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曉菁
【摘 要】為了培養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中國高職院校的英語課是學生的必修課,但由于學生升學、就業等因素,英語等級考試的壓力尚存,應試教育的痼疾未除,這無疑助長了應試性、填鴨式教學,過分強調應試技能的提高而忽視應用能力的培養,也造成不少學生學習英語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只為通過考試而學英語,從而使學生產生消極情感,如焦慮等,進而造成了英語教學的困境——教學成本與教學效果不成正比。這些問題與我們傳統教學中忽視情感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理應成為語言教學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認知;情感;人本主義;英語教學
一、認知和情感在英語教學中的密切關系
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具有動力、強化和調節的功能。積極、健康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而消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則起著抑制和阻礙作用。情感對認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可以調控學生認知的選擇性;(2)能夠提高認知的積極性;(3)導致認知優化;(4)能夠促進學生認知的深化;(5)有利于認知內化。
語言學習情感問題的研究作用主要為:(1)情感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效果。消極的情感因素,如焦慮、緊張等,都會影響學習者潛能的發揮。如果消極的情感因素對學習者影響較大,那么,再好的老師、再好的教材和最好的教法也無濟于事;相反,如自信、興趣、動力、愉悅等積極的情感因素,則能創造出有益于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2)解決情感問題是促進人的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情感不僅是語言教學和教育本身的問題,而且是人的發展問題。語言教育應以促進人的發展為目標,既要關注認知,也要關注情感,從而達到提高語言教學的效果。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教學觀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即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覺察到學習內容與自我的關系,同時身處和諧、融洽的氛圍中,而且注重從做中學。
早在20世紀20年代,西方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就提出了情感(affective domain)與認知(cognitive domain)一樣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到50年代,他們更進一步提出了包含興趣、動機、參與等諸多因素在內的學習過程中“自我”的概念。20世紀60年代以馬斯洛(Maslow)、羅杰斯(Rogers)等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開始興起,語言教學中的情感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教育應該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而要實現該目標就必須把認知和情感二方面統一起來。羅杰斯認為,學生的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是交織在一起的統一過程,誰重視“情感教學”這一“非正式課程”,誰就能充分開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而這種內在驅動力會激勵學生最終走向成功。
三、關注情感是達到高職院校英語課程基本要求的一個方面
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抱著積極的情感態度,才能有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的實效性,這既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又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從事高職英語教學的教師才能更好地擺脫過去舊觀念的束縛,真正做到關注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不斷提高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成長為“個性全面發展”的人才。
盧家楣教授(1999:2)在《情感教學心理學》中寫道:“所謂情感教學,從最根本的涵義上說,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教學。這是作為教育者的人對受教育的人進行教育所應實施的真正的教學。”
知識的構建伴有情感的構建,在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認知和情感的互動,不僅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還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針對高職生目前英語學習中存在學習動機不足、焦慮等不良現象,教師更要充分認識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認知和情感互相影響和促進的重要作用,注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建構積極的情感,減少他們的學習焦慮程度,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力,以達到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基本要求。
四、英語教學實踐的迫切需求
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會注意到學生的一些舉動,如Arnold(1999:66)的書中總結出的語言焦慮跡象大體可分為四類:(1)回避:如“忘記”答案、裝出粗心的樣子、有莫名疼痛、遲到早退等。(2)身體動作:如扭動、玩弄頭發或衣物、抖動身體等。(3)身體不適癥狀;如抱怨頭痛、肌肉抽動、身體部位外語學習焦慮的跡象。(4)其它跡象:如用功過度、有完美主意思想、回避社交、不敢正視他人、有敵意等。焦慮可能是最妨礙語言學習過程的情感因素,與不安、失意、自我懷疑、緊張等不良感覺有關。學生所表現出的這些行為也反映了他們內心對于英語學習的負面情緒,如教師在教學中忽視這些表現,由此所帶來的后果將會很嚴重,甚至會導致學生完全喪失學習英語的意愿。而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否能夠妥善解決學生的態度、動機、自尊與自信、焦慮等情感因素及由此引起的情感問題,對于能否提升英語學習成效、能否培養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李銀倉.論外語教學的情感目標[J].《外語教學》,2005, (3): 68-7l.
[3]盧家楣. 《情感教學心理學》[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4]盧家楣. 《情感教學心理學原理的實踐應用》[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5]柬定芳,莊智象.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 實踐與方法(修訂版)》 [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作者單位: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