5] 李育安.分位數回歸及應用簡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6(3):35-38.
[6] 王善平,李斌.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來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2):68-71.
[7] 劉婷婷,朱錦余.我國A股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決定因素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0(10):160-163.
[8] 伍利娜.盈余管理對審計費用影響分析:來自中國上市公司首次審計費用披露的證據[J].會計研究,2003(12):44-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