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孫必華
(珠海市衛生學校,廣東 珠海 519020)
信息時代教學模式的變革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重視思維方法的培養;強調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實施“翻轉課堂”的模式,即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
21世紀教育改革要符合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發展的方向,需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全球化視野、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決策能力等,使其成為適應信息社會需要的人才,保證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場所的順利過渡。
信息時代衛生職業類院校的學生除了需要掌握核心課程之外,還應該具備生活與職業技能、溝通與交流能力、學習與創新能力、信息媒體與技術素養。因此,21世紀職業教育教學應該追求自我導向學習,即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決定學什么、怎么學、在哪里學[1];教學以活動為中心,以團隊為基礎。
信息時代未來學校的建設配置標準為:(1)教室內有一臺觸摸屏的大型顯示器;(2)每位學生手持一部平板電腦(移動終端)。各種價格低廉而學習功能強大的終端逐漸走入普通教室,將優質教育資源和各種交互的學習工具、軟件引進課堂,為學生營造發現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環境、師生交互的環境、學生動手實踐和探究的環境;(3)每位學生的移動終端都可以從云端獲取學習資源,如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數字圖書館、虛擬實驗室、網絡課程等,這些教學資源具有直觀生動、信息海量、互動互聯等特點,為新型的課堂教學及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可能;(4)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在大屏幕上顯示,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單一的做筆記、記憶理解轉到多元化的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和體驗式學習,學生的互動范圍從封閉的課堂系統擴大到一個開放的系統;(5)通過網絡建立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
好的教學是知識從教師到學生的有效傳遞,更是促進學生優質化學習的教學。教育的重心如何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是當今教育的新課題。2011年冬季,教育界提出的“翻轉課堂”顛覆了原有的校園教學方式,被稱為“破壞式創新”。
“翻轉課堂”概念起源于美國人SalmanKhan的一次演講,他說很多中學生晚上在家觀看可汗(Khan)學院的數學教學視頻,第二天跟同學一起在教室做作業,遇到問題則有教師和同學可以請教,這跟傳統的“教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方式正好相反[2]。
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按照新課導入—知識講解—布置作業—課外練習的教學順序,很難針對每位學生的基礎、需求、進度以及學習風格進行個性化教學,被動“填鴨式”的教育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就是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分發的數字材料(音頻、視頻、電子教材等)自主學習課程,在課上與同伴和教師互動(釋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形式。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012年6月,美國教育咨詢公司ClassroomWindow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揭示了“翻轉課堂”的應用價值,報告顯示:88%的受訪教師表示“翻轉課堂”提高了他們的職業滿意度;67%的受訪教師表示學生標準化考試成績得到提高;80%的受訪教師聲稱學生的學習態度得到改善;99%的受訪教師表示下一年將繼續采用“翻轉課堂”模式[3]。
衛生職業教育培養的護理、藥劑等專業人才,就業崗位大多在醫院或者社會藥房,需要人與人的溝通與交流,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模式特別適合于衛生職業類院校的教育與教學。
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教師,教師更多的責任是去解決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
我校藥劑專業藥物分析課程就率先嘗試了“翻轉課堂”。比如我們將教師自己拍攝的“稱量”、“移液”、“滴定”等容量分析視頻放在校園網上,課前先讓學生觀看,并告知學習重點和難點,然后在課堂上先提問討論,后在教師輔導下開展“阿司匹林含量測定”實訓項目。在實訓過程中,學生結合預習的內容進行實際操作,很快就熟悉了實驗過程,掌握了含量測定的方法,并得到了滿意的測定結果。這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師生通過互聯網,可圍繞著一個學習項目開展教與學。網絡環境下的項目學習更有利于學生應用信息工具開展信息收集處理、協作交流、知識創造等活動,為學生闡釋和重組個人知識提供有效的思維支架,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與概念的發展,實現有意義的學習[4]。
藥物化學知識小品表演是我校藥劑專業項目教學個案。教師通過網絡將藥劑專業4個班級的學生組織起來,將藥物化學中解熱鎮痛藥、局部麻醉藥等藥品的知識點上傳于網絡,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題目,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選出編劇、導演、演員等,然后根據教師的指導,通過查閱互聯網、校園網或者圖書館資料,編寫劇本,排練、完成小品表演,并制作成視頻或者PPT。
學生經過獨立探索、協作學習之后,完成個人或者小組的成果集錦,并在課堂上進行匯報表演。課后寫出學習體驗,交流、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悅。教師將學生小品表演的視頻和制作的PPT放在校園網上,除了本班外,還可給其他班的學生、教師及家長觀看。
首先,衛生職業學校電教中心技術能力和設備不足,可供購買或自己制作的教學視頻數量較少;其次,教學視頻制作的質量還有待提高。視頻質量對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是對教師專業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挑戰;再次,網絡速度較慢是當今制約眾多學校開展網絡教學的負面因素之一。
當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目標是: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實現4個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新突破、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機制新突破。
衛生職業教育要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將信息技術與教育相融合,全方位支持教育全過程;減輕教師教學負擔,保證教學安全;促進學生易學、樂學、愛學;要體現支持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支持學生從出生到成年全程需要、支持課程教學與校務管理的結合、支持學校教學與家庭教育的結合、支持不同類型特殊學生的需要。
[1]于萍,徐國慶. 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發展趨勢研究[J]. 職教論壇,2011(3):16-19.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3]張渝江.翻轉課堂變革[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118-120.
[4]柯清超. 移動學習環境下的教學創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