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蕊
(平涼師范學校,甘肅 平涼 744000)
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進方向
陳小蕊
(平涼師范學校,甘肅 平涼 744000)
分析中職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的原因,探討改進方向。
中職;語文教學;改進方向
大多數中職生畢業后將直接進入社會成為一名勞動者,而沒有機會去學習,掌握更系統、更專業的語文知識,因此,利用中職語文教學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陶冶他們的情操至關重要。
1.1 生源質量下降
隨著中職學校的擴招,學生素質急劇下降,他們普遍學習習慣較差,基礎知識儲備不足,缺乏人生目標,進取心不強。
1.2 教材難度大,教師任務重
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變低了,可是中職語文教材內容基本未變。對學生而言,教學目標對課文內容、題材、范圍的要求難度較大,掌握起來有困難;對教師而言,講解教學內容的深度不好把握,教學的目標任務不好確定,因此,教師的任務反而重了。
1.3 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大多數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仍然采用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學形式單一,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教與學脫離,學生不能樂學,教師不能樂教,教學效果差。
2.1 轉變教師觀念
中職教育屬于職業教育范疇,以培養新型的社會勞動者為目標。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轉變觀念,順應時代潮流。
2.1.1 與時俱進,樹立新的教育觀 中職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是:社會合格的勞動者,首先是讓他們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然后才是長知識,學技能。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緊跟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形勢,以一顆平常心面對學生,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的育人觀、教育觀,做新時代的新型育人者。
2.1.2 實事求是,樹立新的人才觀 人才是一個國家能否興盛強大的智力因素和根本保證。人才培養,依賴于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依賴于全社會的支持與重視。中職學校培養的人才應是體格強健、遵紀守法、吃苦耐勞、頑強不屈、積極上進,富有責任心、懂得感恩、講奉獻、知榮辱、懂禮數、會處世、能生存的勞動者。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正視學校和學生實際,把培養合格、優秀的勞動者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2.2 降低知識目標要求,重視情商培養
隨著中職教育觀和人才觀的變化,中職語文教學的目標也漸趨明晰。筆者認為,語文課是一門人文性、審美性、陶冶性高度統一的學科,它對人的思想情感、觀點態度、處世方式的影響較其他學科更深刻,更持久??上驳氖?,中職教育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指揮棒,走上了素質教育的正軌,這給中職語文教育教學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和更寬松的環境,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降低對知識的要求,而把情商培養放在突出位置。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根據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的理論,情商包括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5個方面。而這5個方面對改變中職教育困境和中職學生的消極心理都具有極強的實效性。語文包羅萬象,詩經漢賦、諸子百家、唐詩宋詞、雜劇小說、隨筆雜文無不包含著豐富的情商內涵。正如北大教授孔慶東所言:“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與創新力……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盵1]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知識儲存地點的簡單轉移,而是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智慧,使文明積淀為學生的人格。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文化的眼光,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臺上理性地審視教學活動,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語言技能的習得,還在于通過語文這一媒介感受傳統文化,探尋民族精神,進而提升品位、歷練人格[2],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情商的目標。
2.3 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參與式課堂
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是內因;教師是客體,是外因。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推行“一言堂”,唱“獨角戲”,不僅是教師的悲劇,也是學生的不幸。因此,教師在設計、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以調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和參與性為突破口,創設參與式、互動式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個人才能的平臺。比如筆者在教授元雜劇《竇娥冤》時,第一課時先讓學生熟悉劇中人物,背誦記憶每個人物的臺詞,揣摩人物性格;第二課時讓學生分組分角色表演,并告知學生,扮演竇娥要表現出她的善良與剛烈,扮演張驢兒父子要演出他們的貪色與卑劣,扮演蔡婆婆則要表現她的軟弱與矛盾。學生表演興致濃厚,課堂氣氛熱烈,既完成了教學任務,鍛煉了學生膽量,又增強了學生自信心,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2.4 著眼于就業,提高教學的實用性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終極目的之一。中職生畢業后將直接進入社會,成為一名勞動者,會遇到諸如寫求職信、個人簡歷、工作申請、自我介紹、自我推薦、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等應用文寫作方面的問題。因此,中職語文教學應提高實用性,加大應用文寫作訓練,從各類應用文寫作的格式要求、語言風格、語體色彩等方面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為將來參加工作做好準備。另外,還應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訓練,注重從說話的針對性、邏輯性、流暢性以及文采性等方面給予指導訓練,為將來的應聘面試做好準備。
2.5 加強課外閱讀,細化深化課堂教學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貴在記憶。通過增加課外閱讀量,拓寬學生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課余生活,這既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能達到細化深化課堂教學的目的,也是對學生進行情商培養的有效途徑,起到歷練、塑造人格意志的作用。與高中生相比,中職生具有大量閱讀的條件:(1)時間充裕。大部分中職生寄宿在學校,而且周末也不回家,因此,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2)學習負擔輕。中職生與高中生相比,學習壓力小,負擔輕,因此,他們有充沛的精力進行課外閱讀。中職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便利條件,給他們推薦一些中外經典名著,讓他們認識世界文學長廊中的經典形象:吝嗇鬼夏洛克,守財奴阿巴貢,小人物駱駝祥子,硬漢魯濱孫、桑迪亞哥;讓他們見證古今中外的曠世愛情:《簡愛》中愛德華和簡愛忠貞不渝的愛情,《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和田小霞的真摯悲情的愛情,《雷雨》中周平和四鳳亂倫傷感的愛情;讓他們感受血雨腥風中人類的頑強不屈:《紅巖》中大義凜然的江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讓他們結識一大批優秀可敬的作家:“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曹雪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聂斞福脤懭壳陌徒?,為中國現代戲劇的繁榮作出突出貢獻的曹禺,中國海派女作家張愛玲。讓這些書里書外的人物,陪伴學生走過青春,走向未來。
2.6 授學生以“漁”,提高其自學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倡導終身學習,重視繼續教育。在社會日新月異的時代,一個人,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適應社會,勝任工作,幸福生活,實現自我價值。而這一切,僅靠學校學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的日常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將來,著眼于學生的自立自強,應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解放大腦,讓學生思維;解放雙手,讓學生動手;解放眼睛,讓學生觀察;解放嘴巴,讓學生發言;解放時間,讓學生自由;解放空間,讓學生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使其養成思考的習慣,具有探索的勇氣和鉆研的精神,享受學習,成就未來。
[1]孔慶東.怎樣學語文[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06(6):1.
[2]孫永河.一路上有你[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06(2):4-6.
G420
A
1671-1246(2014)01-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