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芳
【摘 要】《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科學課的生命。”因此,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每一個科學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的問題,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設計并實驗,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我們科學教師的追求和夢想。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眾所周知,科學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學生的科學實驗還只是停留在兒童嬉戲活動的層次,把一個個實驗當作體育課里的游戲,圖個熱鬧,并沒有把自己當作“小科學家”來研究問題。雖然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熱鬧有余、思維不足,科學實驗更重要的任務——建構知識體系及建構概念層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后續的學習存在著很大的阻礙。因此,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下面談談幾點看法: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心理學表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它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強大動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在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過程中,如果對科學具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科學,超乎尋常努力地研究科學問題,教學上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意義是深遠的。故我們要做好科學課的各種實驗,其中趣味實驗則是開啟培養興趣大門的鑰匙。
如在教學《給冷水加熱》一課中,有位教師是通過魔術創設學習情境的。師: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你們要看好啊。(教師拿出一個透明紅色小袋子,兩個大燒杯,一杯裝冷水,一杯裝熱水,然后將小袋子裝滿冷水并密封好,放入裝有熱水的大燒杯中,沉到了底部。)學生們的雙目死死地盯著。過了2—3分鐘,學生們都驚訝了,小袋子從底部慢慢的浮到了水面。這樣他們的探究興趣完全被調動起來了,都開始討論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這時,師:要想知道原因,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究吧。學生們的探究興趣都被這個游戲激發了,這時教師就可以很自然的將學生引入科學的殿堂,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后面的實驗探究都能有效的開展了。
二、選擇生活材料,方便實驗操作
小學科學教材內容和現實生活中的聯系日益加強,幾乎每一篇課文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努力在學生生活與科學教學之間建立一種相似或相對的聯系,在激發探究興趣的同時,指點出探究的方向。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而學生自發產生的興趣更能刺激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師更應關注學生感興趣的是什么,喜歡探索的是什么。例如,在學到《杠桿》這節時,我讓學生們在家找找日常生活中的“杠桿”,及它的作用。再如探究一下廚房中的科學:(1)醋、糖、鹽、醬油等的性質用途;(2)用什么方法除熱水瓶中的水垢;(3)清洗廚房油煙;(4)把蛋殼放入醋中,看看有什么現象等等。另外如洗衣服時看到五顏六色的肥皂泡,現代化的科學電器設備,照相機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等等。無一不包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使學生在探索感興趣的事物中,點燃智慧的火花,搞“小發明”、寫“小論文”等,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成為“自覺和主動的科學家”。
三、小組合作探究,自主解決問題
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集體精神和合作意識。結合高校課堂理念,教師應做到精講、少講,讓學生真正成為這個課堂的主導者。鼓勵每個孩子在小組合作中展示自我,踴躍發言,積極開動自己的小腦筋,盡量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讓小組成員在討論中碰撞出火花,并能夠用口頭和文字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見解,從而促進孩子們合作能力的提高,在學生的主動合作中真正實現它的有效性。
如在學習三年級《科學》上冊《研究紙》一課時,師生一起確立了這樣幾個研究的目標:紙的發明與發展歷史;各種紙各有什么不同的特征;紙的不同用途;紙是怎么造出來的;紙和我們生活的關系。學生以實驗組為單位,一起制訂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資料、進行實驗探究、交流各組的研究成果、總結反思。每位學生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經歷了一次科學研究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合作精神。
四、選擇合適的方法,引導實驗開展
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精心設計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自參加實驗獲得知識是搞好小學自然科學教學的關鍵。為此,在科學實驗過程中應特別重視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策略,從科學實驗過程的指導入手,加強科學實驗教學的探索,從而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效果。
如在《溫度與溫度計》一課中,一位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自己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測一測等方法研究溫度計的用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親自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機會。希望使學生通過經歷科學的“探究——發現——運用”的過程,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諸方面都得到協調和諧的提高和發展。通過實踐我發現,這樣的設計能使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溫度產生濃厚的興趣,能真切的體會使用溫度計認識事物特征的價值,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質,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實驗教學是科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驗水平,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勇于創新精神。如何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有待于我們在今后教學中不斷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李淑艷.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讀寫算,2012年第3期
[2]何霞.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實驗教學與儀器,2010年第S1期
[3]劉欣桐.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幾點體會,新課程(小學),2012年第01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桃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