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野娟,周淑琴,姚 虹,杜文煒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上海 201318)
構建工作情境 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熊野娟,周淑琴,姚 虹,杜文煒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上海 201318)
針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不高的現狀,筆者對專業課課堂教學進行探究。
高職教育;職業素養;工作情境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得到了很大發展,高職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他們的職業技能逐步獲得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認可,但是還沒有達到理想就業的境地,高職生職業素養不高成為他們就業的瓶頸。提高高職生的職業素養成為職教教師關注的重點。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對專業課課堂教學進行探究。
職業素養[1]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
職業素養包括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時間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創新素質等多方面內容。
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國內外已有眾多學者做了相關研究。國外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模式有CBE職業教育模式、MES教學模式、“雙元制”模式等。
徐國慶[2]認為,真實職業情境中的管理要素對職業素養提高具有非常有效的影響作用,應當把職業素養元素融合到各專業課程中,結合具體工作任務進行培養。職業素養培養除采用案例教學法外,還可以采用行為教學法,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職業素養培養為本位的教學體系、課程內容及相應的評價體系。
針對沒有工作經驗的高職生,在課堂中可以開展一些模擬訓練,有針對性地培養其基本的職業品質,為將來的職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筆者以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技術“片劑的制備技術”章節為例展示課堂職業素養培養的方式。
2.1 導入案例
復方磺胺甲惡唑片(又稱復方新諾明片)是上海新亞制藥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之一,長期以來,質量穩定,價廉物美,深受新老顧客的喜愛,但是最近生產的一批產品在準備支援地震災區出廠檢驗時發現,易產生松片現象,質量部工作人員一直沒有找出問題的根源。
2.2 自由提問
對學生進行“藥品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的測試。因為學生在上本課程之前已學習過藥物化學、藥理學、藥事管理法規等課程,并且在藥物制劑技術前期教學中,學習了藥物制劑工作基礎、制藥衛生、制藥用水、液體制劑等章節內容,積累了藥物制劑工作從物料到衛生要求的生產所需知識,同時也具備了常見劑型(如液體制劑)的學習思路。這為本案例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測試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知道藥品的質量源于設計,藥品的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但是針對本案例出現的問題,如何找出復方磺胺甲惡唑片產生松片的原因,還必須進行具體的學習和實操訓練。
筆者讓學生說出找出本案例事故“真兇”的方法。他們有的說上網查資料學習找“真兇”,有的說去生產企業調查找“真兇”,還有的說自己進行一次完整的藥品生產,從而找出“真兇”。對他們的答案筆者給予了肯定,同時也提供了一些思路,并要求他們在課堂上講述。
2.3 分組學習及角色分配
本次課是一個學習活動,要求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時間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創新意識等職業素養。于是在分組學習時,不是按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而是按學號次序分組,8個人一組,共分為5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其在本組中起協調、領導作用。組長的產生可以毛遂自薦,也可以民主選舉,這一角色的設置對學生將來在工作中組織和領導力的培養大有裨益。另設一名專職記錄員,對本組學習情況進行準確記錄,以便為學習評價提供依據。記錄員這一角色需要學生甘于奉獻,公正公平,如實記錄小組成員參與活動的情況。其余小組成員也有明確的分工:資料收集、實驗操作及PPT制作等,以培養每位組員的責任感。
2.4 小組拓展學習
各小組完成以下學習記錄單:
學習記錄單一:閱讀案例;學習記錄單二:提出假設;學習記錄單三:制定本小組的學習目標(松片原因)。
2.5 小組交流討論
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將本小組對案例的學習情況進行限時PPT匯報,同時,小組之間和小組內進行互評和自評。
評價表格由教師提供,主要評價小組在本次案例學習中團隊合作、交流溝通、專業知識目標及思維辯證4方面的表現。通過小組交流,學生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通過互評和自評,學生學會如何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克服自我主義。
2.6 教師點評
在完成上述教學過程后,筆者發現通過本案例達成預期的專業知識目標和基本職業素養培養是可行的,且效果滿意。但是從思維辯證的角度分析,學生明顯對案例引發的后果思考不足。本案例的“真兇”是藥品生產操作員工制備的粘合劑濃度不足。學生匯報時也會找出“真兇”,但是不能結合本案例的發生背景(支援地震災區)深刻剖析出作為一名制藥人員在任何時刻都要有責任心,特別是國難當頭(地震),要表現出更強的愛國心和責任感。此外,我們力求借助本案例的學習,教會學生按質疑—析疑—解疑的方式來訓練解決問題的思維,這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途徑。
從課堂情況來看,這種案例教學加實操訓練和體驗的方法引起了學生的積極響應。相對于以講授為主的專業課理論教學,學生對這種方式更感興趣。
職業素養的培養方法很多,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講授的方法培養,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體驗和訓練。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除了課堂上的訓練和課后布置作業之外,還應該追蹤學生的后續表現。課后的跟蹤更重要,因為學生已經了解的方法、初步習得的行為必須在課后鞏固,并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用和保持,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1]李建軍.大學生職業素質與能力拓展教程[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G421
B
1671-1246(2014)03-0047-02